|
|
近些年来,印度和中国的经济都处于高速发展之中。但两国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面对不同的困难。BBC驻北京记者傅东飞刚刚结束在印度的数天行程返回北京。他对印中两国的情况进行了比较。
几年前,大概是2003年吧,中国的高速经济发展似乎突然惊醒了世界。BBC北京记者站的电话铃忙起来,从此就没停过。
现在,世界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另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亚洲国家———印度。每次打开电视或者翻看一份杂志,已不再是关于中国的崛起,而是中国和印度的腾飞。人们对中印进行比较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它们都拥有10亿以上的人口,每年的经济增长都在百分之十以上。
对印度并不看好
我觉得,很多人都希望印度能够在两个亚洲大国的竞赛中获胜,成为下一个超级经济强国,因为印度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但我本人对这一点并不看好。
过去八年我一直住在北京,上周仅在德里呆了四天。因此,让我对两个国家进行比较是很困难的。但在印度度过的短短的四天,使我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
亲身体会中印差距
德里给我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好像全世界的人口都被塞进了这座城市,街道不负重压发出痛苦的呻吟,空气中弥漫着震耳欲聋的噪音和各种难闻的气味。
打开电视,看到的情况十分相似。各个频道之间跳跃着印度宝来坞的艳情影片、流行音乐,新闻频道的报道中充斥着没完没了的政治丑闻和富翁显贵的放荡生活方式。
习惯了中国的电视频道,在这里看到的令人吃惊。当来到民主国家的最初喜悦平定之后,我开始注意到了印度的另一面。我下榻的旅馆十分昂贵而且情况糟糕。在我的房间,我根本找不到高速上网的插头。而这在中国的任何一家饭店都属于标准设备。
当夜间温度仍然高达30摄氏度时,饭店突然停电,空调立即停止。我大汗淋漓地躺在床上难以入睡,盼望赶快回到从来没有发生过停电情况的中国饭店房间。
返回中国时也是一波三折。拿到飞机票一看,起飞时间是凌晨三点一刻。这肯定不对,赶紧给前台打电话询问。“没错,先生。”服务员说,“机场太小,所以许多航班必须在夜间离开德里。”
在两个车道的公路上经过长时间堵车后,终于赶到了德里的甘地国际机场,没想到,凌晨时的机场竟也人山人海,等待安检的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询问排在前面的人得知,每天情况大致如此。
当驱车行驶在拥有六条车道的北京机场高速公路上时,我为返回一个正常运作的国家感到松了一口气。车驶过北京郊区一个村庄时,我还禁不住留意到,人人穿戴整齐入时。上图:印度首都新德里街头的无家可归者。
中国成绩不容低估
和印度相比,中国的许多地方显得那么的不同。在德里,我吃惊地发现,数以千计的人衣衫褴褛,露宿街头,一文不名。而这种情景,在中国最偏远的乡村也见不到。
在德里,人们告诉我印度的新经济奇迹,无数的优秀青年研发着世界上最新式的电脑软件。我想到中国的新经济,无数的农村人口流往城市,在工厂里吃苦流汗,制造着从球鞋到等离子电视的各种产品。
也是这些人,在春节时回乡探亲,带上大包小包的礼物,口袋里装满了钞票。中国的确存在各种问题。但它所取得的成功却不容低估。这些成就是开放和民主的印度所望尘莫及的。(傅东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