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晚报网7月27日讯:
海啸离我们有多远?
印尼连续两次地震海啸,形成的水墙高达十几米,有的太平洋地震海啸形成的水墙可高达20米,相当于5层楼房高,且破坏力极强。因此,我省几位全国人大代表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建议,沿海地带政府从保护海岸和沿海自然风貌以及预防海啸灾害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南海地震海啸的监测,制定有关规定,禁止在规定的海岸范围内建设永久性建筑;同时新建建筑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发生地震海啸可能性不大
中国处于浩瀚的太平洋的西部,海区辽阔,海岸线绵长曲折。
我国海区海水一般较浅。渤海平均深度18米,黄海平均深度44米,东海平均深度340米,南海平均深度1,200多米。东海和南海具备海啸发生的深度条件。
我国海区大部是浅水大陆架地带,该带平缓宽阔,外围又有成串的岛屿、暗礁环绕,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不利于地震海啸波的传播。1960年智利大海啸,对菲律宾乃至日本这些地方都造成了灾害,但传到我国东海的吴淞一带,浪高仅15—20厘米,没有形成灾害。
中国海区一般没有现今活动的板块俯冲带和海沟构造,近代垂直差异运动表现不强烈。已发生的地震震源断层多为走滑型,所以大多数地区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不大。
1992年海啸曾光临过
海南
海南
不是没有发生过海啸,临高渔民符朝贵说,他在三亚就经历过一次。1992年1月5日下午3时许,他把渔船泊在三亚港,正想出海时,忽然潮起潮落,速度比平时快了许多,往返五六次。到了下午4点,潮水大涨不已,并不时伴有轻微声响,浪高时接近1米,这时海水浑浊,有些地方出现漩涡,在大浪的打击下,港内的船只碰撞,搁浅的不少,他的船后来就花了好几千元维修。
省地震局预报中心沈繁銮研究员经过分析研究后证实,这是我省用仪器完整观测记录下来的建国以来首次地震海啸,是由当时东方近海发生的地震引起,必须高度重视。
省政协委员、海师资源环境与旅游系主任毕华教授对此表示深切的关注与忧虑。他在印尼海啸后给政协的一份提案中写道,1605年7月13,海南岛琼山7.5级地震,引起了近海的70多个村庄沉陷为海,表现出垂直升降运动。1867年12月18日发生在台湾基隆北海中的6级地震引起了海啸,说明从台湾到海南岛一线的海区,存在地震海啸的可能性。其中1781年5月22日发生在台湾的一次地震海啸,造成了毁灭性灾害,全岛海水溢120公里。地动和海啸持续8小时。该岛的3个重镇和20余个村庄,先是被地震破坏,随后又被海啸侵吞,5万多居民丧生,无数舟船沉没或被毁。(文刚胡金文)
我们住在火山口上
人们常用“住在火山口上”来形容危险,但大多数住在火山口上的琼北民众,却少有这种危险。
“海南有个火山口,那是一座死火山”,这是人们对海南火山的普遍认知。事实上,海南并非一座火山,也并非所有的火山都是死火山。海南是我国新生代以来火山活动最强烈、最频繁、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
据统计,海南岛北部地区自新生代以来,共有10期59回次的火山喷发火山熔岩遍及海口、文昌、琼海、定安、临高、儋州等7个市县以及洋浦经济开发区,面积达4000余平方公里,至今保存完好的火山有100余座。而其中近一半数量的火山分布在海口市境内,特别是海口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在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分布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火山40座。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还是海南喷发年代最新的火山群,其距今最近一次喷发已有7千多年的历史,与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相比,确实太长太长。然而,如果我们把一座火山比喻成一位百岁老人,则火山的1万年也许仅仅相当于百岁老人的一夜,就好比睡了一觉。因此,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是尚处于休眠期的火山,而非死火山。
据资料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大约有50到60座火山喷发,其中有一两次属近1万年来有过喷发活动但无历史记载的火山喷发。这表明,需要对过去1万年而不只是对在人类历史时期有过喷发的火山进行监测和灾害预防。
省地震局火山监测中心主任胡久常副研究员对海南火山做过多年深入的研究。胡久常主任认为,海南的火山有三大特点,一是海南的火山堪称世界上最小的火山之一,单座火山喷发规模很小,直接影响范围也十分有限;二是火山喷发活动后的休眠期很长,因此也往往被误认为是死火山;三是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是我国唯一处于省会的城市火山。
相比而言,火山预报比地震预报更容易,一是火山喷发的地点明确,二是前兆现象更为明显,三是岩浆自地球深部向上运移至地表有一较长的时间过程。
对于海南的火山灾害防御工作,胡久常主任认为,首要的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火山监测台网,开展长期的监测和研究。另外,火山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将火山科普与火山旅游结合,有效提高全民的火山防灾意识。(文刚胡金文)(来源:海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