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一个新唐山
71岁的常青曾是唐山市展览馆摄影干事。 40多年来,他一直用相机记录着唐山点滴的变化。唐山大地震后,他更是注重拍摄唐山从废墟中崛起的过程。
7月28日是唐山的祭日,更是唐山的生日:唐山在 7月涅磐。
地震给唐山一个毁灭性的灾难,唐山则在一片瓦砾上创造了奇迹。在经历 10年复建、 10年振兴、
10年快速发展之后,一个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唐山重新崛起在华北大地。 2005年,唐山国内生产总值 2027亿元,财政收入
226亿元,分别比地震前年度指标增长了 25.5倍和 55倍。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11度。顷刻之间,百年城市夷为废墟。
30年了。唐山人民发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腾飞,一个崭新的唐山重新屹立于冀东大地。
从北京坐车到唐山,一路高速。“在唐山,东西为道,南北为路。笔直规则不带弯,想绕点路都不可能。”唐山的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唐山地震30周年引来了众多媒体记者,他就曾在一天内拉了3位记者。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许向斌说:“有一个德国记者问,为什么会来这么多记者?我的回答是,原因大概是由于30年间,从简易城市、抗震城市到宜居城市,唐山,完成了一座城市不同寻常的三次洗礼。”
在抗震纪念碑广场,园林工人大张、老张爷俩与同事们正在摆放数十品种的24万盆鲜花,以纪念在地震中死去的24万同胞。万寿菊、百日草、四季海棠、铁树、龙柏等,营造出一种“纪念”的氛围。
永远,血浓于水!
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唐山作家李润平在长篇纪实文学《唐山大地震之九死一生———四天四夜》中这样写道:“血是红的,伤者的血,死者的血,身上淌着的血,地上摊着的血,还有那些不顾一切救人的人们手上流出来的血,在那个特定的时间构成了一个血色的唐山,但是血不是血腥,因为这里依然充满了爱,亲情的爱、友情的爱、陌生的爱、无私的爱,遍地血色的唐山,也是充满爱的唐山。我深深地感动了:永远,血浓于水!”
用照相机记录地震惨状第一人———时任唐山展览馆摄影干事的常青,向本报记者讲述了当时的那份无奈与感动:“大地震发生后,我看到大片倒塌的楼房,到处成了瓦砾碎石,我的邻居、同事和朋友,还有8位是我在朝鲜同战壕的战友,都惨死在无情的灾难中,我再也待不下去了,我要把这场灾难拍摄下来,记录下来,让后人永远记住它。我草草安排了一家人的生活,从原跃进楼住宅已有一面墙倒塌、摇摇欲坠的楼房里,拿出了照相机和胶卷,在地震的第二天就投入到拍摄灾害的战斗。”他首先来到原开滦唐山矿。这曾经是唐山市工业的摇篮,常以“万人矿山万吨煤”的成绩显示着自己的实力。但是现在,高高的天轮停了下来,繁忙的井架静了下来,矿里厂房倒塌,生产停滞,还有几个矿工刚刚从千米井巷下艰难地走上来。常青又来到西山口当时的开滦总医院,他有这里以前的照片,但是眼前不同了,看到新建的主楼倒塌了,医疗设备砸坏了,器械药品散落了,人们在扒救着被压在危楼废墟下的伤病员。常青强忍着悲痛,把稳相机,又一次按下了令人痛心的快门。
上海医疗队的同志们,在当时的东窑下坡处支起帐篷,搭起板房,不顾吃住条件恶劣,坚持抢救伤员的情景,使常青深受感动。他在医疗队拍片时,就赶上十多次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为抢救生命,舍身为伤员献血。每当鲜红的血液从医护人员身上流出,又输进伤员身上的时候,常青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泪水挡住了正在取景的眼睛。他不但照下了这难忘的一幕,也在心中永远牢记住这动人的景象。
废墟上重新崛起
如果说,地震前的唐山是污染严重的黑色煤都的话,那么,今日的唐山,已经变成了绿色的城市,并以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进的蓝色思路改写着煤都历史,实现走向海洋、拥抱世界、建设宜居城市的蓝色畅想。
地震后3个多月,解放军帮助灾民搭建简易房屋40多万间,一座能够基本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简易城市”在唐山建立起来。1978年,全市各项经济指标基本达到震前水平。1979年,全国50多个援建单位、10万建设大军云集,唐山重建工作全面展开。到1986年底,市区完成总建筑面积1800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8.9平方米,相当于地震前住宅面积总和的2.5倍。一座功能分区明确、布局比较合理、公用设施配套、抗震性能良好、生产生活方便、环境适宜优美的新唐山从废墟上重新崛起。
党中央、国务院对唐山恢复建设极为关怀,组织全国规划设计专家3000人对新唐山建设进行总体规划。仅1978年国家批准投资19亿多元,整个恢复工程,共筹措资金近50亿元。
新唐山成为我国第一座按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城市。《唐山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新唐山的城市功能分区科学,解决了居民住宅区与工业区的混杂问题;二是新唐山总体布局合理,避免了企业和人口过于集中;三是新唐山是一座抗震的城市,在规划设计、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方面都采取了抗震措施,各类房屋按地震烈度8度设防。
记者参观了南湖公园。昔日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的300多公顷采煤沉降区,如今碧波荡漾、绿树葱茏;往日灰头土面、乌烟瘴气的工矿区,如今林密景深、秀色满园……说起这些变化,公园负责人张爱文备感骄傲:“这都是我们唐山人奋斗的成果。”
占地300多公顷的南湖公园2002年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唐山还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中国北方第一个国家级工业园林城市。
城市抗震能力大增
河北理工大学院内保存着一处地震遗址———1976年7月建成、尚未启用即被震毁的图书馆楼。南面三层楼阅览室西部完全倒塌,东部只剩框架,北面四层楼书库整体向东北方向剪切移动了1米左右,底层全部陷入地下,二至四楼的框架歪斜着,向人们展示着当年大地震的惨烈。
如今保存在唐山的7处地震遗迹,让后人牢记曾经经历过的巨大灾难,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参观者、凭吊者,唤起人类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也许,这正是对人类的一种特殊贡献。
地球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中国正位于这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内陆地震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遭受地震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地震活动还有一个特征:主要是大陆板块内部地震,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但人们的防震减灾意识却非常薄弱。1976年前,唐山竟是一座对地震不设防的城市。市建设局技术处孟卫平处长说,唐山一直被“错划”为地震烈度6度区,无须设防,也的确没有设防,仿佛地震只是遥远地方的遥远的故事。
血的教训使唐山人警醒了:脚下的这块土地并不平静。在地震局,悬挂着一幅“唐山地震震中分布图”,从公元前780年到2006年6月,用五角星、红、蓝等5种图案标出了唐山5个时期内不同地震震中的分布情况。从东北方向到西南方向,各色图标密密麻麻,几乎连成一片,显示出唐山面临震灾的严重性。
1976年大地震后,唐山把增强抗震能力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纳入建设内容。从地面建筑到管网建设全部进行8度设防,具备抗击8度地震活动的能力,水厂、电厂等生命线工程按9度设防,而提高1度,建筑成本大致上升30%。唐山还投资开展了唐山市城区地质构造研究,摸清了地质活动规律,使震后整个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抗震发展的新阶段。
在唐山市地震局测震台网中心,一台实时接收机正在工作着。监测处李光处长介绍,这是全国最先进的仪器,同上海地震局的一台一模一样。它可以自动接收记录21处地震监测点测出的数据,并同国家、省台连接。哪怕发生轻微地震,5分钟内可以得出初步结果,报出时间、地点、震级“三要素”。
也许是要为这种说法作一注脚,唐山市副市长于山讲了一个故事:今年5月1日晚10时,唐山古冶区发生3.8级地震。他赶往办公室,给地震局局长打电话。局长说,正在出数据。5分钟内又出现一次小震。地震局很快报来了情况。
30年,一座新唐山。诚如抗震纪念碑文所言:它的涅磐和更生,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人民解放军的忠贞可靠,自主命运之人民的不可折服。(本报唐山7月26日专电)
本报特派记者 桑晋泉 夏俊 (责任编辑:宛振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