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郴州讯记者李青报道:今年7月份以来,受强热带风暴“碧利斯”、“格美”的影响,郴州市普降大暴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全市11个县(市、区)均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给当地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然而,由国家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投资修建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在防灾减灾中了却起到了重要作用,经受了这一特大自然灾害的考验。
2002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先后在郴州投入12个地质灾害应急处理项目和7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总投资为1800万元。目前已实施的5个治理项目在这次洪灾中为防灾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柿竹园河堤加强工程因玛瑙山矿5个尾矿库溃决,河堤被泥石流摧毁外,其他工程所在地均未发生严重灾害。如香花岭磨芋岭矿山项目。该地区是一个老灾区,以往每年都因暴雨而受灾,1994年6月16日曾因山洪暴发,造成16人死亡,400多户矿山居民被淹,有的居民屋内尾砂深达2米,整个兰花河被废石淤塞,矿供销大院一片汪洋,当时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2004年国土资源确立治理项目后,投入200万元,实施了磨竽岭拦石坝工程、供销大院防洪工程、兰华河清淤工程。这次洪灾的降雨量达到445.3mm,超过1994年,但由于拦石坝拦截了大量泥砂,兰华河排水通畅,虽然供销大院和沿河居民也不同程度受了灾,但成灾明显减轻,当地群众对此感谢不尽。还有瑶岗仙矿垅下拦石子坝项目。瑶岗仙钨矿垅下废石坝,长期以来是一个巨大隐患。2004年国土资源部投入200万元在垅下废石坝上游修建拦石子坝项目及相关子项目。这次洪灾,尽管原老坝已经发生了30米的垮塌,但子坝的建立,增加了库容,减少了对老坝的压力,延缓了老坝的垮塌时间、减少了废石的外排量,给灾民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据了解,拦石坝下游有两个村庄300多村民,虽然泥石流将房屋全部摧毁,但由于人员及时转移,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石门饮水工程保障了受益村庄在公路中断、通讯中断的情况下的饮水;洪水通过岩岭渠道防渗工程下泄,工程附近没有发生一处山体滑坡。北湖区南溪乡泥石流应急处理工程。
南溪乡是一个贫困乡,2002年8月8日洪灾时,该乡曾因山洪泥石流遭受巨大损失,全乡死亡24人,其中乡政府所在地因灾死亡7人,摧毁乡卫生院、信用社、养老院、中心小学等13栋房屋。2004和2005年,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先后投入应急处理资金20万元,地方配套投入18万元,在乡政府驻地修建了长800米,高4.2米的泥石流防护墙。在这次洪灾中,虽然降雨比上次更大,山洪更猛,但得益于防治工程的有效防护,乡政府所在地的灾民新村、乡政府及驻乡机关以及两个自然村没有因此受大灾,所在地的1548人无一人伤亡。同样,宜章县麻田镇桐子树下村滑坡应急处理工程。2003年投入8万元修建的地表水排水工程,将山上排下来的洪水通过排洪沟排泄,减少了洪水对滑坡体的直接冲刷,因此该滑坡体在本次洪水中没有发生明显滑动,只发生了7处小规模的崩塌,没有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