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今日,如果您走上中国大城市的街头,问问路人目前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我猜,一般他们会说出3个:住房、教育、食品安全。而这3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也与我们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密切相连。
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将接待奥运代表团、新闻媒体、各国游客及现场观众共约750万人。 与之相应,到2008年,北京星级饭店将达到800家,客房13万间。在教育方面,北京一些外语院校为适应奥运会的要求而扩招不少小语种新生。而受人关注的奥运会志愿者马上就要开始招募。那么,在食品安全上,北京将会有什么样的举措?带着这个问题,笔者采访了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的唐云华处长。
庞大的“网络工程”
覆盖全市的首都食品安全监测系统已经开始正式运行,此系统覆盖了内部综合业务网、北京市政务专网、互联网和移动执法网四大网络,最终形成了对北京18个区县和5个特殊地区的监控。奥运食品安全监控是这个庞大系统的子系统,北京将提前两年开展奥运食品安全动态监控。
这种监控系统可以方便地搜索各大网站的食品安全信息、全市生产地基础信息、行政部门抽检信息以及消费者举报信息。从而全面、客观、及时地掌握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有重点地实施监控并给食品安全监测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使食品安全监控工作能迅速有效地执行。
“餐桌到农田”的可追溯体系
您能想象,以后我们餐桌上的蔬菜和肉类,都带着“电子身份证”吗?唐处长向笔者证实了这一点。
下半年,北京市还将着手建立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食品从原产地开始,就会利用IC卡、RFID电子标签的智能读写功能,从而被烙上身份密码,建立“个人档案”。在采摘或屠宰之后,进入配送中心,在这里食品会经过工商质检部门的严格检验检疫。最后将完成加工、包装、运输、贮藏。每一批食品在配送中心都有自己的档案,记录了它从基地出发,到最后进入餐厅的所有流通细节。通过配送中心检测出合格优质的食品,才能进入奥运厨房。到达厨房后,需要进行保鲜并及时制作。
通过这种强大的追溯系统,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我们可立即根据其“身份密码”,查阅其档案,将有效追查其来自哪个基地,途经哪些地方,停留多长时间等细节,并能很快追查出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完成“餐桌到农田”的追溯。
灵活的“食品安全标准”
上半年,北京市积极强化奥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在广泛分析、比较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粮油、豆制品、蔬菜、果类、肉类、禽蛋类、奶制品、水产品、调味品、饮料等10大类345个品种的奥运食品安全主体标准。
由于奥运会将涉及多国运动员、裁判员的参赛,还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奥运厨房”必须制作“国际化”的食物来满足不同运动员、裁判员、游客的口味爱好。这种制作过程中必然会使用到以前没有用过的香料和国外常用的芳香调味菜,如薄荷、罗勒、迷迭香等。
唐处长介绍说,对肉类、粮食类传统食物,他们会遵循国家制定的安全标准来进行监测,而对于目前国家标准相对存在着部分缺失的“新食物”则将引进最新的国际标准对之进行规范并监测。
严厉杜绝“兴奋剂”
兴奋剂一直是体育比赛项目的大敌,那么,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如何对待?
唐处长介绍说,通过食品摄入违禁药物与运动员直接服用药物不同。在食物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生产者通常会对蔬菜喷洒农药,在畜、禽类饲料中加入添加剂,而这些药、剂成分可能导致运动员食用该食物后,在兴奋剂检测过程中呈现阳性反应。
为了杜绝这类事故,他们已开展无抗、无违禁药物畜禽产品的研发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制定养殖全过程不使用抗生素、激素、安眠类药物的养殖工艺流程标准和无抗畜禽产品标准,并在奥运定点养殖基地推广无抗控制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