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长征路]大将之女洒酒跪祭湘江先烈
元勋之后重走长征路参观湘江战役纪念碑园,捐款20万资助小学
重走长征路——湘江站
红军西进途中,在湘江和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激战。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战术设计呆板以及统战工作的不力,红军损失达5万余人,血染湘江,以至于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年不食湘江鱼,十年不饮湘江水。
湘江战役之后,红军开始反思战略思想的错误,开始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因此,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转折点。
本报讯 26、27日,“情系长征路”———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活动组一行到达界首、兴安等湘江战役遗址所在地。在长征途中牺牲最大的地方,元勋子女们祭奠英灵,纷纷洒泪。
26日早晨,元勋子女们到达位于界首三官堂的红三军团渡江总指挥部。在湘江支流的渡口,因为当年彭德怀是红三军团军团长,黄克诚是红三军团四师政委,左权是红一军团参谋长,所以彭钢、黄梅、左太北三位元勋之后被推选出来,代表所有元勋子女们祭酒。
“父亲说,这是他一生中最惨烈的一战。现在我们看到湘江的这段支流,就是这么窄窄的一湾水,很平静,我们能看见水底的水草,能看到对岸树的倒影,但是当时,烈士的血都洒满了……”说到这里,黄梅哽咽着说不下去了。当三碗酒被倾洒在江中时,三位女将纷纷落泪。
随后,元勋子女们到光华铺阻击战烈士墓祭奠英灵。作为湘江战役阻击战的战场之一,这里就牺牲了3000名红军。
左太北回忆父亲在这里作战的情形说:“当时战士们在这里苦撑。一军团有位烈士易档平,受伤后因为怕被敌人俘虏,就向自己开了一枪自杀了。”
但光华铺战场找到的烈士遗骸只有18具。在烈士杜宗美、沈述清的纪念碑前,黄梅走过去,双膝下跪,再次落泪。
昨日上午,元勋子女一行还前往湘江战役纪念碑园祭奠,罗东进、彭钢作为代表,向烈士进献花圈。随后,活动组在有30多名孤儿的兴安县柘园小学进行慈善捐助,为该小学捐款20万及一座图书室。
元勋子女谈
“惨重代价打下遵义会议基础”
张云逸之子表示湘江精神值得大书,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脊梁
昨日,重走长征路来到湘江后,张光东(张云逸大将之子)向记者表示,湘江战役血的代价、血的教训,为遵义会议打下了基础。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张光东说:“光华铺伤亡我们3000红军将士。看到这个,我们就能体会到革命的不易,长征的艰苦。虽然红军当时遇到这么多困难,但并没有被困难压倒,这场战役是血的代价、血的教训,正是这么惨重的代价,才为遵义会议打下了基础。”“这一战后,虽然只剩了3万人,但这种一往无前的精神,我认为,包括我们和我们子孙,都要继承,这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所以虽然在整个长征史上,湘江战役的惨烈是可以大书特书的。“
张光东说张云逸大将其实没给他具体讲过湘江战役的故事,但是他看到(有关湘江战役的东西)就会说,这场战役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张光东说:“我父亲从解放后,就是广西第一任的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直到他去世,他一直是广西的人大代表,他说自己是广西人民选出的代表,要为广西人民做事。因为他领导过百色起义,对广西感情非常深刻,我父亲其实不是广西人,是海南人。但他解放后回老家只有一次,但到广西不知道有多少次。”
问路长征
湘江战役红军损兵数万
长征研究专家、国防信息技术研究会研究员陈宇介绍,红军突破敌人3道线继续西进时,蒋介石判清红军意图后,调集近30万兵力,决意将中央红军消灭在湘江东岸。1934年11月25日17时,中革军委下达强渡湘江的作战命令,湘江战役就此打响。战役从11月28日早上一直打到12月3日深夜,经此一战,中央红军从出发前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红八军团、红三十四师、红十八团基本上全军覆没,红八军团的番号也没了。
湘江战役是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一战,是我军历史上一次重大失利。除了皖南事变以外,这就是最大的一次失利了。失利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临时中央在战略上存在重大失误。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曾提出,红军队伍要向西走,不能进湖南,但李德等人还是打算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第二,战术呆板、不够灵活。左翼与右翼红军护卫着中央纵队,好象抬轿子一样,“抬”着中间携带着大批辎重的队伍。同时,两翼部队还要跟兵力几倍于己的敌人打阻击战。第三,对敌统一战线工作做得不够。
湘江惨重的损失迫使中央开始思考“左倾”路线的错误,也使更多人认识到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才是正确的,当时,因病躺在担架上的毛泽东渐渐争取到了同样躺在担架上的张闻天、王稼祥的支持,后来这曾被戏称为“担架上的阴谋”,在遵义会议之后,就彻底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所以说,湘江战役是个转折点。
■记者手记
“三年不食湘江鱼”
昨天下午,翻看前天拍的照片,看着看着,眼睛又湿润了。那是在湘江战役渡江点,彭钢、左太北、黄梅三位手捧烈酒,洒入江中。江水在吞咽了3碗酒和许多菊花瓣后,还是那么平静,涟漪不惊,碧绿依然。很巧的是,那天界首半晴半阴的天空中,忽然飘下了几丝雨,及至祭奠完毕上车,那雨又停了。一路行来,感动恰如这雨,常常袭来。
采写:本报特派记者 相丽丽
摄影:本报特派记者 韩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