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履新不久的江苏省副省长仇和(左二)在徐州考察。
齐 浩摄 江苏连云港集装箱码头一片繁忙景象。去年,连云港集装箱运量突破100万标箱,跨入全国沿海十大集装箱港口和全球百强集装箱港口行列。
王 春摄
东陇海是什么?江苏北部一个成长中的产业带。在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中,沿东陇海线产业带,远不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那样炙手可热,至多只能算是个“次区域”,不过在江苏,它却是与沿江开发有着同样战略地位的区域
7月10日,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投资推介会在南京开幕,履新半年的江苏省副省长仇和,力邀中外客商投资东陇海,这位原宿迁市委书记的一句话,则让宿迁人振奋不已:“宿迁市是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重要组成区域。”“扩容”之后的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尽管仍未涵盖苏北5市的全部,却承载着振兴苏北的重任
当代经济是海洋经济,陇海线沿线布局的大多是资源性产业,作为出海口的连云港通了,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将非常重大。中国东部的黄金海岸到了苏北却变成“黄泥海岸”,成为一个洼地,这与江苏在全国的地位不相称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在哪里
早在1996年,江苏省就制定了《江苏省徐连经济带规划》;2003年,江苏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决定加快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2005年又出台了《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总体规划》;今年初,更是将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写进了江苏省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成为江苏“四沿”战略(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沿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相对其他三“沿”,沿东陇海线究竟为何物,包括哪些区域,发展现状如何,恐怕很多人说不清。尤其是与沿江开发相比,沿东陇海线的开发热度、产业能级等还相差甚远。
最近,沿东陇海线产业带被重新拉回人们的视线。
7月10日,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投资推介会在南京开幕,这是近年来沿东陇海线东段地区联合举办的规模较大、层次较高、应邀出席外商最多的经贸活动。履新半年的江苏省副省长仇和在会上力邀中外客商投资东陇海,这位原宿迁市委书记的一句话,让宿迁人振奋不已:“宿迁市是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重要组成区域。”
以前,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一直被定义为“徐州、连云港两个市区和铜山、邳州、新沂、东海4个县(市)”。而现在,宿迁可以与徐州、连云港“平起平坐”了。宿迁市代市长缪瑞林说,宿迁如果不参与进去,很可能被边缘化,从而在全省发展战略中失去自己的定位。所以宿迁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努力融入沿东陇海线产业带。
“扩容”之后的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尽管仍未涵盖苏北5市的全部,却承载着振兴苏北的重任。
经济总量与战略地位还不相称
作为我国东西交通大动脉的陇海铁路,在进入江苏徐州境内后,自西向东依次穿越徐州市区、铜山县、邳州市、新沂市、东海县和连云港市区,这段线路两边就是正在建设中的沿东陇海线产业带。这里地处江苏省最北端,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环渤海地区的中间地带,陇海铁路和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京沪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南北。
尽管“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重要”,但以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现有的产业规模,是否足以撬动苏北经济板块呢?
据统计,该区域人口740万,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去年,该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34亿元,同比增长14.9%,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不过,相对于全省18272.12亿元的生产总值,这一地区的经济总量与战略地位还不相称。
按照《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总体规划》,到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预期达到215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人均GDP达到27950元,实现全区生产总值在2000年基础上增加两倍以上,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依托重点产业集中区,促进产业集聚,形成资源型加工、机械、化工、医药四大产业集群。到2010年,全区工业增加值预期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4%左右;四大产业集群的工业总产值预期达到2600亿元,占工业的比重提高到65%左右。
前景固然诱人,但把这些写在纸上的数字变为现实,绝非易事。对于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问题,《规划》实事求是地作了分析:“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影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经济总量小,工业化程度较低;企业规模偏小,活力不足,布局分散;资源加工粗放,开发水平较弱;城市化水平不高,支撑工业化和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不强等。随着地区竞争加剧,本区发展压力加大。”
“开发东陇海线,不只是江苏的事情”
南重北轻,这是江苏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以长江为界,江苏被分成三个梯度分明的区域:苏南、苏中、苏北。多年来,这个经济大省一直在探索缩小南北差距的良谋。在江苏的“四沿”战略中,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都是与此直接相关的。
这几年,苏北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
今年前5个月,苏北地区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3亿元,同比增长31%,绝对量超过苏中地区(83.26亿元)。其中,宿迁、盐城、连云港、徐州、淮安,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分别为42.2%、35.6%、29.7%、27.6%、27.1%,增幅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包揽前五名。
前5个月,江苏省实际到账注册外资64.72亿美元,增长78%,增幅大大高于全国平均2.78%的水平,其中,苏中、苏北分别增长114.5%和95%,苏南增长71.7%,苏中、苏北的增幅分别高于苏南43个和23个百分点。
“但是,差距依然明显,尤其是与苏南地区相比,差距还在不断加大,相对贫困化程度也在加剧。”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说,苏北地区具有很多独特优势,有铁路、高速公路,有运河、淮河,还有海港,而且苏北平原一马平川,“从连云港到南京,一块石头也没有”。苏北要做的是,是如何把这些自然优势变成经济发展的优势。
“苏北的崛起,必须要有战略支撑点,而沿东陇海线或许是可以考虑的战略性举措之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
而在江苏的决策者看来,建设沿东陇海线产业带,是立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加快苏北振兴的重要举措,对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对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产生重大影响。
“整个陇海线是一条资源带,开发东陇海线,不只是江苏的事情,对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开发,意义同样重要。”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刘志彪教授说。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沈正平观点相似。他说,陇海兰新铁路以及连霍高速公路组成的轴线,在我国的经济版图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与沿江、沿海一样,它是我国第三大经济带。“因此,东陇海线不仅是苏北的,也是全国的。”
连云港是关键
东陇海线上,一西一东,分别矗立着两大重要城市:徐州和连云港,前者是交通枢纽、四省通衢,也是重要的工业城市;后者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也是江苏惟一的海港。这两大城市的发展,对于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以及整个陇海线开发,举足轻重。
不过,王一鸣认为,在广阔的苏北平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城市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现代经济都是以城市为载体的。有竞争力的城市与有竞争力的产业是连在一起的,只有城市才能形成产业的集聚和人才的积累。”他说,徐州、连云港是培育苏北城市群的基础,而东陇海线的开发又可以为培育苏北城市群创造条件。
说苏北没有中心城市,徐州未必很服气。早在1986年,苏鲁豫皖4省14个地市组成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如今更是发展到20个地级市。尽管,这些年,淮海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但在国内区域合作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中,淮海经济区并不显著,甚至给人“似有还无”的印象。而徐州,更多的只是地理上的中心,要成为真正的区域经济中心,恐怕任重而道远。
如果把陇海线比喻成一支射向太平洋的箭,那么,连云港恰恰处在“箭头”的位置。而这个箭头,作用似乎远远没有开发出来。
“关键是连云港。”刘志彪说。他认为,陇海线没有真正起来,主要是因为连云港不通,“通则不痛”。当代经济是海洋经济,陇海线沿线布局的大多是资源性产业,作为出海口的连云港通了,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将非常重大。
“中国的沿海地区,总体上比较发达。然而,经济大省江苏的沿海,发展却相对滞后,中国东部的黄金海岸到了苏北却变成了‘黄泥海岸’,成为一个洼地,这与江苏在全国的地位不相称。”沈正平说。
不过,专家指出,港口是需要腹地支撑的。连云港港口的崛起,不仅仅是连云港自己的事情,它取决于沿陇海线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对于连云港的战略地位,江苏省的决策者们当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最近两三年,江苏省主要领导考察连云港的频次前所未有。尤其是看到毗邻的山东日照港一日千里地发展,他们更是感到“坐不住”。去年5月21日连云港到日照的考察团中,突然出现了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的身影。“暗访”之后李源潮这样评价日照:“日照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标准的海滨城市已现雏形。”
今年7月22日,苏北发展协调小组第五次会议在连云港召开。江苏省省长梁保华要求,进一步加强苏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连云港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要围绕建成亿吨大港、干线大港、组合大港的目标,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功能,增强口岸服务能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