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28日是唐山的祭日,更是唐山的生日:唐山在7月涅槃。
楼宇鳞栉,马路宽阔,行人和车流熙来攘往;街边的花园草地间,微风送爽,晨练的身影与绿树掩映……此情此景,让人很难相信30年前那场惊世大地震造成的破坏曾让西方媒体断言这座城市将从地球上抹掉。
那让人撕心裂肺的一刻,永远定格在唐山的历史上。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秒……
地震给唐山一个毁灭性的灾难,唐山则在一片瓦砾上创造了奇迹。古今中外,每一次巨大的自然灾难都是以更大的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的。唐山大地震使唐山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却给全人类防御地震灾难带来宝贵的精神财富。———编者
40年前的3月8日和22日,河北邢台连续两次强烈地震夺去了8000多人的生命;30年前的7月28日凌晨,24万多人在河北唐山地震中再也不能醒来。今天,当我们缅怀死难者时,也深切感到:对地震惨痛记忆的最好纪念,就是能够肯定地回答专家们忧心忡忡的一个提问:假如现在地震突然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是否能够从容应对?是否能够避免惊慌失措?
“地震宁可千日没有,不可一日不防。”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平实的话语令人警醒。也正如河北省地震局局长周清良所说,对邢台地震40周年和唐山地震30周年的纪念,既是追悼地震逝者,也是为了警示来者;全民都要树立危机意识,让悲剧不再重演。中国防震事业从邢台起步
地震的危害之大、摧毁能力之强,给人类留下了惨痛回忆;但在地震面前,人类并非无所作为。
1966年3月8日和22日,河北邢台先后发生了6.8级和7.2级强烈地震。陈建民说:“邢台地震是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全国开展有组织的、以监测预报为基础的防震减灾起步的重要标志。邢台地震后,新中国第一个抗震救灾指挥部在现场成立,为开展大规模震后应急积累了宝贵经验;以邢台地震现场为起点,我国地震预报研究与实践活动开始大规模展开;1971年,国家地震局成立(后更名为中国地震局)……”
既有辽宁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喜悦,也经历了唐山地震挫折的痛苦;我国防震减灾工作40年来的发展道路可谓是艰难曲折,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绩令人瞩目。
“然而,地震预报是观测地下,目前深部观测技术发展非常慢,现在人类打得最深的井是12公里,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现在连壳都没有钻透。”陈建民形象地解释说。
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陈建民说:“地震可以预报,但只有少量成功先例。我国地震预报水平已居世界先进行列,但对于大多数破坏性地震来说,人类还难以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报,准确预报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提高公众意识迫在眉睫
在纪念唐山地震30周年前夕,记者来到唐山市的河北理工大学地震遗址,随机采访了来自河北、安徽等地的几名学生,他们向记者描述了一个共同的感受:刚进学校时看到那个倒塌的楼房,觉得学校太破旧了,后来才知道是唐山地震遗址;如今虽然天天都能看到这个遗址,也想了解一些地震知识,但觉得那场大灾难离自己太遥远了,老师也没给讲过地震方面的知识,所以每次经过也没什么感觉。
地震灾害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防震减灾是维护国家公共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群众的防震意识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个问题不能回避,必须采取恰当的方式加大宣传,防震意识的高低、防震知识的普及与否,对能否减轻地震灾害有重要影响。”陈建民说。
邢台市地震局局长张国斌也坦言,地震的惨痛记忆距我们并不遥远,但目前许多人防震减灾意识仍然淡薄,像建筑物特别是民居的防震,国家有明确要求,但不少人不了解。
“群众的防震意识应贯穿于防震减灾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加强预报、设防、应急救援和推动科技进步工作的同时,必须调动起全社会的力量,未雨绸缪,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共同应对地震灾害,”陈建民呼吁。“新华视点”记者张景勇、王文化、王立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