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注明经历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5分,河北唐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夺走了24万条无辜的生命。唐山大地震,我们记忆中的伤痛,唐山大地震,那些经历者永不磨灭的记忆。
曾经纪念地震逝去哥哥的文章在本报获奖,30年来她一直激励自己珍惜生活和学习
记者 罗水元
三十年,整整三十年了,作为唐山大地震的亲身经历者,陈晖对当时的一幕一幕依然历历在目。 明日,现在扬州工作的陈晖将来上海面试,与一般求职者不同的是,她的简历上特意注明了“经历唐山地震”字样。
那一晚成一生中印象最深的一晚
陈晖说,她们一家原来并不在唐山,父亲出生在南通,母亲则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1975年,父亲因工作需要被调到了唐山,她和妈妈、奶奶、哥哥也跟着去了唐山,全家其乐融融。
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切被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终止了——一夜之间,她心爱的哥哥、奶奶就永远离开了她。那一年,陈晖年仅七岁。
陈晖说,她家的房子靠马路,一般情况下,她父母睡背马路的一间房,而她与奶奶、哥哥则睡在靠马路这边的一间房。那晚,妈妈值夜班,她才临时睡到了父亲房里。
然而,那晚的觉成了她一生中印象最深的一觉。
陈晖回忆,不知什么时候,她就被父亲突然从床上抱到了地上。迷糊之中,她感觉到房子在摇动,“地震!地震了!”父亲一边大声叫着,一边使劲撑着身体,将陈晖保护在他下面,并“命令”她跟他一起匍匐着往门边墙角爬动。
陈晖跟着父亲在地板上使劲爬动着,然而,仅几秒钟,房子就蹋下来了,她眼前一黑,感觉像掉进了万丈深渊,天昏地暗。那时,父亲支撑着身体保护着她,但是,她的双脚却被压住了。黑暗中,父亲继续硬撑着保护她、安慰她:“快了,快了,再忍一下。”他们使劲叫喊着哥哥和奶奶,也没有一点回音。
寂静,死一样的寂静,黑暗中,死的恐惧不时袭向被困的狭小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她也越发害怕。
“陈洪(陈晖父亲)--你们在哪?还活着吗?”从黑暗盼到天亮,在过了大约八九个小时后,陈晖终于听到了来自母亲卢培的声音……
曾经纪念哥哥的文章在本报获奖
三十年来,奶奶和哥哥的遇难一直是家人心中最大的伤痛。每每想起唐山大地震,尤其是每年的7月28日,一家都会非常沉痛,在纪念亲人的同时,他们常常激励自己,珍惜“劫后余生”。
陈晖说,这次大震,让他比同龄人更加珍惜生活和学习。他一直认为,只有好好学习,自觉用功学业习,学有所成,才能对得起死去的亲人。“再大的地震灾难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坎不能走过去?”他常常这样鼓励自己。
为了改变虽经治疗但还留有后遗症的脚,放学后,她常常独自一人去跑步、跳高、跳远,经过刻苦锻炼,她的体育成绩终于从班上原来的后几名提升到了前几名,并当上了班上的体育课代表。以致体育老师形容她是班上的“郞平”:有一股敢于在伤口上抹盐的毅力。
陈晖说,不论是她自己,还是年已七十的母亲,三十年来,她们都一直没有摆脱当年唐山大地震留下的震撼。1986年,唐山在地震十周年时,她专门含泪为死去的哥哥写下了长达两三千字的文章《留在心灵深处的记忆》,这篇文章后来获得了由本报举办的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大赛三等奖。
她告诉记者,明天她将到上海的一家单位来面试,在她的求职简历上,“经历过唐山大地震”字样也特意写了上去,她表示,这是提醒自己:相对于同龄人来说,经历的坎坷相对要多,会更好好珍惜现在,创造未来。
30年前的工作照30年后收到
1976年8月10日。唐山市古冶煤矿附近。
原本平坦的铁轨,已经像馒头一样的隆起。一个穿着中山装、头发有些蓬乱的青年人,正背对相机镜头专注地看着前方。浑然没有察觉有个光身子的娃娃,正站在铁路对面好奇地看着他……就在前两天,上海地震局巡视员王炜意外地收到了一份信和一张老照片:在20世纪全球伤亡最大的一次地震现场,当年的老同事汤有标曾悄悄为自己拍下了唯一一张工作照。
30年前的工作照30年后收到
本报讯(记者胥柳曼)
“作为29岁的青年人,能亲身参与大型现场震情分析,我很庆幸;但作为地震工作者,30年来,我的肩头一直很沉重,有着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197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专业的王炜,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安徽省地震局,成为一名预报员。而37岁的汤有标,是其同事。当时俩人并不知道会在唐山相逢。
1976年7月,王炜来到北京进行地震预报培训班的课题计算工作。28日凌晨3时42分的唐山7级地震,也波及到了北京和天津。当时身在北京的王炜,在梦中被惊醒。职业的嗅觉告诉王炜,虽然摇得厉害,但地震的震中肯定不在北京。由于前线急需一批地震监测人员支援,正在北京培训的学员们纷纷“踊跃报名”。在29日晚上,王炜匆匆登上了去唐山的卡车。
而与此同时,安徽地震局派出汤有标等4名同志迅速支援唐山前线。然而,前往唐山的铁路变形、公路断裂、桥梁倒塌,交通一度导致堵塞。当时天津也是重灾区之一,因此,汤有标等人立即赶往天津地震局配合工作。大概在8月9日,汤有标辗转来到唐山。
“见到小王后,我既亲切,又欣喜。” 如今已经68岁的汤有标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一次他们俩一道去野外实地考察,“当时看到王炜看变形铁轨看得出神,就用我随身携带的海鸥牌120式相机,在他背后拍了一张工作照。”汤有标笑着告诉记者,由于相机是公家的,回来全部上交,这些珍贵照片就作为档案保存了起来。
直到前两天,合肥的报纸上突然刊登了纪念唐山30周年的老照片,其中正好有这张“无名背影”照。“我如果不说,这可能永远是秘密了。”已经退休的汤有标看到报纸后,立即到老单位调出当年的胶卷,重新印刷出照片,寄送给老友。来源:上海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