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省地震局获悉,目前我省正在试点建设地震避难场所,利用现有的广场绿地进行必要的设施改造和配备,以备突发性灾难的不时之需。
记者了解到,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避难场所的国家,本着就近、快速、安全的原则,在人们生活工作地点周围的公园、绿地、学校的安全地方设置了避难场所,同时为了提示公众,还设置了不同的标志,以提示如何到达最近的避难场所。 2002年,日本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地震避难标志牌。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成效,在世界上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的设置和标准化上,还是一个空白。省地震局的专家介绍,目前我省正在试点建设地震避难场所,目前东台市已经在一个广场基本建成了地震避难所,而无锡市也已经在太湖广场挂牌为地震避难所,不过目前相应的设施建设尚未到位。
据专家介绍,建设地震避难场所也是在长期地震抗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上次九江地震中,众多受灾群众住在户外,由于没有事前建成的地震避难场所,一些防震棚随便搭建,有的搭在道路旁边,出现了车辆轧坏防震棚的事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有的疏散群众的广场没有水,没有废弃物排泄设施,场面非常脏乱。地震避难场所不只是一个较大的绿地或广场,应配备应急供水、供电和厕所等设施,同时还需要有一个应急预案,包括容纳群众数量、覆盖区域、群众的疏散线路、广场的分区等具体内容,而这种地震避难场所还可以满足面对其他突发灾难时的应急需要。目前北京市已经全面建设了多处地震避难场所。目前我省的试点工作正在进行,而在去年的南京市政协会议上有委员递交了建设地震避难场所的提案,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据悉,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运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