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2
000年“朝霞工程”启动以来,省文联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先后在黔东南的雷山、榕江,黔南的三都、都匀及毕节、铜仁、遵义、六盘水、安顺等地举办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门类的艺术教育培训班28期,培训后,分别举行了汇报演出,同时,省文联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县设立了少年文艺人才培训点,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分别设置舞蹈、美术、书法和文学写作教研室。在望谟,建立了“爱心书屋”,捐赠了3500册图书;在独山,建立了学生娱乐活动室,捐赠了电子琴、体育活动用具等。在着重受助学生艺术教育培训的同时,省文联将“朝霞工程”工作与民族文化传承、抢救结合起来。黔东南雷山西江苗寨是苗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人称“千户苗寨”,为使更多的苗族学生能有机会接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省文联在此成立了“西江苗寨朝霞艺术团”,现在艺术团的40余名学生,已能将苗族民间多声部无伴奏的苗族夜歌搬上舞台;榕江是我省侗族聚居地,南部侗族的典型代表,省文联在此成立了“金蝉少儿艺术团”,将侗族音乐引入课堂,使一批“金蝉”脱颖而出,在2004年第四届全国春节校园联欢会比赛上,他们演唱的《侗族琵琶歌》获得一等奖;三都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省文联以水族受助学生为基础,用水族民间曲艺“旭早”创作并表演的《朝霞情缘》,在2004年的第四届全国春节校园联欢晚会比赛中获二等奖,同时,还获得了“贵州省第七届杜鹃曲艺节”三等奖和全国少儿“侯宝林杯”曲艺大赛优秀奖。受助学生韦春燕
受助学生杨兴娅
受助学生吴龙新
2
为使“朝霞工程”的扶助学生感受到温暖,各级文联领导及“朝霞工程”的工作人员常常深入到市、州、地、县,逐个看望扶助生,与学校负责人和班主任老师座谈,了解扶助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观看他们的艺术表演和作品,还将他们接到家里来,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并给他们讲解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的品行。
为充分发挥受助学生的文艺才华,省文联先后于2001年、2002年、2006年分别举办了“朝霞工程”成果演示汇报会。6年来,我省受助学生茁壮成长,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学生杨秀喜于2004年考取天津大学;惠水县布依族受助学生梁钊文和罗甸县布依族受助学生王丰密分别考取中央音乐学院设在湖南长沙的生源班及黔南艺校舞蹈班,王丰密未毕业已被省花灯团招聘为实习生;铜仁地区学生李强考上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六枝特区梭嘎中学的苗族学生杨光兰、杨明珍,水城县南开中学的苗族学生竺晶晶、竺金雁均考取六盘水市卫生学校……
在培养民族文艺后备人才方面,省文联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抢救,也探索了一条路子。2005年,省文联被中国文联评选为全国文联“朝霞工程”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省文联在全省“朝霞工程”工作会上,表彰了9位“朝霞工程”优秀工作者。
链接
“朝霞工程”是中国文联和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扶贫”和“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而发起,贵州等西部省(区)文联具体实施,依靠社会赞助培养2000名7-15岁有文艺天赋就学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儿童学习的一项公益事业。2000年“朝霞工程”启动,我省选出受助学生287人,分布在全省九个市、州、地的65个县,年龄最大的受助学生16岁,最小的7岁。6年来,共拨出专项经费1239302.30元。
编后
“朝霞工程”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举措,它的实施不仅对于培养少数民族文艺后备人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示范作用,而且,对于促使全社会都来重视和关心文艺事业的发展,弘扬以扶贫济困为荣的高尚社会公德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深信,只要我们投注爱心、真心,今日的“朝霞”将会成为明天贵州高原耀眼的阳光。 作者:赵旭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