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太空寻找家谱起点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7-28 8:59:21 · 来源:新京报
文化谭
谱牒只是谱牒,它并不真正昭示血缘的流传,也没有什么法律的效力。 信者固然可以寻章摘句为祖上攒出一段令人咋舌的历史,不信者也可以一脚踢倒泥塑木雕的神像,仰天大笑出门去。否则,中国人就只能拿环行山当坟头,祭奠自己远在宇宙那一头的祖先了。
著名的“柳下惠后人”柳哲最近又闹出来不少形迹可疑的新闻,比如依据一份家谱中的版画,判断柳下惠与其妻圆脸、长眼、大眼袋、小嘴巴,结论是“有夫妻相”(《北京娱乐信报》7月17日报道《两千年秘传家谱突现京城柳下惠坐怀不乱是杜撰?》)。依照我的浅见,圆脸、长眼、大眼袋、小嘴巴是中国古代版画表现年长的上等阶层人时的共同特征,不少土地爷、财神爷也是“圆脸、长眼、大眼袋、小嘴巴”,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结论,说柳氏与这些神仙老爷们也很有一点“夫妻相”呢?
不久,风云再起,上海老人柳明湖也手持家谱,要与柳哲联宗,共组“柳下惠后人团”(《新闻晨报》7月26日《上海老人自称柳下惠后人》)。几位海内大小名士,终于攀到了一起,追上个高风亮节的祖宗,可喜可贺。不过,私下以为,慎终追远仅仅追到柳下惠似乎还是不够。柳下惠虽然背着贵族的名头,但已经边缘化,终其一生也没有做出什么宏大功绩,没有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建立什么功勋,在文化史上的意义,或许还在另一柳氏名流柳如是女士之下。所以,这两位柳氏宗亲依然可以推敲典籍,继续把家族寻根事业发展下去。
柳姓出自鲁国公室,按照周代的制度,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以下,不再属于公室,因此要分化出去,另立宗族。这支新宗族,一般以其祖父(也就是公子)的名或者字,作为自己的氏。鲁孝公生子公子展,公子展生公孙夷伯,公孙夷伯的儿子就以公子展的名为姓,分出“展”氏。展氏的第二代展禽,因为被封在“柳下”,谥号是“惠”,因此又被称为“柳下惠”,这一支后人也开始有用“柳”为姓的。因此我们知道,由柳下惠上推,可以达到鲁孝公,再上推则是鲁国的第一个诸侯,周公。
这样我们就将柳氏的缘起,推到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以周公名义建立的那套制度,在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史中,始终被奉为模版。同时,周公与桃花女的凄美爱情故事,也一直是中国民间文学的重要主题。他的出现势必为柳氏宗谱平添更大的光辉。不过仅仅推到此处还是不够的。
作为周族的重要领袖,周公是周人始祖后稷的后代。后稷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农业神。
《诗经》中有专章讴歌这位伟大开拓者的丰功伟绩。后稷的父亲,有两种说法。一部分材料称,后稷是帝喾的子孙,一部分材料称,后稷是其母踩到了黄帝的脚印所生,所以乃父当是黄帝。
考虑到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称帝喾也是黄帝后代,可知无论如何,周族的源头都可以被追到伟大的黄帝。
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对这个民族有着肇造与传布之功,如果能将这一伟大人物列在家谱的开端,无疑是一件光耀门楣,泽及后代的功绩。不过,仅仅推到此处,也还是不够的。据说是出自孔子之手,与《诗经》具有同等意义的文献《含神雾》记载,黄帝的母亲附宝,因为在荒郊野外被流星与雷电击中,于是感而有孕,最后生下了黄帝。因此,柳氏家谱的编撰家,最终将在浩淼的太空中找到自己的原点。
按照这一方法,汉族人都将归于天外,甚至大多数兄弟民族也都在其列,因为按照《史记》和诸纬的记载,匈奴等族也是夏族的后裔,自然也不出黄帝血统。
几千年的历史,先辈们留下了无数可供拼接、附会的材料。如果有谁认定自己有一个好祖宗,就总能从汗牛充栋的文献当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并最终和伟大的黄帝联系在一起。在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这种攀龙附凤,认祖归宗的伎俩,能为当事人带来一步登天,混迹士族豪门的好处。门阀制度被打破以后,谱牒的作用就仅限于标榜家族历史,树立家族自尊心、自信心了。到了现在,谱牒爱好者们的说辞,就只能去充当报纸上的花边新闻、网络里的笑话了。幸好谱牒只是谱牒,它并不真正昭示血缘的流传,也没有什么法律的效力。信者固然可以寻章摘句为祖上攒出一段令人咋舌的历史,不信者也可以一脚踢倒泥塑木雕的神像,仰天大笑出门去。否则,中国人就只能拿环行山当坟头,祭奠自己远在宇宙那一头的祖先了。
仰望夜空,在闪烁的群星之间,你们是否能看到这家谱的起点?
徐来(上海学者)
〖 返回顶端 〗 〖 关闭本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