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10亿元,年加工100万吨水稻的全省最大的粮食深加工项目,在佳木斯市开工兴建。欲创中国大米第一品牌,改变水稻深加工“原字号”输出的现状,佳木斯益海粮油深加工项目奏响进军号角———16条深加工链条,让水稻在循环经济中提升品牌、创造价值。
金凤凰巧遇梧桐树
益海集团,由新加坡著名的丰益集团和世界500强中排名93位的美国ADM公司2000年在中国合资创建的大型粮油工贸集团。在中国已组建的粮油加工厂和贸易公司共有38家,其中已经投产的加工厂有24家,产品涉及大豆油、菜子油、花生油、面粉及动物饲料加工等领域。
2005年5月31日至6月1日,由新加坡益丰集团董事长郭孔丰先生带队的考察团一行6人到佳木斯访问考察,他们对佳木斯市水稻资源和投资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佳木斯市组建水稻综合加工及稻壳发电项目的交通运输条件、原料资源情况、经济发展环境、产业政策以及佳木斯对项目的扶持优惠政策都非常满意。2005年9月3日,益海(佳木斯)粮油综合加工项目议定书签订。
发展环境带来做大信心
益海集团缘何选择了佳木斯?郭孔丰这样分析道:“国家振兴东北大政方针,是天时;三江平原是世界上罕有的寒地黑土,土质肥沃,水质好,四季分明,种出的大米口感好,营养价值很高,这是国内绝无仅有的地利优势;最重要的是人和,自益海集团到黑龙江佳木斯创业以来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政府对发展经济的决心,坚定了我们把佳木斯公司做成益海米业旗舰企业,打造中国最好的大米品牌的信心。”
佳木斯市领导郑重承诺,益海粮油加工项目是佳木斯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也是该市项目建设的示范工程。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对企业发展给予鼎力支持,有关部门要坚持特事特办,特事快办,以最优质的服务,最好的发展环境,确保项目如期投产。
16个链条玩转米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益海(佳木斯)粮食深加工项目除将水稻加工成大米外,还把糠皮、碎米和稻壳“吃干榨净”,让原本是污染环境、占用土地的废品成了企业和农民的“新宝贝”。
过去,只有少部分秸秆用做燃料,稻糠全部用做饲料,稻壳则成为水稻加工企业的累赘,企业将稻壳点火烧掉会造成很大污染,随处堆放又造成火灾隐患。佳木斯市的一个水稻加工企业曾经以每袋2元的价格雇人往外运稻壳,这也是一笔惊人的浪费。
益海(佳木斯)粮食深加工项目是水稻综合加工项目,生产工艺是以水稻为原料,开发制米加工项目;以大米为原料,开发优质珍珠米、米粉产品加工项目;以米糠为原料,开发米糠油等加工项目;以稻壳为原料,开发稻壳发电项目;再把以稻壳发电产出的稻壳灰为主要原料,开发加工生物肥料,投入到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减少化肥施用量,保证水稻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真正步入循环经济健康轨道,为佳木斯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开创了先河。
通过对水稻、大豆、玉米等系列产品进行深加工,除生产出优质珍珠米、米粉产品以外,还可以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的米糠营养调和油、维生素E、卵磷脂、谷维素等系列保健食品和医药产品,产品加工链可达到16个,对农产品做到了吃干榨尽的生产效果。
佳木斯益海粮油深加工项目将依托设立在佳木斯的黑龙江省水稻研究院雄厚的水稻培育科技力量,与益海集团共同努力,培育世界一流品质的符合深加工开发和综合利用的优质水稻品种。企业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把第一生产车间建立在农户,建立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实现专业化种植、专业化田间管理、专业化收割、专业化储存、专业化加工的生产链条。
据了解,这个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今年5月10日至11月末,建成年加工水稻36万吨的加工厂一座,10万千瓦稻壳发电厂一座,年加工米糠15万吨的浸出油厂一座,工程达产达效后可实现税金2800万元。二期工程相应增加投资2.5亿人民币扩大规模,三期工程全部竣工后,年加工水稻100万吨,米糠加工30万吨,大豆加工30万吨,玉米加工20万吨,发电能力达到20万千瓦,达产达效后年可实现税金6000万元,将成为我省最大的粮油加工企业,也将成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示范工程。(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