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与唐山血脉永相连1976年那是不忍触摸的痛
我用真情打动你
“1976年,那是不忍触摸的痛!”提起当年唐山大地震的紧张救援情况,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陈锦萍悲痛依然。当时她是参与抢救伤员的市三院妇产科一名大夫。
陈锦萍向记者讲述了她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一位年近40岁的唐山市某机关干部,在地震中失去了妻子、儿子,自己腰椎压缩性骨折。刚来的那些天,他一直躺在床上,默默地瞅着墙角,沉默不语,不愿接受治疗。医务人员都很同情他,小心翼翼地与他说话、安慰他,生怕刺激他。逐渐熟悉后,又借来许多书给他看。也许书籍给他带来了安慰,他的精神逐渐好转,并积极配合治疗。在医务人员的全力救治下,可能造成截瘫的他居然慢慢地能下地了。出院时,他恋恋不舍地对医务人员说:“你们不仅治疗好了我的身体病痛,还治好了我的心理疾患,让我学会如何面对灾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那时,不单是医务人员向地震伤者奉献爱心,社会各界都伸出了友谊之手。陈锦萍说,那阵子,各单位、团体纷纷前来慰问伤病员,带来了大量的用品、食物、水果。
偷偷加入救援队
“这些记忆都是支离破碎的,有很多事情我们也都忘却了,但有一点我们不会忘记,那就是当时那种团结一致,不怕困苦,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们永远铭记!”昨日,记者来到市二院采访,无意中又采撷到一组令人难忘的救援故事。
市二院CT室医生、当时前往唐山参与救援的崔迎建说,1976年7月29日,我省以最快的反应速度组成了河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全市160多人纷纷报名医疗队赶往唐山。随后,市属各医院腾出大量床位,准备接收来自灾区的兄弟姐妹;住在当时郑州铁路局医院的铁路职工纷纷要求出院,为灾区伤员腾出床位;市一院、市二院、市三院的轻病人和慢性病人主动要求出院腾病床,并和医院职工一起打扫病房……
有一件事崔迎建说他不能不提。他说当时医疗队到达北京车站后,发现医疗队员多了他们医院里两名女医生。原来她俩是偷偷溜上火车的,没有和家人告别,没有带任何生活日用品。更让人感动的是,她俩一个置三岁的孩子不顾,一个撇下一岁的孩子不管,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救援征程。
手电光下救病人
“那时的条件太差了,没有办法,黑夜我只能就地取材,用微弱的手电光救治伤员。”回忆起当时在唐山救治病人的情况,市一院外科退休主任徐公良显得有点遗憾。他说由于当时走的太急,医疗队只带了碘酒、绷带等简易包扎物品,在救治伤员的时候显得非常无奈。
白天救援累得直不起腰,半夜里被随时喊起来的情况经常发生。徐公良说,有一次凌晨两点,他被人推了一下,他立刻一骨碌爬起,随手拿起一个手电筒,迷迷糊糊就跟来人出去。到那儿发现,一个膝关节被砸伤的患者正躺在地上呻吟,由于走的急,他带的手电又没有电了,漆黑瞎火的,他想尽办法找来破木板对病人进行紧急救治。
像这样就地取材救治伤员,在一个月的医疗救助活动中发生的很多。有时,没有药品了,他们就亲自去采集野草来熬药,弄得脸上、脖子上都是条条血印。一天,一个小孩胸部被砸伤,肋骨骨折导致窒息,当时的情形非常危急。黑暗中,徐公良一边让人抓紧找木板,一边不顾孩子口中的泥土,赶忙口对口进行急救。孩子苏醒后,他用破床单和门板将孩子固定好,连夜送到附近的医院,孩子终于被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这份情永生难忘
30年前,年仅8岁的王波在地震中额头被砸了一个鸡蛋大的窟窿,腿和胳膊都被砸伤,转到我市后,经过市二院医务人员的积极救治,她很快康复了。30年后,身为天津蓟县隆升宾馆总经理的王波对郑州一直念念不忘。日前,她给市二院打来电话,说她近日要前来郑州拜访救助她的恩人。
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王波。时隔30年,说起唐山大地震时在我市救助的情景,王波言语间仍充满感激。
“你吃馍吗”这句很普通的问候语,对于王波来说却时常让她泪流满面。她说这是她到市二院后听到的第一句话,至今每次想起来都暖融融的。电话里,王波回忆说,1976年7月28日早上八九点,她被扒出来抬到路边,第二天由救援队从河北丰润县辗转到市二院。当时她的额头被砸了一个鸡蛋大的窟窿,腿和胳膊都被砸伤,不能走路。到了医院后,因为病人太多,她被安排到了妇产科。“医院里的大夫和护士对我非常好。”王波说,由于自己那时还小,医务人员常常带她去他们家里,拿他们自己孩子的衣服给她穿,自己的孩子舍不得花钱,却买来梨、苹果罐头给她吃。“两天来的惊吓和饥饿,食物和衣服对这个当时只有8岁,只穿一条裤衩的孩子来说充满了诱惑”。听到这里,记者分明感觉到她的语言有些语塞……
“我能有今天,可以说是你们郑州那些素不相识的人给我的,是他们的关爱让我活了下来。我虽然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但这份情我永远不会忘记。”临了,王波肯定地告诉记者,她近日一定会来郑州看看,并希望郑州人有机会到她那里做客。(记者 汪辉)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