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记者 聂永鸿)“放流开始!”昨天上午9时许,145万尾鱼苗、鱼种在南京下关渔政码头放流至长江。据悉,这次增殖放流的有10万只中华绒螯蟹、50尾胭脂鱼、2万尾暗纹东方鲀和100万尾四大家鱼等鱼苗、鱼种,价值近20万元。
据了解,人工增殖放流,是补充和修复渔业自然资源,维护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近些年来,随着长江的过度开发、工业及生活用水污染以及滥捕,严重破坏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致使长江生态面临威胁,白暨豚、中华鲟等部分种群已达濒危程度。为保护长江渔业生态环境和增殖渔业资源,早在七八年前,我省就开始在长江流域进行人工增殖放流,今年我市是首次独立放流鱼苗。
昨天上午,装载145万尾鱼苗、鱼种的快艇和渔船行至江面宽阔处,工作人员依次解开特制鱼苗袋,小心翼翼地将鱼苗等放流至大江。长江水面顿时水花四溅,一尾尾小鱼轻快地在水中游向远方。
省渔政处监督总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展人工放流增殖是保护长江生态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能增加鱼类的资源量,还能增加渔民收入,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更重要的是,通过放流活动,能让更多的人关心长江生态,关注鱼类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