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初,
李谷一的“乡恋”、
邓丽君的四十年代老歌,
乃至部分台湾校园歌曲,
不都视为靡靡之音
而大张挞伐吗?
K歌就K“健康”歌曲?
文化如何消毒?
成庆
在文化部发布的关于KTV管理政策中,无非想推行一个所谓的“全国卡拉OK内容管理服务系统”。不过有趣的是,在关于对这个政策出台的解释说明中,居然有一条是要防止不健康的歌曲进入KTV。
“不健康”,这个措辞听起来是那么的义正词严,是如此的天经地义,仿佛在医院体检完毕后,被医生宣布为“不健康”一样。但是仔细思索,这一理由又是那么的暧昧,KTV的歌曲如何判定不健康?难道我们有一套所谓的“文化细菌含量”指数来判断?
拥抱?亲吻?这些在中央电视台的频道里比比皆是;暴力?血腥?MTV中的这些部分恐怕如何也比不上各地电视台播放的一些电视剧;更不用说裸露和黄色镜头,绝对赶不上前段时间公映的《无极》,MTV中露出的大腿,鲜少能超过影片中张柏芝的床第一幕的尺度。好不容易出来一支那英的《爱上你等于爱上寂寞》的MTV,在性方面比较煽情刺激一点,也早早地被禁止播出,污染早早被断了源头。
从社会影响而言,我绝少看到关于某某少年唱完KTV,血脉贲张、欲火撩拨从而犯罪的报道;也没读到某某少年狱中自白,悔恨受KTV歌曲影响的场景。抛开这些和刑事犯罪相关的“涉黄”、“涉暴”部分,KTV的曲目大多无非是些缠缠绵绵的爱情内容,一点风花雪月,一点少年惆怅。如果这些是所谓的“不健康”,我想,文化部首先应该制定的政策,是在央视和各地方电视台建立一个“电视节目内容管理服务系统”,由文化部统一审查和安排内容。因为电视节目中太多的爱情,太多的拥抱,太多的亲吻,以至于有些保守的年长之辈观看电视,有时候也发牢骚说是世风日下。
从这个角度而言,文化部如今尽力在扮演“文化防疫站”的角色,手持“84消毒剂”,四处喷洒消毒。但是同时他又没有告诉我们,我们到底用什么标准来判断,哪些是不健康,哪些又是可行的?似乎只有文化部才能决断文化病菌含量,而且那还只是一个非常主观模糊,缺乏具体操作规程的说法。对于一个制定文化管理政策的行政机关,如此的说法,未免也太轻视公众的智力了吧?
这20多年来,公众的文化生活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多元化的阶段,如果我们还想通过KTV的内容管理来达成所谓“保护未成年人”的目标,那这一借口显然用错了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