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记者、李昌建、秦璇、通讯员、沈台、实习生、郑茜、报道:炎帝,又叫神农氏,因在莽莽荒原上掘开了农耕文化的汩汩泉流,而与黄帝轩辕氏同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诞生之地———随州厉山,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 7月31日(农历七月初七)是炎帝忌辰,海峡两岸300多名炎黄子孙将聚随州祭奠始祖。
炎帝出生地之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炎黄子孙,薪火传承。生活在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5000—6000年)的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他植五谷、创耕耘、尝百草、疗民疾、驯禽兽、创编制、兴贸易、制历时,功勋卓著,为海内外中华儿女世代景仰。江河流日月,岁月成古今。炎帝究竟出生在哪里,却一直是一个颇富争议的话题。“目前国内至少有七地参与了争论,主要是陕西宝鸡、河南新郑、湖南株洲、山西高平等地。”随州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副局长王先勇说,“只不过湖南株洲侧重强调当地为炎帝逝世之地。”1994年,湖南酃县因此而更名为“炎陵县”,湖南株洲市为此还专门成立了炎帝陵基金会。而山西高平地方志研究办公室负责人则表示“我们这里关于炎帝的遗存是最全面的,总数不下30处。目前正着手将炎帝编入地方志,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挖掘才刚刚开始”。但陕西宝鸡则特别强调当地为“第一代、第二代炎帝繁衍生息的地方”。“据《国语》等大量典籍史料记载及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等考证,地处黄河中游的陕西宝鸡是炎帝的诞生、成长之地。炎帝教民稼穑、遍尝百草,创立了农耕文化。而《史记·封禅书》载,早在公元前424年,秦灵公就在宝鸡的吴山祭祀炎帝,这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官方祭炎活动。”陕西宝鸡炎帝陵文物管理所主任孙润古称,记载中炎帝误尝的所谓“断肠草”,宝鸡群众俗称“火焰子”,仅北方才有。见湖南株洲市酃县获准更名为“炎陵县”后,宝鸡市在1996年便将炎帝的“出生地”常羊山所在的益门乡更名为神农乡,进而变成如今的神农镇。相比之下,随州厉山(又称“烈山”)在这场争论中最为低调。“我们更多的是强调史料。”王先勇说,“考证炎帝出生之地,要从历史记载、文物、历史沿革、传统习俗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论证。”《礼记·祭法》中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解释说:“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有烈山氏。”记者参考了从先秦至明清的典籍发现,关于炎帝诞生于随州厉山的说法从来就没有断裂过。“随州地处随枣走廊中部,气候和丘陵地形,最适合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居住。而从境内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以及本市、周边枣阳、京山发现的遗址来看,炎帝时代,在随州生活着一支强大的氏族部落,这些硬性条件,湖南、陕西均不具备。”王先勇说。令另外六地羡慕的是,海外华人普遍认同随州厉山为始祖诞生之地,“1990年成立的世界烈山宗亲会,在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分支机构”。公祭始祖从这里开始“争论是为了正本清源,作为华夏始祖的归根之地和中华文化的发端之源,更重要的是要将炎帝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并使之成为联系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省政协委员黄克勇说。1987年,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一位不会讲汉语的青年,来到了随州市厉山镇政府。他带来了一串感人的故事。按照祖父和父亲的嘱托,他凭着一本英汉对照字典和古厉山地图,亲手将一幅炎帝神农画像交给了厉山镇。这幅画像由清代著名画家吴承砚绘制,藏于故宫,后被八国联军窃走,保存在美国一家博物馆。他祖父得知后,几经周折,花巨款购出,嘱托他一定要将画像送回神农故里。厉山自古就有祭祀炎帝神农的传统。统计资料表明,在周共·王德樵来随州前后,先后有20万名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烈山朝觐。正是基于这一点,1988年8月,随州市成立了修复炎帝故居工程指挥部,当地百姓纷纷捐款,迅速建成了神农纪念馆、神农庙、神农出生洞、神农泉等10个景点。1990年11月,“炎帝神农文化暨炎帝神农故里研讨会”召开。次年2月,原省长郭树言在全国七届人大会议期间,向代表们宣布:湖北省将在随州举办“首届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3月,李先念同志抱病题写节名。1991年,世界第一个炎帝研讨会在厉山举行,多位国家领导人分别为炎帝祭祀活动题词。1993年6月14日,适逢炎帝生辰(农历四月二十六),“首届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隆重开幕,5万多名海内外华人到现场参加盛会,一时间,随州市的宾馆爆满,许多民居也被选用。在编保安不够用,各单位的看门人也被征用。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的钱伟长,还专门代表国家赠送了“和平统一鼎”。一个古朴、凝重、宏大的祭奠记忆,由此嵌入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脑海中。“这是全国第一次大规模公祭始祖,也是随州人民感到最自豪的一件大事。”神农故里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那时,陕西、湖南都没有这个意识,这次活动在海内外造成影响后,他们才先后派人来这里考察、学习。”2005年、2006年清明节,陕西两次举行了公祭黄帝陵活动;2005年9月和2006年3月,湖南先后进行了炎帝陵百龙祭祖大典和甲申年重阳炎帝陵祭祖大典;2006年4月,河南也举行了公祭颛顼帝喾大典。全国掀起了“公祭热”。然而,大开发、大建设的高潮过去后,人们对烈山的记忆,渐渐淡漠。自1994年后,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烈山公祭炎帝活动,改为由当地镇政府举办,以民间、民俗为主。2000年前,海外宗亲会积极派人参加,此后,烈山神农节因“没有新特色、对外宣传的窗口太窄小”,日渐萎缩。2006年农历四月二十六,烈山神农节因缺少经费,停办。记者踏访神农故里7月28日,雨细风爽。2002年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的炎帝神农故里景区,笼罩在一层薄雾里,颇有几分仙姿。从入口处看,仿古建筑炎帝神农纪念馆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文化感,可惜近观不尽如人意,有些地方似成危墙;进到馆内,名人书画悬于墙壁四周,只是部分字画有些褪色;穿过纪念馆,拾级而上就到了神农碑亭,碑亭上的彩绘已模糊不清,投资不菲的炎帝神农碑已经损坏,碑身上的水泥已经脱落;以功德殿为主体建筑的炎帝神农遗址位于九龙山山顶,碑文已模糊不清。宣德壁上,到处都是游客涂鸦留下的“爱一个人好难”、“××到此一游”等字。管理员告诉记者,以前一些流浪汉还在这里“安家落户”。山顶之下就是著名的神农洞,据传是“神农母安登,感农而生炎帝”于此,但与一般寺庙并无二样。令人奇怪的是,从纪念馆通往九龙山的路上,竟有机器轰鸣之声。走近一看,记者才发现是一家纺织厂。厉山镇政府一名官员对记者说,这是历史遗留的,由于经费匮乏,无力对它进行搬迁。随州市外事侨务旅游局谢红斌科长说,近几年来,神农故里开发几乎停滞不前,神农节几乎被人遗忘,一些景点甚至成为了“半拉子”工程,外地客商来随州大都有“不看神农不安心,看了景区很扫兴”之感。显然,这个景区遭遇了发展困局。“神农纪念馆属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除由镇政府派遣一名干部任纪念馆主任,工资由政府发放外,其他工作人员30人,轮流值班发工资。以现有每年22万元以下的旅游收入,显然不能维持运转。”谢红斌科长说。一个更有说服力的数据是,神农纪念馆每年需要支出人员工资50万元,维修、管理经费30万元,而收入方面,除了门票收入20万元左右、政府补贴10万元外,每年的资金缺口就在50万元以上。而另一场官司又让景区背上了600多万元债务。1997年,“神农故里”扩建工程开始,由随州市旅游局与黄石一家公司签订建筑合同,修炎帝神农功德殿,合同金额为500万元。据了解,建设并没有让签约单位旅游局参与,而是由随州市政府指定的专班和厉山镇政府负责。建设项目边建边改,1999年竣工后,经随州市有关单位鉴定,建设费用高达1600万元。因差额巨大,多次协调无果,黄石那家公司将随州市政府及有关单位告上了法庭。“目前,这个景区至少亏损680万元以上。”随州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副局长王先勇说,“我们在守着祖宗过穷日子。”谈到7月31日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论坛将在厉山炎帝故里进行祭拜活动,厉山镇负责人称,以现状接待,他们感到惭愧,以一镇之力确实难以负起亿万华夏人之重。长达10年的衰落,让两届省政协委员黄克勇颇为伤心。他已经为此奔走呼吁了长达10年之久。然而以当时的随州的力量,无法承受振兴炎帝文化之重。2000年,随州升级为地级市,当地领导有决心重振炎帝神农文化品牌,黄克勇也为之振奋,每年的“两会”上,他的提案、发言里都是对重振炎帝故里的鼓与呼。应借文化支点发力公祭,毋庸讳言其经济目的。埃及“文化名片”具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充满神秘、气势非凡的特点,因而熠熠生辉。埃及政府也很会利用这些名片,靠它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凝聚和光大民族精神,同时也靠它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埃及每年的旅游收入高达60多亿美元,“文化名片”效应使旅游成为埃及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内,黄帝陵、炎帝陵已成为全国旅游精品名牌,成为当地(陕西省、湖南省)旅游经济的亮点,并带动了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也成为招商引资的桥梁。对随州而言,神农诞生地,则是一个难得的巨大资源。“陕西、湖南后来居上,在黄帝、炎帝陵景区的规模上、活动的影响上,已远远超过我们。但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仍然沉浸在麻木不仁、怨天尤人、等待机遇上。我们应该振作精神,理顺思路,迎头赶上。”王先勇直言不讳地说,“烈山神农节这块金字招牌,不能越办越萎缩。”实际上,1991年随州举行炎帝神农生辰纪念活动时,就曾收到海内外炎黄子孙捐款捐物计折人民币83万多元,引资3000万元;1993年的烈山神农节,收到捐款20多万元,总经贸额达3.5亿元。两次活动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宣传了炎帝的功勋,增进了海内外华人的感情,也让随州与外界的联系渠道得以拓宽加深。王先勇在对陕西、河南、湖南等地考察后,他提出了一份建议,一是重新开展了理论研究,正本清源;二是要以现代旅游的理念调整规划思路,做好总体规划;三是包装项目招商,将神农文化旅游定位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单靠一个随州还不行,要努力争取省政府的支持。陕西宝鸡、湖南株洲、河南新郑发掘始祖文化,都是举全省之力。”黄克勇说,“只有这样,才能把神农故里建设成全球华人的老家。”令人欣慰的是,省、市对此高度重视。在基础建设上,为畅通通往炎帝故里的朝觐之路,总投资360万元对神农大道\(316国道镇区段\进行扩建改造工程。烈山风景区神农大道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规划及配套设施已不适应景区总体发展的需要,影响旅游观光、交通安全及商贸活动。到今年9月底,整个扩建改造工程竣工后,将大大提升景区旅游品位,成为景区旅客观光旅游的新亮点。而今年6月26日“华创会”期间,韩国商人经过多次实地踏访后,与随州市签订了打造随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协议,协议金额为5亿元。“一旦实施,将极大地改善目前景区的面貌,实现跨越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