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志愿者的到来,让库区孩子们乐开了怀。学生们几乎个个知道“彼不教,自勤苦”的意思。十年“星光”,十年爱心的流淌。体育老师张大川在教孩子们规范动作。库区孩子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荆楚网(湖北日报)(记者 张磊 通讯员刘紫荣董严军)依旧是惜别的拥抱,依旧是不舍的泪花,依旧是冒着热气的煮鸡蛋、金黄的玉米棒,25日,秭归县茅坪镇陈家坝小学,令人动容的一幕再现。
忘不了调皮的陈龙,忘不了发誓要给老师写信的韩鑫苗……离别与伤感相伴。这是华中师大“星光服务队”连续10年利用暑期时间义务支教库区小学,志愿者与库区孩子的故事,相续10年。
那声“喜欢”响彻山坳
“你想象不到,提起上课孩子们的兴奋劲。”志愿者方军说起自己的学生,一脸的激动。
志愿者的课堂上,小学生们可以了解火箭如何升天,可以弄懂癌细胞怎样进攻人类,枯燥的数学课打起了问题擂台赛,生涩的英语课响起了动听的歌。
志愿者大川永远忘不了那堂体育拓展课,当他问孩子们喜不喜欢这种新的体育课时,玩得气喘吁吁的孩子们竟异口同声——“喜欢!”“那声‘喜欢’真是响彻山坳。”大川笑着说。
一盏会“听”脚步声的灯
“我读小学的时候他们就来,挺熟悉挺亲切的。”当地一位“面的”司机说。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志愿者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带队的黄汉福书记谈起老百姓对志愿者的好,有些动容:“前几年吧,生活用水都是志愿者自己去山沟里打。教课备课搞得比较晚,打水的时候天都黑了。恰好山沟边住着一户人家,他在门口装了一盏灯。一听到我们的脚步声,他就把灯打开,等脚步声渐渐远了,又把灯关上。”一连几年,那盏灯就这样默默“听”着脚步声开关,直到学校通了自来水。
10年支教见证库区巨变
回忆起10年前,黄汉福感慨颇多,“记得第一次带队来这里支教的时候,秭归新县城才起了第一幢楼房。看看现在,高峡平湖,楼宇层叠,美不胜收啊。”
看得见的面貌在变,看不见的观念更是在变。“刚开始来,用高音喇叭叫了几天,稀稀拉拉来了20个学生。”黄汉福说。今年,志愿者们刚到陈家坝小学,村民们已经领着孩子来了。
10年了,重视教育的观念已经在库区人民脑中根深蒂固,这里走出了多少大学生已经没法统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