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撰文/靖思
你会乱花钱吗?相信习惯乱花钱的人肯定不止一个,尤其是女性,常常会心血来潮买一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回家。
如果你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一年之内除生活必需品之外,不买任何其它东西,会是怎么样一种情况?美国一位自由职业妇女朱迪思·莱恩就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年之后,她意识到什么才是她想要的正确生活以及她需要靠什么生活,她还写了一本颇有启发性的书与别人分享其心得。
一年里只“维持温饱”
你的购物爱好是什么?很多爱追赶时髦的女性都喜欢买衣服、鞋子、手袋和化妆品。鞋买得多主要是想变换一下款式,毕竟脚的尺码不会怎么改变;买衣服除了迎合身材的变化外,主要还是追求时尚;而买手袋则是为了和衣服、鞋子搭配,更不用说还要装一大堆化妆品。还有很多女性童心未泯,喜欢收集小玩意儿,比如文具等等。尽管有些已经是孩子的妈,经济上已无太多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钱,但她们每年还是会花钱给自己买一个浪漫可爱的日记本。有的女性还喜欢收集太阳眼镜、香水,喜欢以各种方式享受生活。也许她们的消费并不算奢侈,但总的来说,她们都承认自己算得上是购物狂。
很难想象,如果不花钱买这些东西,她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当见到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却要忍住不买,当想和朋友去看电影却要无聊地呆在家里看电视时,很多人一定无法忍受。也许很多人从有能力支配自己的金钱开始,就没试过不“乱花钱”。
然而,50岁的纽约社会评论家和作家朱迪思·莱恩就选择了这样做。在整整一年时间里,莱恩和她的伴侣抵制了所有额外消费的冲动,除了购买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外,没有其它任何消费支出。最后,莱恩还将自己这一年不同寻常的经历写成一本名叫《不要买:我一年不消费的经历》(NotBuyingIt,MyYear Without Shopping)的书。图:朱迪思·莱恩
刷爆卡痛下决心
莱恩在几年前的圣诞节前夕做出了这个疯狂的决定。当时她的信用卡已经透支到最大额度,她不得不翻出那张她珍藏已久的花旗银行借记卡,战战兢兢地将它派上用场。接下来的仅两个星期内,莱恩又花了里面的1000美元买了一棵圣诞装饰树和一条法国香皂。平常,这些东西在莱恩看来都很普通,可是在那一刻却让她充满了负罪感。在不知不觉中,莱恩决定尝试限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当莱恩在湿漉漉的雪天中将大包小包的过节用品驮回家、弄得自己狼狈不堪时,倍感疲累的她更是坚定了一个决心:不要再买了。
在英国人的印象里,美国到处是规模庞大的购物商场,人流涌动,美国人的嘴巴一刻也离不开油炸糖圈。然而那绝对不是莱恩的作为。莱恩不吃垃圾食品,她家没有一个储藏丰富的冰箱,更没有耗油厉害的SUV。
莱恩属于尊贵的中产阶级阶层,也就是那些热衷于在周末早晨去逛农家市场买昂贵奶酪,晚上和满座高朋正儿八经讨论中东问题的人。可是莱恩却少了这个阶层奢侈的消费观念。“我并不太重视拥有SUV这类的奢侈品,但这并不代表我对消费的要求不高。我不会买很多衣服,但我要买的衣服件件都是名牌。我喝的牛奶比一般的要贵,四美元一瓶。”然而,在一年时间里,莱恩和她的伴侣保罗只将消费限制在“维持温饱”上,尽管保罗一再强调“美酒也是生活必需品之一”。
莱恩在她的书中并没有给出直接明确的信息、建议和结论。她强调,人们如何对待购物没有好坏和对错之分。莱恩认为,美国是一个消费至上的社会,美国政府、尤其是现在的布什政府也极力鼓励美国人消费。就在“9·11”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当时的纽约市长鲁道夫·朱利安尼就站出来,鼓励纽约人“勇敢地去聚餐、去购物”,给恐怖分子们好看的。消费似乎成了美国人爱国的表现,而似乎消费也代表了美国人的性格之一。上图:《不要买:我一年不消费的经历》封面。
抑制物欲不现实
莱恩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没有任何物欲的人。只要人们存在于资本的世界里,就会有物质上的追求,只是物欲强烈与否的问题。
人的消费不仅是社会经济存在的条件之一,它更是个人自我表现的方式之一。比如,一个人去剧院看戏剧或舞蹈表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他的个人品位。消费是消除沉闷的好办法,如果不消费、不购物,生活将失去光彩。在那一年中,当莱恩面对索然无味的电视节目时,她总会有一种无助的感觉。由于当时她给自己的硬性规定是不能支出任何费用进行娱乐,莱恩只好冥思苦想其它的娱乐方式。莱恩承认:“消费能消除至少减轻沉闷。消费是保持希望的手段,它会让人渴望得到更多的幸福、更多的美丽、更多的快乐和更高的身份地位。”
俗话常说:物欲是个无底洞。就在莱恩的“禁欲”尝试进行到一半时间时,她曾想过要放弃。她在一家二手旧货店里只花了九美元就买了所有需要的东西,她第一次在家里做饭,而这些事情却让她感到难过至极。
喜欢购物往往被看做是一种“不良习惯”。在消费型商品社会里,商家就是要勾起消费者对产品的欲望。尽管莱恩已意识到过度消费的消极面,但她也不主张乌托邦式的“节欲”消费。在莱恩看来,消费过多和消费过少都不好,什么自制贺卡、自产蔬菜、喜欢淘二手旧货全都是冠冕堂皇。最荒谬的是,时尚界现在还很流行“邋遢风”,追随者特意打扮成衣衫褴褛的样子。莱恩在书中提到,她只花了10美元就加入了“简单生活志愿者运动”,一个标榜“节俭、生态觉醒和个人发展”的组织。这一组织主张人生病不用上医院,只需自己治疗,莱恩觉得啼笑皆非。
莱恩认为,人的天性就是不满足,人永远不断追求知识和快乐。其实,多年来,欲望已经被提升为一种高尚的艺术境界。现代主义也通过物质去表达平等和幸福。正如莱恩的朋友、文化批评家埃伦·威利斯所认为的那样,很多现代人都有“赚来就花掉”的思想。人们往往发现自己没钱进行健康护理、没钱支付养老保险、没钱买房子、没钱休闲放松……假如我们无法得到我们需要的东西,那我们干脆就把钱花在我们想买的东西身上吧。上图:假如没有消费的欲望,人活得下去吗?邝飚/绘
趣味调查及数据
普通英国人的“必需奢侈品”
发型设计。“可能很多人觉得发型无关紧要,但它对于塑造我的形象很重要,因此我相当重视。”阿利格拉·希克斯(设计师)
收音机。“可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我已经离不开收音机了,虽然连我自己也不明白我为何这样。”马修·平森特(运动员)
出租车。“我的工作时间很紧,打的时我可以阅读写字,但如果坐地铁的话就根本做不到。”琼·贝克韦尔(作家、广播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