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热播的时候,当时正在北京学习的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崔波打电话要求市委办公厅给银川企业老板赠送《乔家大院》影碟。这是笔者首次听说银川市给企业负责人大范围赠送非政策性读本或光碟。
这一行为表象是赠送,意在让老板们学习“节俭勤奋、明理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晋商精神。 而背后蕴含的真实含义应当是:创造条件,培养地区企业家队伍。因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我们相对不足,特别是这方面的拔尖人才尤为缺乏。
其实,企业家就是一种生产力。拥有了一批高素质、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就意味着企业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的可能性更强,同时也预示着一个地区经济活动更加合理、更加活跃有了一个支撑点。
就银川市而言,目前市委、市政府极为重视企业的发展,“兴工强市”和加快非公经济发展已经被提升到战略高度,与此相适应,也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优化创业环境和发展环境。
但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位温州来银创业的工业企业负责人曾经告诉记者,在创业发展方面,银川与温州的最大区别在于:一个是政府在前面拉,一个是企业主动往前冲,也就是创业发展的主动方不同。
不容置疑,市场经济的直接竞争主体应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企业的决策与战略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市场发展前景,决定着企业的成败。而决策与战略的制定者往往是企业中的一个人、一个团队,或是专事企业战略制定的咨询管理集团。依据这一事实,便可以作如下推理:如果一个地区拥有一批成熟的企业家队伍,便会加重企业成功的砝码,容易形成实力强劲的企业群,最终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当然,政府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依然不可以轻视,这只无形的手决定着有形市场的整体走势,这是企业所无法抗拒的。
看一下我们的邻居内蒙古自治区,牛根生、潘刚等几位管理市场上的活跃分子,不仅使得所在企业如日中天,更激活了一个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他们,以及他们的企业应当称为内蒙古管理人才的孵化器。
就本人所知,银川不乏优秀管理人才,他们中的一些人可以为了个人产业的发展,自掏腰包上北大,进清华,求学中欧国际……但毕竟时间有限,而且管理学习的最好课堂便是市场,便是经常与“高手”切磋。银川市向企业家赠送影碟的行为,实质上是提供一种教材。如果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像重视招商引资一样,关注企业家队伍的培养,相信银川经济发展的步伐会更快、更稳、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