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记者 韦晔金陵晚报报道“有毒吗?”“水母能听到我们说话吗?”“水母吃不吃蚂蚁?”动物世界栏目暑假亲近之旅第二站:水母课堂昨日在海底世界开讲!这是继4位幸运小读者潜入“海底”与鲨鱼、海龟亲密接触后,本栏目提供的又一次免费体验。 主讲专家、水族馆技术主管邓月华带着海月水母刚走进教室,幸运小读者就围着他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
海月水母有毒吗
“像伞!一张一合的,但多了好多伞把啊。”张锴铭小朋友才上一年级,但回答问题却最踊跃。“2003年海底世界的专家在国内首次人工繁殖出海月水母,这项技术是目前我们最重要的科研成果。”邓月华指着烧杯里4个月大的海月水母告诉大家,水母漂浮在海里,身体呈透明伞状,边沿有多条触手及八个感觉器。水母的腹部有张“嘴”,周围有四条口腕。“看到水母触手上的小尖儿了吗?遇到刺激时就会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让它麻醉。”“你们听说过吗,水母常对游客造成伤害。一般来说只有海龟和太阳鱼能平安穿过水母群,知道为什么吗,它们皮很厚。”听到这儿小读者不约而同地问道,“我们回家养水母会受伤吗?”看着孩子们惊恐的表情,邓月华笑着解释说,“一般来说不会的,水母的毒素主要来自自然界,但海底世界的海月水母都是人工繁殖的,几乎没有毒素,但千万不能吃。”他告诉小读者,我们常吃的海蜇是根口水母的一种,营养非常丰富。
“胃”变红说明饱了
最近的高温天气对水母的生长非常有利,但水母生活在海洋中,海水如何配制呢?邓月华给出最简单的方法:500毫升的自来水在通风处晾4至8小时后灌入矿泉水瓶,把2瓶盖的盐倒入瓶中,让盐充分溶解,最简单的人工海水就配好了。怎么喂养?“它们吃丰年虫和轮虫的活体,大家在水族店能买到,但一定要活的。大概10分钟左右,你们会发现‘伞’下的胃囊变成红褐色,这就说明它们吃饱了。”邓月华提醒说,“喂饱后半小时内就得换水,否则水母释放出来的毒素还会把自己毒死。”“我能把它像鱼一样捞出来换水吗?”戴亦乐小读者歪着脑袋问。“千万别这样,水母不能接触空气,只要找一只软管把大部分水吸掉,用虹吸原理再把新鲜的人工海水补充进去就可以了。”邓月华说,食物每两三天喂一次就可以了,“饭后换水”前就得把海水准备好。
水母其实没有死
孩子们听了邓月华的介绍,都长舒了一口气,原来水母挺好养。但专家却说,海月水母养殖其实很有难度,课堂上介绍的每个细节听起来简单,却都让专家摸索了半年多。比如海月水母对水温要求很高,过冷过热都不行,繁殖时对酸碱度也有很苛刻的要求,它们“随波逐流”,水流快不得也慢不得。如果小朋友发现水母躺在水底不动弹了,千万别以为它死了,只要轻轻摇摇容器,它又能轻盈地游动起来了。“海月水母幼体到半成年是无性繁殖,通过自身分裂产生新的个体,但到成年后又回归有性繁殖,所以人工繁殖技术上难点很多,即使繁殖出来存活率也较难保证。”邓月华在课上透露,今天送给大家的小水母都是海底世界最初引进的20只海月水母繁殖的后代。“海月水母在科学的饲养下寿命一般在一至两年,如果当初没有攻克人工繁殖的难关,就得频繁地从国外引进,展出成本相当高,也没有能力免费送给小读者了。”邓月华介绍说。水母课堂结束前,每位幸运读者获赠一只小水母并在动物世界记者的带领下参观水族馆,他们走到水母展厅时都好奇地指认刚刚在课堂上见过的海月水母,“我养的水母能长这么大吗?”黄博一小朋友喃喃自语。这正是动物世界栏目暑假亲近之旅带给孩子们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