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昨天,记者踏进市交通局局长、市交通战备办公室主任庞顺根的办公室,发现里面的布置别具一格。在办公室醒目处,摆放着一个写有“威震四方”的炮弹模型;在他的书橱里,摆设着自己“‘十五’全国交通战备先进个人”的奖牌,还有一张他身着迷彩服和部队战士的合影;在他的办公桌上,还有两个战斗机模型……他是交通局长,却和部队有着不解之缘。 江苏省军区司令员陈一远亲切地称他为“拥军局长”。前不久,庞顺根刚被评为全国交通战备工作先进个人,受到了国家交通战备办公室的通报表彰。是什么让他与部队官兵结下了如此深厚的友谊?又是什么让部队官兵对他交口称赞?“八一”前夕,我们走近庞顺根,走进市交通局和驻宁部队,了解他的拥军先进事迹。
建设拥军,南京交通修建军民“连心路”
庞顺根的办公室墙壁上有一幅“南京交通图”,他自己用笔在上面勾画出了目前的规划道路和在建道路,还特别注明了驻宁部队所在方位。“这是我的‘战略地图’。”庞顺根笑着说,10年来,他一直在“指挥作战”。1996年,庞顺根上任后第一次参加局党委会,就给自己立下“军令状”:南京交通要在全国、全省创一流,国防军事交通和战备道路建设绝不滞后。在任期内不把交通战备搞上去,就是平庸和失职。截至今年,庞顺根任市交通局局长刚好满10年。市交通战备办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在他任职期间,市交通局共组织资金1.9亿元,用于修建部队门前道路及省际断头路,建成战备道路302公里。南京东郊的南京军区临汾旅是中国南方唯一的对外开放部队,先后接待过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事和民间代表团,被誉为“中国陆军的窗口”。而临汾旅靶场前的麒东路是进入营房的唯一通道。“以前我们戏称这条路为‘DISCO’路。”临汾旅士官方勇说,2003年以前,麒东路因长期被重型车辆碾压,变得坑坑洼洼,车辆经过时一颠一颠的,里面乘员像在跳DISCO,不仅出行不便,也影响了中国军队的对外形象。庞顺根知道情况后,先后多次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决定:派一流的队伍,用最快的速度,将麒东路建成最佳质量的麒东大道。
在建设过程中,经庞顺根提议,市交通局班子又决定追加投资30万元,在道路两侧种植了8250多棵雪松、紫薇、黄杨等植物。庞顺根说,修建麒东路共花费1300万元,当时的资金压力非常大。为此,他多次到交通部、省交通厅“跑资金”,不足之处又多方筹措,终于顺利完成麒东路改建。道路建成后,时任南京军区副政委的李继松称赞说,庞顺根思想境界高、工作标准高、拥军热情高。这条路目前已被命名为“拥军大道”。10年来,南京交通共为省军区舟桥旅、省军区预备役高炮师、南京炮兵学院等单位修建了31条门前进出道路,为部队物资和兵员运输提供了重要的道路保障。服务拥军,为官兵架设“绿色通道”庞顺根多次在会议上要求,交通是服务行业,拥军工作要体现在服务岗位上,要为官兵架设“绿色通道”,以交通系统的独有特色响应市政府争创第六届“全国双拥城市”的号召。他是这么说了,也是这么做了。目前,全市八大公路客运站都设有军人优先上车通道、专用售票窗口、专用咨询服务台和专用休息区。每逢节假日,车站都会主动与部队院校联系,提供上门售票服务。“庞顺根身上‘兵味十足’,对待拥军工作雷厉风行。”这是南京警备区司令员张枫的评价。2004年的一天,市交通局接到紧急通知,为做好射阳高炮实弹射击演习保障工作,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江宁天秣线方山段6公里长的厚沥青摊铺任务。最终,庞顺根紧急调动建设力量,通过三天三夜不间断工作完成了任务。2003年12月,南京军区和省战备办开展新造民船贯彻军事要求试点工作。当时恰逢板桥汽渡管理处申请添置新船——“板渡×号”,庞顺根当即和其他局党委成员商量,提出将“板渡×号”作为试点,建成一条民用兼战备船。他的想法得到了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的肯定。短短一年时间,可装载150吨重平板军车或坦克,可原地360度调转方向,主要性能参数达到军事要求的“板渡×号”投入使用,增添了一条过江战备通道。试点工作获得了南京军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文化拥军,军民交流鱼水情深
“我们的领导班子就体现了军警民紧密结合。”庞顺根说,在现有9个副局级以上领导成员中,党委书记刘少青当过警察,副局长蔡陆军和助理巡视员迟陆军是军转干部,而他自己还兼任江苏省高炮预备役师副参谋长,在拥军问题上一直齐心合力。今年5月20日,庞顺根亲自带队,将500册图书送到了临汾旅的基层连队。在他的带动下,板桥汽渡管理处、江宁区交通局、长江南京航道局等10家单位也积极参与,共投资10万余元,购买图书5000册,先后为驻宁部队援建了10个图书室。板桥汽渡管理处是受中央文明办、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中宣部、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的全国精神文明军民共建先进单位,他们常年坚持军民共建,与部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每到年底,国际关系学院的战士临近退伍前,都会主动要求到板桥汽渡再站最后一班岗;每到这个时候,庞顺根总是想尽办法抽空来为战士们举行一次隆重而简朴的欢送会;每次临别前,双方都是依依不舍,热泪长流,战士们都会向他们的“亲人”一一敬礼……目前,南京交通系统已有18个单位与部队建立双拥共建关系。
亲情拥军,退伍转业军人融入交通大家庭
10年拥军路,10年拥军情。10年来,市交通系统共安置转业干部、复员军人820人,对上级下达的安置任务没有打过一次折扣。现有市交通局的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就有35名是转业军人。提起庞顺根,很多人都饱含深情。“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处长丛培建说,1997年,他从南京军区司令部通讯处转业时,心情很复杂,担心自己会不适应地方环境。没想到市交通局领导对转业军人一视同仁,搭建了一个非常公平的竞争平台,对他进行了解后,任命他为市运管处副处长。2000年,经公开竞聘,又被提拔为市运管处处长。2003年的一天,一个陌生人敲开了庞顺根的办公室大门,自我介绍说,他是原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现已和其他几个学校合并为解放军理工大学)的副团级军官,名叫高登山,想转业到市交通局工作。庞顺根在仔细看完他的自荐材料,了解他对工程情况比较了解后,将他接受下来,安排到了南京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工作。现在,高登山已经是该单位的办公室主任。每年要求进交通系统工作的人很多,安置就业的压力也特别大。“我们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多替他们想想。”每到这个时候,庞顺根总是说,军人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军队和国防事业,现在到了“二次就业”的时候,大家有责任帮助他们。而且军转干部自身能干、肯干,在交通建设、行业管理等工作中努力发挥自身的特长,这些年为交通系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很感谢部队为交通系统培养了人才。南京日报记者 黄伟清 通讯员 丁爱民 吴胜华 实习生 周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