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
A 沪深股市再现大跌走势
昨日,在新股扩容高速推进的背景下,两市全天几乎陷入一边倒的下跌走势,至收盘两市均破位大跌。昨日上海综合指数开盘1659.54点,最高1659.54点,最低1611.16点,收盘1612.73点,下跌49.30点,跌幅为2.97%,成交195.59亿元;深圳成份指数开盘4068.51点,最高4068.51点,最低3936.75点,收盘3946.90点,下跌133.72点,跌幅为3.28%,成交112.40亿元。 从盘面观察,昨日市场呈现普跌格局,两市1185正常交易的A股中,上涨股票不到100只,跌幅在8%以上的股票超过100只,500多只股票跌幅超过5%,整个市场一片萧条。权重股带头杀跌,中行跌2.61%,中石化跌1.53%,G招行跌1.08%,G宝钢跌1.46%,G联通跌1.75%,G长电跌2.83%,G万科A跌4.48%。昨日上市的保利地产,盘中最高涨至21元,涨幅达51%;最终收于20.21元,上涨44.87%。对于昨日的下跌,东海证券南京营业部业务总监李华认为,原因在于资金面的压力:国航A股上市的获批表明新股发行步伐依然很快,而目前已经明确将发行新股的“大家伙”还有:中国工商银行A股计划年内上市,预计融资超过1800亿人民币;广深铁路计划年内发行A股,集资额有可能超过100亿元。除了首发新股,后期市场还需面对大量的定向增发、“小非”减持等压力。这让市场资金面不堪重负,并促使二级市场资金进一步流向一级市场。对于后市的去向,李华认为,在资金面压力得到缓解之前,市场难有好的表现。他期待后期市场在资金扩容,如进一步加快审批和扩大QFII额度等方面能有大的进展。北京首放则认为,由于中期调整格局确立,相当数量的资金开始流出股票市场,投资者应降低股票仓位,保持在50%之下甚至更低,同时还可以关注有增量资金流入的热点,比如与大盘具有跷跷板效应的认沽权证板块短中线可能存在机会。南京日报记者 唐戢
B私募基金打起退堂鼓“目前的大盘已经负重不堪了,我认为已经可以撤离股市,休战一段时间再说,调整目标先看1550点左右。”某私募基金总管丁毅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观点十分鲜明。“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剔除中行带动指数的因素,大盘是逐波下探的。许多指标也明显顶背离。”丁毅民说,在六七月的操作中他的仓位始终没有超过30%,最近更已经降到10%以内。而三分之二以上的资金,都在积极地摇号申购新股。丁毅民表示:“大盘量能总体越来越低,个股出货也非常困难,大单挂高几分钱往往一时半刻都没有人接盘,或者要分成许多笔成交。这反映了大盘目前确实已经比较羸弱,主动性买盘越来越少。大资金对于盘口的这种感觉是散户体会不到的。”丁毅民认为,现在尤其要谨防两类股票。一类是当天拉涨停板第二、三天就转头向下套牢短线客的,典型的如最近沪市的中铅股份。这类假突破的股票最近特别多,也从侧面反映了场内主力的心虚状态,对参与各方的心态也是一种打击。还有一类就是垃圾股,肯定要跌回原形的。垃圾股行情出现往往预示着一轮升势进入尾声,这次也不例外。特约记者 蔡臻欣
C证券公司减仓迹象明显已披露的47家券商2006年半年报显示,在上证综指涨幅超过50%的情况下,不少券商自营股票市值并未出现相应增长,反而有所减少,减仓迹象较为明显。据统计,2005年末到2006年6月底,上证指数从1091涨到1679点,涨幅达53%,然而,46家券商的自营股票规模仅从160.21亿元增至162.30亿元,几乎没有增长。考虑到上半年券商自营规模的峰值应出现在行情强劲上涨阶段的四五月份,与年初相比几乎没有增长的半年报自营股票规模说明,券商在近期进行了大规模的减仓。具体来看,21家券商的自营股票规模出现减少。其中,中银国际、中信万通、华林、东吴、长江巴黎百富勤和新时代6家券商自营股票规模降幅为100%,另外,还有6家券商降幅远远超过50%,其中:中金公司(98.52%)、国海(86.52%)、民生(99.38%)、金信(73%)、东北(81.52%)和申银万国(80%)。16家券商自营股票规模出现明显增长,其中大通证券出现爆发式增长,以58941.12%的增幅高居榜首,令人咋舌。究其原因,是由其基数太小所致。2005年末,其自营股票规模仅有5.41万元。德邦证券以接近10倍的增长势头名列第二。特约记者周琰
D八成基金经理计划增仓昨日发布的一份基金经理调查报告显示,88%的基金经理认为12个月后的中国股市仍将上升,但认为将大幅上升的人数比5月份减少了两成,显示基金经理对于后市上升空间的预期已降低。调查显示,51%的基金经理认为股市目前估值合理,认为低估的人数略高于认为高估的人数,但与3月份相比,认为高估的人数上升了14个百分点,认为低估的人数则下降了25个百分点。有88%的基金经理认为12个月后的股市仍将上升,但其中认为将大幅上升的人数比5月份减少了19个百分点,至38%,认为将轻微上升的增加17个百分点,至50%,认为将下跌的仅占6%。81%的基金经理计划未来3个月增加或保持当前的股票持仓,但增持净值比3月份下降12个百分点。在策略选择上,58%的基金经理更倾向于防御型产业。74%的基金经理乐意投资有高成长背景的股票,只有26%的基金经理愿意选择低估值的股票。能源、公用事业和金融行业已连续6个月被基金经理判断为低估行业;科技、零售和日用消费品则被基金经理认为高估。特约记者 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