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础是谁?靳础是一个农民。
日历往前翻,靳础又是一个军人。而且是一个副团职的干部。
一个副团职军官与一个农民是如何划起等号的?这里面藏着很多故事。
7月21日上午,我们走进了靳础的农庄。
天气炎热,但走进靳础的农庄,我们还是感觉到一丝凉意。成片的树苗,叶儿发亮,风吹作响;满眼的花木,五彩纷陈,十分养眼。靳础就站在门口迎候我们。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上,绽满了憨厚的微笑。
选择当了农民,
是因为看准了一条路
虽然“好汉不提当年勇”,可靳础确实是位十足的好汉。
他1981年10月从金寨县应征入伍,从战士到班长,1983年又考入南京步兵学校,1985年毕业走上合肥炮兵学院讲台,一步一步,写满了勤奋与艰辛。尤其是执教的18年中,他有四项研究成果在全军获奖。他是第8代《队列条令》修订人之一,他的名字被《军校名人录》、《中国专家大词典》收录。
就是这样一位军营好汉,2002年,他也面临了转业的人生抉择。
是等待国家分配?还是自主择业?
靳础再次显露了英雄本色!他决定到长丰县建设生态农业园,当一个地地道道的现代农民。
靳础的选择并不是盲目的,更不是一时的冲动。翻开靳础的日记,近二十余万字的心得体会和生活感言,记录着一个新型农民的心路历程和创业轨迹。
“农业企业是一种新型的组织经营形式,绝不能穿新衣走老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根本原则。”
“05至08年是我国农产品进入WTO的过渡期,也是中国农业的转型期,农业必将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转型期的四五年内,机遇与挑战并存。”
“农业是一个线长利薄、前期投入大见效慢的项目,需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农业项目最好是长短结合。”
……
这一系列真知灼见表明,靳础的选择确实是看准了一条路。
2002年10月1日,靳础在长丰县三十头乡四十头村租赁了300亩地,全面规划,盖起了蔬菜大棚,挖掘了养殖鱼塘,种起了花卉苗木,认认真真地干起了生态农业。
到了12月,为了使农业早日与市场接轨,靳础又成立了安徽绿之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他除了忙于生态园的各项事务外,还马不停蹄地去了山东、浙江、陕西,考查当地的生态农业。
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靳础便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小有收获。2004年,他出任安徽省花卉协合理事。2005年,他在中国苗木花卉交易会上荣获“突出贡献奖”。今年3月,他通过了合肥市专家评审组的农业技术高级职称认定;4月,代表安徽省转业自主择业人员参加全国转业军官论坛;7月初,被省里授予农业创业带头人称号。
在生态农业之路上,靳础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如今,靳础的农庄已持续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结构基本完成,建有生态温室、标准钢架大棚60多座;林地生态养殖与水面立体养殖50多亩;培植红叶石楠、黄金枫、多花紫藤等名贵苗木50万株;形成培种养殖生态循环,花卉苗木“双百特色”格局,被合肥市政务区指定为草花代培生产基地,周年草花生产供应能力可达百万盆。
既然当了农民,就该为新农村建设尽义务
靳础在农村创业,心中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党员,没有忘记自己的义务。在农庄步入正轨后,他开始琢磨怎样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俗称“993861部队”。这些农民还在沿用着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一年忙到头,没有几个收入。农庄建立后,靳础大量吸收这部分群体进入园区工作,员工们说:“在农庄上班不仅能照顾家,还能学到技术、挣到票子。”村干部反映,农庄周边的村民组“打牌的没了,闹事的少了,民风变好了。”近三年时间里,靳础向周边村民支付务工费约50万元,促进了农民增收。
基于对农业现状的了解,靳础把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的基点,定格在农庄产业项目分流,带动农户分支,形成集团化运营模式。他提出了“挂账提供树苗让村民栽种,统一组织技术管理和销售,售后按比例分成”的办法。由于起动前期不需要资金,要求栽树的农户越来越多,已有近百户村民与农庄签订了苗木栽种协议。
村民吴尚德是个头脑机灵的小伙,原本也和其他人一样在外打工,看到靳老板的产业一天天壮大,他便辞了城里的工作,主动到农庄里帮靳础干活。在靳础帮助下,小吴也在自家田里种植了2亩木本红枫。这件事被小吴爷爷知道后,大骂他是“败家子”,一气之下赶到地里拔掉一半种苗。一年以后,令老人意想不到的是,剩下的一亩种苗被靳础的农庄回收,净赚了3000多元。尽管老人为自己拔掉的损失感到懊悔,但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惊喜。
效益的回报,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在靳础的指导下,吴尚德和窦长荣等13户农民引进了农庄的立体循环农业生态理念,开发出家庭田园小型产业,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构建成循环生态链,重点进行“绿色”和“有机”种植养殖,通过两年多的运营,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这为带动农户致富提供了样板。
虽然当了农民,
但一样拥有幸福生活
长年劳作在园区,风吹日晒,日复一日,靳础的脸黑了,身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肩上和手上的老茧越来越厚。他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脸上时常布满幸福的微笑。
看着靳础开着拖拉机穿梭在大街小巷,听着他底气十足的叫卖声,在电信部门工作的表弟张二维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表哥的行为。
有一次,他找到表哥,想好好理论一番。“你说说,一个副团职军官,干点啥不好,非得去当农民?风里来雨里去能挣几吊钱?干上了也就罢了,你还满大街地吆喝,你这个老板当得有啥意思,我脸上都无光……”
“你的观点我不同意。难道农民就比你矮三分?人和人都是平等的,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靳础据理力争。
没过几天发生了一件事儿,让张二维彻底地改变了对表哥的看法。
这天,像往常一样,靳础早早地赶到合肥市委宿舍区前销售西瓜。这时一个人走上前来说:“同志,我是黄同文副书记的秘书,请您到办公室去一下。”
原来,在市委宿舍居住的合肥市委副书记黄同文听说小区有个卖瓜的副团职军官,就对他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办公室里,经过一番详细交谈,黄副书记了解了靳础的情况,当即打电话找来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大家说:“靳础同志是炮兵学院副团职军官,他讲政治,顾大局,体谅国家安置困难,自主择业在长丰县搞起了农业生态循环企业,我们职能部门应该多多关心、扶持他。”没过多长时间,黄同文又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对靳础的农庄进行了实地考察。
市领导与农民交朋友的事传到表弟张二维耳边后,他受到很大触动。打那以后,他一有时间都要带上家人到农庄参加劳动,和表哥一道上市卖菜,一道下田积肥,还四处搜索生态农业发展行情。
热爱生活的靳础,用智慧和双手创造着幸福和快乐。清晨,他喜欢漫步在林阴下,欣赏第一缕阳光勾绘的田园美景。傍晚,他端坐在池塘边,和着泥土的芳香拉响胡琴为水面起舞的鱼儿伴奏。这就是享受幸福的靳础,他真实地体验着当一位现代农民的感觉。
编后
这篇通讯写的是合肥炮兵学院副团职军官靳础为减轻国家安置困难,主动要求自主择业,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事迹。靳础是成功的,但他和众多创业者一样,也遇到过诸多困难,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言而喻。但靳础的成功在于他战胜了自我,平衡了心态,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他领会到荣辱得失的要义和自我价值的存在。
靳础创业的基础来源于25年军旅生涯的积淀。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发扬军队这个大熔炉所锻造出来的优良作风,树立不怕失败的勇气,就能不断激发创业热情,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能有所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