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堂”争议进入白热化状态 家长欲起诉上海教委索“在家教育权”
争执双方为何都拿义务教育法作依据
新闻快读
对“孟母堂”事件的争论目前已达到高潮,学生家长表示将起诉上海市教委讨要“在家教育权”。
“孟母堂”是上海市一些志同道合的家长成立的全日制私塾,在12名孩子身上实验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教育形式。教学内容以诵读经书为主。上海市教委认为其未获得办学许可,而且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属违法办学,对其紧急叫停。而“孟母堂”的创始人和学生家长坚持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没有违背义务教育法。
有趣的是,在这场争执中,无论是上海市教委,还是“孟母堂“和家长,都拿出义务教育法作为自己的依据。孰是孰非?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教育专家和法律专家细致解剖叫停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
争执之源
长期忽视义务教育目标任务的宣传
应试教育导致法律未得到很好实施
法制网通讯员 刘陶
7月31日,一度成为热门话题的上海市“现代私塾”———“孟母堂”的学生家长发表声明,表示“将在9月1日前,以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分别起诉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和上海市教委”。
“孟母堂”是上海市一些志同道合的家长成立的全日制私塾,在12名孩子身上实验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教育形式。教学内容以诵读经书为主。
近日,“孟母堂”被上海市教委正式定性为未获得办学许可,属违法办学,紧急叫停。
在学生家长发表的声明中,对上海市教委的处理意见提出了针锋相对的反驳:“我们只是家庭自主学习的形式,不属于国家所规定的办学形式,并非什么教育机构,所以无须向有关部门申请办学。”
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关注
争论缘起于半个多月前媒体的报道。
媒体调查发现,在上海市郊区有一家全日制私塾。私塾学童以诵读孔孟经书为主。
私塾的创办人吕丽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只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以自己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9岁的金石真是最早来“孟母堂”接受教育的孩子之一。“学校里教的,浪费时间又没意思,都是一些基础的东西,一篇课文,学校一教就是几个星期。”金石真说,在“孟母堂”,自己的进步很快,“四个月就已经背完《易经》了,英文版的《仲夏夜之梦》也差不多了。”
金石真的老师邱伟治说,金石真和他的小同学们一天24小时都被父母全托在“孟母堂”里,在这里,除了上课,早上会有早锻炼,下课后有休息和娱乐。
在“孟母堂“的“教学规划”中,“不求甚解,只求熟读背诵”也正是其明文规定的“教学原则”。吕丽委对此的解释是,“不求甚解”的模仿记忆是儿童的天性,“理解则是未来一生的实践”。
吕丽委透露,等孩子基本读完了经典名著以后,便会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讲解,“讲解不会是系统的,但当学生将这些经典熟记于心之后,相信这些讲解将是醍醐灌顶的”。
“孟母堂”对于学生的考核也主要是以背诵经书为主。“我们把经书分成很多的小段,孩子开始小段背诵,慢慢增加,最后孩子基本都可以把全书背出来了。”老师说。
目前,专职在“孟母堂”负责“全日制”教学的老师有4名。吕丽委说,老师都是来自正规学校,“都有教师资格证书”。其中两名同时也是学生家长。
教育部门调查后紧急叫停
实际上,“孟母堂”在去年9月就已成立,但直到本月初上海市媒体报道之后,才为世人所知。
媒体报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7月14日,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4名工作人员来到“孟母堂”,首次对其进行实地调查。
在调查的现场,该科工作人员娄荣辉接受采访时称,“孟母堂”目前的教育方式“已经超出普通家长对于子女的‘家庭式’教育的范畴,有违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也不具备社会力量办学的资格,目前的形式并不合法”。
该科科长杨桂龙认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国家有明文的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招收民办中小学生必须在资金、校舍硬件、师资软件和学生人数上达到政府的规定要求,“以现在‘孟母堂’的情况和教授学生的知识内容来看,都无法符合要求”。
7月17日,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下发的告知单指出,“孟母堂”属非法教育机构,从事的是非法教育活动,应立即停止非法行为。随后,上海市教委7月24日对外发表意见称,该学堂未提交任何办学申请材料办理申请,更未获得办学许可,未按规定把子女送到经国家批准的教育机构接受义务教育,属违法行为。
双方都拿义务教育法作依据
事情到此似乎应该告一段落。然而,“孟母堂”的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舆论对市教委紧急叫停做法的激烈争论却持续升温。
7月17日,同为学生家长的周昌鸿和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博士顾瑞荣,在网站上发表题为《“孟母堂”违背义务教育法吗?》的文章。文中称:“‘孟母堂’不是办学,只是现代在家学习或在家教育的一种方式。既然不是办学,也就无所谓违规和违法。显然‘孟母堂’这种形式,不适合用‘社会力量办学’的有关规定来框定它。”
吕丽委也认为,“孟母堂”并没有违背国家的义务教育方针,因为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完全达到了义务教育的要求。当然,由于初创,“孟母堂”的确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她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更多的发展空间。
在“孟母堂”全体家长发表的声明中,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教育部门的告知书和公开发言,无法律依据”。
有趣的是,通篇声明中,家长们证明“孟母堂”无辜时引用最多的法规,和市教委紧急叫停的依据一样,都是义务教育法。
家长声明指出,义务教育法并未规定适龄儿童必须在教育部门认可的教育机构就读,也未规定不允许在家教育。所以,家长们送自己的孩子进“孟母堂”不违法。
而针对市教委对“读经教育”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认定,以及不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等认定,家长们坚持认为,“孟母堂”的“读经教育”符合儿童的天性,符合教育原理。它不仅仅包括国学教育,还可以延伸至基础教育的方方面面。它有助于优秀民族文化精神的培养和传承,其目标和方向完全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因此,“读经并没有违背义务教育法的精神,而是能更快、更好地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家长们还认为,在“孟母堂”学习的儿童中,包含学龄前儿童、因特殊原因不能上学的儿童和外籍儿童。这符合义务教育法中对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可以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规定。
吕丽委说,义务教育法制定的目的,是要保证适龄儿童都有书读。但现在不是家长不让子女读书的问题,是家长想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在现行模式下得不到满足,所以被迫组织起来“自救”,这没有违反义务教育法。
长期忽视义务教育目标的宣传
紧急叫停的法律依据是义务教育法,而被叫停方证明自己没有违法的依据也是义务教育法,孰是孰非?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方面是许多人对义务教育的任务并不是十分了解,另一方面就是国内在实施义务教育方面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专家指出。
上海市一家电视台的调查验证了专家的分析。在调查中,51%的家长对“孟母堂”的教育方式表示赞成。
一些学生家长认为,“家长是其子女天然的监护者,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任何人比父母更关心自己的子女,更了解自己子女对于教育的需求。因此,家长自然有权安排子女的教育”。
还有家长指出,“正是因为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的垄断,让现有义务教育体系走上了应试教育的独木桥,忽略了家长的需求,忽略了教育所应承担的文化责任。应该反思的是,这个义务教育体系是否充分满足了家长对合理的、好的教育之渴望?”
教育专家对家长的质疑表示认同,但专家同时指出,应试教育的出现确实与有关部门的指导思想有关,但这并不是义务教育法律本身的问题。义务教育要实现的是“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义务教育在实施中走向应试教育,就是忽视人的个性全面发展,这是中国教育最值得反省的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义务教育法的宣传重点都放在收费和资源均衡上,忽视了义务教育目标的宣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说,实际上,义务教育法第一条就明确这个目标:“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孟母堂’事件,正是这种忽视所导致的集中爆发。”
这位教育界人士说,现代私塾的出现从另一个角度触动了今天的义务教育,这种触动不会动摇义务教育,而是要反省几十年来义务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让义务教育更健康地发展。不是义务教育法的过错,而是执行这部法律的有关部门应当深刻反思。
对于“孟母堂”是否违背义务教育法这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奇表示了明确的态度,“用‘孟母堂’式的家庭自主学习代替义务教育肯定是不合法的”。
李奇认为,“孟母堂”教孩子一些国学,本身并不是不可以,这也是教学多元化的要求。多元化本身是很好的思路,但是教学多元化应该作为义务教育的有益补充,而不应该替代义务教育。如果“孟母堂”要办下去,必须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法和上海市的有关规定,经过教育部门对办学条件、师资、设备、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考核批准后,颁发办学许可证才行。
是否会对各地私塾造成冲击
实际上,“孟母堂”并非全国首家,在兰州、厦门、广州等地均有类似的全日制私塾。但因为这种方式并未取得合法身份,目前各家私塾均以低调行事。“孟母堂”在上海市被叫停之事,对各地私塾会产生什么影响?他们的命运走向如何?
甘肃省兰州市大方经典私塾的梁校长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海市“孟母堂”取缔与否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他对此没有什么看法,还会坚持自己的办学思路。虽然学校只有十几个学生,但是受到了学生家长的推崇,如果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会选择办一所私立学校。
梁校长承认,大方经典私塾还没有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还不具备小学的办学资格,但现在依然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家长选择这种教育子女的方式。
兰州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则称,上海市虽然取缔了私塾,但兰州市教育局还没有取缔兰州市的私塾,教育局也没有接到学生家长反映私塾不好的意见。如果大方经典私塾确定继续办学,那么就需要向教育部门申请社会力量办学资格。(责任编辑:徐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