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东北大学教授邱竹贤院士刚刚与助手们翻译完专著《铝电解》一书还散发着墨香,7月28日,他安详地闭上了双眼,走完了86年的人生旅程。
邱竹贤是我国著名冶金教育学家、有色金属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被誉为“中国铝材之父”。 1921年4月12日,邱竹贤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县,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矿冶系。曾先后在四川电化冶炼厂、台湾高雄铝厂任铝电解技术员、工程师。新中国诞生后,他毅然来到东北,在抚顺铝厂工作。1955年他来到原东北工学院任教,1981年被聘为首批博士生导师,先后当选为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挪威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铝工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铝工业的一代宗师。他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电解铝厂———抚顺铝厂的建设,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块铝锭;参与了新中国第一批铝工业技术骨干的培训工作,开创了新中国铝冶金教育的先河;在东北大学建立起新中国第一个有色金属冶金学科;上世纪80年代又创建了我国第一批有色金属冶金博士点。
邱竹贤院士为世界熔盐电解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发现了熔盐电解电极界面现象的基本规律,丰富了熔盐电解理论。他所研究的添加氟化镁等创新技术,为我国铝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自然科学三等奖及省部级奖励共10次,出版专著12部,译著8部,发表论文300多篇。(田丹、刘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