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崛起的新唐山》
总制片人:梁建增 孙克文
制片人:张洁
编导:李冰 陈新红 仲伟宁 刘卫东 韩辉 赵永勤
摄像:王晓鹏 王忠新 刘军辉 史新明
录音:呼和
非线编辑:刘涛
助编:邹蕖 袁卿 黄慧 王萌萌
解说:姚宇军
责编:郑刚 宋薇
合成:吕钢
策划主管:赵华
执行制片人:胡劲草
播出主管:张步兵 杨明泽
监制:梁晓涛 庄殿君
总监制:孙冰川
被采访人:
张 和 中共唐山市委书记
王钟敏 唐山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赵秋玉 唐山港引航站高级领航员
许德茂 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主任
鲁云发 时任开滦矿务局副局长
段耀亭 唐山钢铁厂职工
车振明 时任中共唐山地市委常委行署副专员
孙秋生 唐山师范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
杨春华 曹妃甸钢铁围海造地公司总经理
赵振中 原河北省唐山市规划局副局长
常 青 原唐山市展览馆摄影干事
王旭春 河北省唐山市规划局副局长
吴良镛 两院院士 建筑学家
周干峙 两院院士 原建设部副部长
孙桂荣 唐山市市民
王永旗 唐山市市民
王慎荣 唐山市市民
演播室:
唐山又名凤凰城,三十年前的大地震使这座城市成为一片废墟,24万人的生命也因此消逝,在巨大的灾难和伤痛面前唐山人民以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使这浴火中的凤凰得以重生。
解说:唐山位于环渤海湾中心地带,有长达196.5公里的海岸线。早在1919年,孙中山就曾提出要在此地建设“为世界贸易之通路”的“北方大港”。2004年一个深水良港曹妃甸开始兴建。唐山人百年的梦想在这里成为现实。
记者韩辉:我现在就在河北省唐山市的曹妃甸港,一艘来自巴西的货轮“亚色号”正在进港,这上面装着26万吨的铁矿石,像这么大吨位的货轮要是在以前只能在我国的宁波港和上海宝钢的马迹山港停靠,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环渤海地区是没有港口可以停靠的,随着2005年底曹妃甸港两个25万吨级贴矿石码头的建成就改写了渤海湾地区不能停靠这么大吨位货轮的历史。
解说:“亚色号”进港全靠周围这些拖船一点一点把它推向岸边,由于货轮的载重量太大,这一次一共动用了6艘拖船。
王钟敏(唐山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现在的话呢,就是从这个26万吨的船的话,按照一般常规配置的话,应该配置2万6千匹马力以上的拖轮,按照引航员的指令,各个船进行拉呀还是顶还是推,这些作业。
赵秋玉(唐山港引航站高级领航员):这条船的船长是325米,船宽是54米,最大的吃水达到的20.59米,如此大的船型,如此深的吃水,在渤海湾有史以来是第一次进这么大的船。
解说:曹妃甸矿石码头的这一能力是25万吨,而“亚色号”是26万吨,在停靠过程中会不会有搁浅的危险呢?
王钟敏(唐山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码头水深是负25米,而且码头前沿的话延伸过去再往前走是负36米,所以整个水域回旋余地是比较大的。
解说:要让船顺利的停靠在码头上,就要求各方配合要默契,这其中是有许多技术要求的。
王钟敏(唐山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这靠泊的过程中要求就是必须平靠、平离,这样的话保护码头也保护船舶。
记者:像这个找平通过什么?
王钟敏(唐山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托轮,引航员在最上面的那个塔的边上,最边上那几个人,他们在这儿指挥,他看的话就是整个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要求这些拖轮怎么作业,怎么指挥它达到平靠。
解说:我们注意到在泊位堂每隔十几米就会有一个像吸管似的东西,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呢?
王钟敏(唐山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就是码头上管它叫护舷,这都是橡胶的,但是外面是钢板做一个框架,然后外面有一个防冲板,蓝色是防冲板,那个是尼龙的,和船体直接摩擦的防冲板里面的那层黑的是那是钢板,管状的那个是橡胶,有一个缓冲的过程。
解说:在领航员和各条拖轮的协调配合下,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亚色号”终于安全的靠到了岸边。
曹妃甸位于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是一个紧邻着渤海湾的小岛,它是由古滦河入海冲击而成的,这个小岛在涨潮时面积只有4平方公里,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它在渤海湾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岛前500米的地方水深就可达到25米,最深点达到了36米。
许德茂(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主任):这个36米是渤海湾的最深点,再往前有一个27米的天然水道直通黄海,这样水道深槽的天然结合就形成了曹妃甸是渤海湾内惟一一个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就可以建设三十万吨以上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
解说:曹妃甸港不但地理条件优越,而且交通也是特别便利。曹妃甸距离唐山市中心80公里,距离北京220公里,天津120公里,这里有京山、京秦、大秦等铁路干线经过。京沈、唐津、唐港高速和正在建设的沿海高速、唐承高速实现了公路干线的连通。
曹妃甸港口的建设源于唐山人的一个蓝色梦想。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之后,唐山人经历了十年恢复、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的重建历程。在这三十年里,唐山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一个曾经蒙受灾难的城市获得了新生。
1976年的大地震,开滦煤矿也遭受重创,鲁云发是当时负责生产的开滦矿务局副局长。
鲁云发(时任开滦矿务局副局长):它这个矿区已经瘫痪了,矿井也停了,井下的人陆续的通过安全道都上来了,我们叫马路眼,爬上来的。
解说:煤矿井下积水1.5亿吨,38万米巷道中被淹机电设备达三万多台。
记者:在那样的情况下 怎么办呢?
鲁云发(时任开滦矿务局副局长):开始组织调查 调查以后排水,排水这就得国家支持。
记者:排水的难度大吗?
鲁云发(时任开滦矿务局副局长):大,一边排着水 一边往下清(理),一边清(理)出工作面
一边拆设备,设备都得拆上来,那时候矿务局没那么大能力,都(是)全国各煤矿 各兄弟单位来帮着给修 帮着烘干,回来再运回(矿井)来,这么着来恢复生产
一步一步的。
解说:地震后不久,开滦矿务局下属的马家沟矿,就挖出了第一车煤。
鲁云发(时任开滦矿务局副局长):国家对我们的支持,我们对国家的回报。
解说:唐山的另外一个大型企业,唐山钢铁厂也在地震中遭受重创,转炉熄火,高炉移位,厂房倒塌。段耀亭是当时的炼钢组组长,他在地震中失去了三个孩子,自己也受了伤,但却在震后的第三天就赶到了单位。
段耀亭(唐山钢铁厂职工):浑身扎得多处是伤,拄着小棍,一瘸一拐地到了厂里头去报到。
解说:还有不少工人和段耀亭一样,也都陆续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车振明(时任中共唐山地市委常委行署副专员):当天连自行车都没有,都得徒步走 哪有公共汽车,公(共汽)车也开不动了,就是靠这种精神力量 比着干,你上班
我也上班,你抢劫别人 我也抢劫别人,就是这一种精神,靠这种精神的力量支撑着。
解说:震后28天,在唐山钢铁厂,身为炼钢组长段耀亭亲手炼出了震后的第一炉钢。
段耀亭(唐山钢铁厂职工):最后起名来讲叫做抗震志气第一炉钢,这么起的名。
记者:这炉钢出来的时候,大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段耀亭(唐山钢铁厂职工):当时就把我都给举起来了,就是一个激动。
孙秋生(唐山师范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争一口气 当时就是说唐山要从地球上消失了,没有,生产都恢复了,第一碟瓷器 第一炉钢
第一筐煤,我们(生产)出来了。
解说:唐山的煤矿、钢铁厂、发电厂,纺织厂,车辆厂等陆续恢复生产。到1977年5月底,唐山全市已有98.6%的企业恢复了生产。
张和(中共唐山市委书记):恢复生产,商店要开张,学校要开课,1979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恢复建设。
解说:随后几年唐山重点解决居民入住问题,1986年唐山正式宣布震后恢复建设结束,而这时他们发现,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其他沿海城市相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差距。
孙秋生(唐山师范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说我们是东部的位置
西部的质量,说我们是沿海的内陆省,城市呢,因为这个城市的特殊的一种机制,就是因矿而生,所以城市市政建设都是以矿为中心,以产业为中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型工矿业城市显然就显得和中国整体开放的形象(相比),就变得老态龙钟
步履特别艰难。
张和(中共唐山市委书记):和沿海城市比大概发展差距,我以为至少得15年到20年。
解说:张和,唐山人,1994年曾任唐山市市长,现任中共唐山市委书记。
记者:面对这样的差距 作为政府来讲,怎么样去打开这样一个突破口?
张和(中共唐山市委书记):过去唐山是吃资源饭起家。
记者:那时候在人们印象中唐山是黑色的。
张和(中共唐山市委书记):黑色煤都
马路也是黑的,在大街上一走,这个衣服,你回去用不了一天就得换,全是煤烟,我们现在就叫用蓝色思路改写黑色煤都的历史。
记者:怎么来理解呢?
张和(中共唐山市委书记):因为海是蓝的,蓝色思路就是要做海洋的文章,吃资源饭
总有资源枯竭的一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唐山要是不开放,唐山这个城市没有希望。
解说:1993年,在地震后的第十七个年头,唐山市与北京联合开始建设第一个港口——京唐港。
孙秋生(唐山师范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京唐港的出现是我们唐山历史上一次转折,是思维的转折,是生产方式的转折,是生产力空间布局的一种转折。
解说:京唐港的建成,结束了唐山有海无港的历史。1986年至1996年是唐山振兴的十年,在这期间,唐山的国民经济逐步赶上并超过了全国的发展速度,1995年,唐山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90亿元,是地震前的7.4倍。从1996年开始,唐山又进入了震后发展的第三个十年。
张和(中共唐山市委书记):这十年期间我们有一串数字,十五这五年平均我们是年均增长百分之三十多,要光算十六大以来的这三年,年均递增百分之四十多,所以我们说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解说:就在这个时期,国家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了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投入。如何才能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就成了当地政府努力的方向,他们一直在找寻一个合适的契机,来开发曹妃甸。2005年,国家作出了将首钢搬迁到曹妃甸地区的决定。2006年3月,曹妃甸工业区正式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而在“十一五”期间,这里将依托首钢建成我国最大的产业集群。
有了发展的方向,曹妃甸正式拉开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而首先开工建设的就是这两个万吨级的深水码头。
要在茫茫的大海上,兴建大吨位的深水码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风浪、海流,潮汐和大雾都是海上施工时经常碰到的困难,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工作,难度非常大。
王钟敏(唐山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我们刚进入现场的时候,是没水没电没路,是个荒岛,而且因为是一个孤岛,各方面的供给生活条件都是极为恶劣的。
解说:曹妃甸人克服了种种不利因素,仅用了1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码头主体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创造了中国建港史上的奇迹。
2005年12月16日,这两个25万吨级矿石码头实现国内外通航,打开了华北地区通往世界的又一条黄金水道。截止到目前,曹妃甸港已经装卸铁矿石达到640万吨。
记者韩辉:除了大家看到的这两个25万吨的深水泊位,在这个码头的北侧我们看到远处还有正在兴建中的深水泊位,预计到2020年整个曹妃甸港地区的深水泊位可以达到76个,年吞吐量达到5亿吨。
解说:正是由于曹妃甸港可以停靠大吨位的货轮,也大大节省了铁矿石的运输成本。
许德茂(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主任):如果用20万吨以上的船来运,相对小船一吨铁矿石的运输成本就可以节省50到60块钱,这对一个企业,尤其像新首钢这样一个企业,一年光这个运输成本,就可以节省几个亿,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数字。
记者韩辉:在曹妃甸地区自古就有一句话来形容它的地理位置,那就是“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而面向大海的深槽呢现在已经建成了大家看到的万吨级的深水码头,而背靠陆地的浅滩呢,大家跟我走,过去这边是大片的滩涂地,在涨潮的时候这里就会变成汪洋一片,把曹妃甸岛和陆地就断开了,现在通过人工围海造田,造出大片平地,已经把岛屿和陆地连接到了一起。
解说:有了广阔的滩涂地,就为曹妃甸工业区的建设提供了围海造地的条件。
杨春华(曹妃甸钢铁围海造地公司总经理):围海造地是曹妃甸开发建设的一个基础工程,应该说没有这个土地,曹妃甸的开发建设就无从谈起。
解说:曹妃甸海域的海沙丰富,沙源和造地现场离得比较近,在技术上适合使用绞沙吹填技术。
杨春华(曹妃甸钢铁围海造地公司总经理):它的工艺就是这样,水下有一个搅刀,把海底的沙子搅出来,然后用泥浆泵给它打过来,通过这个船上的动力,催到五公里以外,那个部位就是喷沙口,沙子沉到咱们要吹的那个区域,最后那个海水,经过垄口排到大海里面去。
解说:工程建设者加班加点,努力工作,使曹妃甸围海造地一期工程,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比计划工期提前了5个月。
这吹填出来的11.95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单体吹填面积最大的围海造地工程,而将来,曹妃甸还要从大海中造出更多的地。
许德茂(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主任):整个的曹妃甸规划面积是310平方公里,全部需要吹填造地来形成地域。
解说:这310平方公里就将海港和陆地紧密的连在了一起,就为整个工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在曹妃甸的建设规划中,这里将建成以四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许德茂(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主任):一个现代港口物流,一个钢铁,一个石化,一个装备制造。
解说:现在,曹妃甸工业园区的一期工程正在施工中。已经开始建设的有煤炭码头、原油码头、曹妃甸电厂等。而作为主要项目的首纲集团的钢材基地也将在近期开始兴建。根据国家经济结构的发展战略,围绕曹妃甸港还将建成一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记者:什么叫循环经济呢,按照你们这样一种发展模式。
许德茂(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主任):以钢铁工业为例,我们进口矿石进行钢铁的生产,在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用于生产建材,产生的废热进行废气发电,产生的污水进行污水处理以后进行中水回用,这样就实现了工业区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零排放,这样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解说:2006年3月,曹妃甸工业园区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
孙秋生(唐山师范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历史性的灾难都被历史性的进步所补偿,唐山实现了这一点,但是实现这一点不是等来的,是我们通过实实在在的人民
科技 政府 中央的支持,全国人民的支持、努力得来的。
解说:大地震给唐山留下了2000多万平方米的废墟,侥幸生存下来的人们在悲伤和自救的同时,开始了重建家园的行动。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搭起一些遮风避雨的窝篷,作为临时的住处和疗伤的处所。居民们用随便拣来的木杆、席子、油毡、塑料布,在路旁、公园、树下支起满城的窝棚——防震棚。
解说:赵振中,退休前是唐山市城建局的副局长,被建筑学家吴良镛称为“唐山的活化石”。他参与了唐山市恢复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
赵振中(河北省唐山市规划局原副局长):人出来以后得有地方待,沿街露宿不行,就搭这个第一代的塑料棚,那时叫抗震棚 这是第一代。
解说:孙大妈的丈夫和闺女在地震中不幸遇难。活下来的五口人,就在这种简易窝棚中生活了三个多月。
记者:当时的简易房是个什么样子的?
孙桂荣(唐山市市民):当时那时候都是什么呢,都是席。
记者:席子?
孙桂荣(唐山市市民):恩 席,把板子什么的都搭上。
记者:一家五口就挤在那个小空间里面。
孙桂荣(唐山市市民):都挤在那个空间里头,做饭 弄几块砖搭上。
解说:唐山人在简陋的窝棚里度过了三个月的自救期。然而,冬天慢慢来临,所有人不得不接受零下20度严寒的考验。
赵振中(河北省唐山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搭的第一代,这个抗震棚过不了冬,那时怎么办?就发动群众,在解放军的大力支持下每一户给搭一间能够过冬的抗震棚,这个房子是不管你家里有(多少)人口就给你一间,但房间有大有小,这里面就是下边是砖墙
上边是竹竿,上面可以搁油毡
再搁点草,搁点东西可以防寒,每间里面搭一铺火炕,9月份开始入冬之前,我记得数字大概全市盖了40万间,能够过冬的抗震棚,这是第二代。
解说:1976年8月上旬,河北省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就提出“发动群众、依靠集体、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因陋就简、逐步完善”的简易房建设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自9月中旬至11月,市区的废墟上迅速“生长”出35.1万间简易房。又经过了一番抢建,市区简易房增加到42万间。所有简易房都达到了“防震、防雨、防风、防寒、防火”的五防标准。
记者:在那样的简易房里面您又住了多长时间呢?
孙桂荣(唐山市市民):在简易房住了好几年呐,我们1981年搬过来的。
赵振中(河北省唐山市规划局原副局长):这时候这个房子过冬以后,过一年冬
两年就住不了了,后来又盖了第三代抗震棚,我们那时候叫半简易的。半简易的概念是什么呢?这房子比原来的高,防冻 防暑的设备比原来又好。
记者:像整个市区都是这样简易的平房的话那要占多大的面积?
赵振中(河北省唐山市规划局原副局长):全市都是,我给你举一个例子,群众有一个歌谣:登上我们凤凰山,局部看唐山,到处都是简易房,砖头压油毡。这是当时的城市面貌的真实写照。
常青(原唐山市展览馆摄影干事):房轻心里安,说我这个房子顶上很轻,我不害怕。为什么?再有大震余震,房子塌下来也砸不死我,最多砸个包或者砸破了,没有生命危险。
解说:在现在唐山人的心里,他们有过四座城市:一座是地震前的老城市;一座是地震后遍地开花的“窝棚城市”;还有一座是再后来出现的“简易城市”;最后一座是恢复重建的新城市。四座城市形态各异,功能迥然。然而,这其中的“简易城市”就是灾后唐山在面临过冬和真正实施重建之间所作的一个必然选择。它让伤痕累累的唐山得以缓冲,也为后来新唐山的建设蓄积了力量。
记者:居住简易棚的时间大概持续了有多长?
常青(原唐山市展览馆摄影干事):最少是八年,我都住了八年简易房。
记者:八年?
常青(原唐山市展览馆摄影干事):一个抗日战争啊。住了八年啊。所以最艰难的是在那个岁月里而且物资供应是相当贫乏,而且屋子里头你可以想象什么彩电 冰箱
电视 都没有,最多有个录音机,小电池那种 听一听广播,晚上就日落而息啦。
记者:作为一个规划师,看到那样的城市的面貌,城市的情景,看到群众那样的居住状况。
赵振中(河北省唐山市规划局原副局长):着急,着急但是这个也解决不了,因为按照规律必须得走这个路。
解说:重建唐山,规划先行。地震后仅两周,国务院联合工作组抵达灾区。他们与当地人民一起,开始构想重建唐山的“蓝图”。
记者:地震之后的一片废墟对于规划师来讲是一张空白的纸。
赵振中(河北省唐山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是一张空白的纸,但是也有一些现状可以利用的还是利用,不是完全都推倒重来,可以利用的我们还利用,在利用当中解决不合理的问题,那时候是这个方针。
解说:紧随其后,在大地仍不时抖动的境况之下,国家、省主管部门,组织60多名专家赶到唐山。8月底,勘测队伍又来收集地质、水文,以及其他相关的数据资料。1976年11月,
“蓝图” 绘就——《河北省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出炉了。
记者:当时在地震之后对于唐山市进行建设规划,主要恢复的依据是什么?
赵振中(河北省唐山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有一种意见就是地震整个城市垮掉了,另外这个地方又是高裂度地震区,能不能换个安全的地方,这是一种想法,再一种想法就是唐山这儿是重工业城市,有好多工业都是资源性的,跟唐山市的资源有关系比如煤矿它是走不了的,唐山也有炼钢铁的资源,所以铁厂走不了,另外我们还有陶瓷工业,这个传统历史也很久了,所以这些主导工业搬不走,这个地方这个城市不管大小必然在原地恢复。
解说:对于重建唐山的规划,曾参与其中的两院院士周干峙、吴良镛仍然记忆犹新。
周干峙(两院院士 建设部原副部长):城市的规划,就是我想盖个房子一样,画两个图,完全按这个盖,不可能的,因为生活在不断地变化。
吴良镛(两院院士 建筑学家):好多事情不是忽然地跳出一个规划来,是一点点认识现状,灾害的现状、问题的现状,然后一点一点看到好地方。
解说:1978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100多名规划设计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就踏上了废墟。3月,全国14个省市的100名规划人员,又一次出现在废墟之上。他们对批准的重建“蓝图”加以细化。历时3个多月,走访单位1600多个;分析计算数据4.89万个;绘制图表2340多张;制作规划模型6个;完成了多项专业规划。
记者:当时国家对唐山市的恢复建设规划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和标准呢?
赵振中(河北省唐山市规划局原副局长):那时候毛主席说还是发展小城市好,另外周总理也讲过城市建设要搞城乡结合 功能结合,有利生产
方便生活,这是我们编制规划从政策上的依据,另外地震以后中央领导来唐山的时候,领导对唐山的恢复建设也有一些要求,有些专家讲,咱们唐山恢复起来要解决地震前城市不合理的问题,在新的规划里边要把这些问题解决掉,地震前不合理再建起来还不合理,这就要失掉地震以后重建的机会了。
记者:那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城市功能的划分叫功能分区,把它做的合理,工业区是工业区,生活区是生活区,厂矿区是厂矿区,不要混杂交错,造成好的科学的合理布局。
解说:震后唐山的规划,面临重新洗牌,安居工程成为重中之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帮助灾民渡过难关的简易房将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赵振中(河北省唐山市规划局原副局长):中央领导很着急,说唐山人都住的这个房子绝对不能长期,应该赶快盖正式的房子,我们这儿施工的第一个正式小区,就是河北一号小区。
记者串场:这里是河北一号小区,也是唐山大地震后恢复建设区建立的第一个正式居民小区,从现在人们目光来看,这样的小区可能过于普通了,但是,在70年代末,这样的小区却是按照最好的标准来建造的。震后唐山的楼房首要考虑的是安全性,所以在建设设计中,楼房的建设采用的是内郊外挂的方式,也就是说不用一块砖头,整体采取水泥浇灌的方式,像整体一样,抗震的能力达到了八级。
解说:负责施工的单位接到的任务是必须“当年开工,当年入住”。然而,工程竣工后,一开始却很少有人愿意搬进去。
孙桂荣(唐山市市民):那时候我们还害怕,怕地震跑不出去,害怕楼房,那时候害怕楼房啊,(如果)地震还不都砸里头,地震吓坏了,说实在的那胆都没有了。
赵振中(河北省唐山市规划局原副局长):那时分给谁谁也不进去,为什么?心里还是对这件事情有余悸。
吴良镛(两院院士 建筑学家):当时的房子啊就是考虑到抗震的问题,考虑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的问题。
解说:那时候,人们还不清楚,新盖起来的住房能抵抗住8级地震的侵袭。住进新的楼房后,他们再也不用劈柴烧火,担水煮饭了。到1986年,唐山地震10周年时,已有98.2%的市区居民迁入新居。两年以后,唐山人全部告别了简易住房,“简易房”
完成了十二年的历史使命。
记者串场:这是河北小区一户普通人家的房子,房子的面积大概有60多平方米,这是房子的客厅,这边是房子的主卧室,从房子的过道走过来,在这边还有一间小卧室,在八十年代初期这样的两室一厅的房子条件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而且在房子里还设置了独立的卫生间还有独立的厨房,在厨房里我们也注意到煤气和自来水是一应俱全,刚从简易棚里搬出的人们在这样的房子里又重新找到了家的温暖。
孙桂荣(唐山市市民):说实在的现在吃不愁穿不愁了,除了玩了,我现在学会了打麻将,这不都是幸福生活吗,哪有八十岁老太太玩麻将的,新学的
学了二年了,天天玩去,就今天没去。
解说:这些楼房都是地震后建起的抗震房,一般只有四五层,样式基本一样,十几年前王慎荣老人从这里搬了出来,和大女儿王永旗生活在了一起,两年前他们一家四口又搬到了天元新区,住进了一百多平米的大房子,房子更漂亮了,生活也更舒适了。
王永旗(唐山市市民):这是开滦双新楼,就在这块住,1982年秋天就搬进来了。
记者:当时是不是很多人都住的这种房子?
王永旗(唐山市市民):对,开滦的都住这种房子,大部分陆陆续续都搬了,1982年开始都住楼房了,简易房都告别了。
王慎荣(唐山市市民):我一早上就在这旮旯,花园这(锻炼),就在这个地方锻炼身体。
解说:王慎荣老人说孩子们都对她很好。
王慎荣(唐山市市民):都是锻炼身体为主。
记者:享受生活。
王慎荣(唐山市市民):一点不假,我外孙女总说,姥姥你好好活着,身体健康。
记者:这衣服谁买的?
王慎荣(唐山市市民):闺女啊,尽是花的。
记者:不穿素的?
王慎荣(唐山市市民):年轻时不兴穿,老了享福才算福,年轻说累不算累,喜欢花的不喜欢素的。
解说:这是九十年代末兴建的福乐园小区,从小区规划到室内设计都比八十年代的居民住宅要现代许多,像这样的装修在唐山新建的小区里非常普遍。
被采访人:我过去在铁路上住58平方米,现在搬这了宽敞多了。
解说:1990年,重建唐山第14年,新唐山的崛起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记者:唐山从一个废墟里面站起来之后在1990年就获得了世界人居奖,这让人很难想象。
赵振中(河北省唐山市规划局原副局长):那时联合国发的,那时候唐山在解决住房问题,全国来讲那么短的时间解决这么多的住房问题是创造出成绩来了。
解说:当年,联合国将世界人居奖颁发给六个城市,唐山代表中国获此殊荣。此后,2004年,唐山再获国际改善人居环境奖,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在改善环境方面获得奖项。
记者:我们注意到唐山这些年的发展规划图里有一个特点,从过去的灰白到现在的彩色,从过去的单调到现在的丰富,从这样一个轨迹中也让我们对唐山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感触。
王旭春(河北省唐山市规划局副局长):对了 这应该说是唐山变大了,变强了 变优了
变美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唐山市在沿海地带会再造一个唐山市,从经济情况来讲应该可以再造一个唐山市。
解说:在常青老人的照片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唐山的发展历程。
常青(原唐山市展览馆摄影干事):这个小区一片一片的,一建筑起来就是个建筑群体,而且设计上都相当超前,居住舒适,就是一步唐山就进入到了这个现代化的生活层次。
记者:有人把唐山比作一只凤凰。
张和(中共唐山市委书记):唐山也称凤凰城,唐山地震也有(人)叫浴火中再生的凤凰,也有是(称作)凤凰涅磐,我想凤凰是个神鸟,咱们没见过,作为唐山,还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责任编辑:柯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