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讯(日报记者罗芸实习生谢康利)今年我市将有10万农民工到新疆拾棉花,其中库区农民工将占一半以上。昨日,记者从市劳务办了解到,有意去拾花的农民朋友,可到当地乡镇和区县劳务办报名。
新疆每年拾花工缺口在50万人以上。 去年全市约有2.5万农民工利用秋收后的农闲到新疆摘棉花。尽管他们拾花时间仅45天,但人均纯收入接近2000元,身手敏捷者超过3000元。
由于拾花效益好,许多人回乡后自觉当上了宣传员。截至7月底,全市已有5万人到所在区县(自治县、市)报名拾花,其中万州、奉节、云阳等库区区县(自治县、市)报名人数均超过了5000人。万州区高梁镇去年有36个人到新疆拾花,今年队伍扩充至200多人;城口县一村民主动与市劳务办联系,想带村里100多人到新疆。
为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今年我市早早与新疆建设兵团做好了对接工作,并设立驻疆联络处;输出人数较多的乡镇,将由乡镇干部全程陪同,打理农民工在新疆的食宿、劳动保障事务;一些输出大县,还将组织互助组,为赴新疆的农民工干好家里的农活。
“要想不误挣钱的黄金时节,建议农民朋友最好到当地乡镇及区县的劳务办报名,购团体票,或乘坐拾花专列。”该负责人介绍,北疆的拾花期是8月至10月,南疆是9月初至12月初,但这段时间恰逢学生潮、旅游潮,运力紧张。市劳务办已与铁路部门协商,每天尽可能留300张硬座票给农民工。为缓解出行难,我市还准备在菜园坝、万州甚至四川达州开通至乌鲁木齐的多趟拾花专列。
据了解,新疆建设兵团十分青睐勤劳、朴实的重庆农民工,表示“来多少就接收多少”。今后我市将重点帮助三峡库区移民和富余农村劳动力到新疆务工,并逐步由拾花、摘西红柿等季节性务工,向包地种植、从事商贸流通等长期务工转变。
来源: 2006-08-03 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