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蒋向前教授近影
蒋向前教授(中)获英国亚洲女性杰出成就奖
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龚建忠总领事(后排右三)访问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精密技术中心,与蒋向前教授(前排右三)及研究人员合影。
2006年3月23日,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精密技术中心沸腾了,从英国皇家科学院传来喜讯,该中心的蒋向前教授获得了著名的Wolfson科研成就奖,成为全英新大学(指1992年后升格的大学)里首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Wolfson科研成就奖是由Wolfson基金会和英国科技部联合资助设立的,这个奖项旨在帮助英国大学吸纳世界范围内具有巨大潜力、最优秀的科学家。
时隔两个月后的5月25日,欢呼声又一次响起。经过重重选拔和激烈竞争,蒋向前教授获得2006年英国亚洲女性杰出成就奖,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位华人女性。
零的开始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蒋向前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医药领域的著名专家。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得她从小就受到了追求真知的熏陶。
1989年2月,蒋向前出席了全国高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研究会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的年会,宣读了她的一篇关于综合量规检测的论文。在这次年会上,她得到了全互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梁晋文教授和吉林工业大学许金钊教授等的鼓励与启发,决定进大学深造。在1990年,没有读过正式高中和大学的她以同等学历报考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获得高分录取,师从标准计量专家李柱教授。导师看重她坚实的自学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顽强的进取精神,给予她当时极富挑战性的前沿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任意曲面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研究”。课题申请的原有研究方案是通过改进已研制成功的电感传感器系统,解决当时测量曲面表面粗糙度的工程需要。她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抛开原有的思路,提出了“柱面全息衍射光栅”新型传感器的方案,为从根本原理上解决这个关键工程难题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测试分析手段。她的开题报告获得全体评委好评,一致同意她转为直攻博士研究生。
1991年,时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巡视专家的雷源忠教授和陈栋豪主任在华中理工大学视察时,意外地发现蒋向前所做实验方案与申请书原方案大相径庭,立刻提出了质疑,当他们听完蒋向前的陈述后,不禁称赞:原定实验方案由于采用一般方法扩大量程,没有太多创新;而新的实验方案针对传统仪器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传统位移传感器大量程与高精度不可得兼的难题,而且具有信噪比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有突破性创新。两位专家当即同意追加经费进行整套新型测量系统的研究,仅仅两周后,这笔经费就到账了。有了充分的资金保障和课题组强有力的支持,蒋向前更加信心百倍,经过日以继夜地反复实验,新型传感器终于研制成功,而整个测量分析系统也于1994年3月通过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成果鉴定。以该项研究成果为基础,蒋向前的博士学位论文《曲面表面形貌检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于1999年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正如华中理工大学师汉民教授对论文的评语所言:“有关检测技术方面的博士论文多矣,但能提出新的检测原理者,鲜见。”十多年后的今天,以类似方案为基础的表面测量仪,目前已占领了绝大部分触针量仪的市场。
蒋向前的科研成果同时得到了国外同行的关注和充分肯定,1995年12月她获得英国皇家科学院资助到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年5月受英国伯明翰大学的邀请并聘任为欧洲计量“中心”高级研究员,同年被聘任为华中理工大学副教授。1997年11月她随“中心”迁移至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精密技术中心。1999年12月,蒋向前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同时担任华中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
追求完美
在同事和同行们眼中,蒋向前教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一项科研,无论进行到什么程度,或者看上去多么好,她总是思考着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完善它,如何才能取得更高的性能。所提交的每一篇论文,她总是翻来覆去修改很多遍,力求不出现任何漏洞和不实之处。也正因为她的这种精益求精的科研态度,她和她所领导的研究团队才能打造出一项又一项的科研精品。
在工程表面计量领域,传统的高斯、相位修正滤波法等已被广泛应用,也经受了理论和实践的检验,但其缺点是会导致传输特性的畸变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蒋向前提出了第一代表面线性相移小波滤波。但是作为一个后来者,她的方案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其中包括著名专家D.J.Whitehouse教授等在内。为了证明自己的方法,蒋向前一方面进行详细的文献调研,在充分总结和分析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严密的理论推导;另一方面,设计严谨和详细的实验分析,研制成功了新型的表面形貌小波法频谱分析系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实验成果面前,她提出的第一和第二代表面线性相移小波滤波理论和方法得到了D.J.Whitehouse教授等国外权威专家的肯定,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英国工程院杂志和英国皇家科学院杂志上,有关理论和方法也被集成于ISO三维表面粗糙度国际标准中。在目睹蒋向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在表面计量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后,D.J.Whitehouse教授主动提出志愿致力于指导精密技术中心的研究发展。
除了在英开展科研工作以外,2000年以来,蒋向前教授承担了中国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重大技术标准专项基金、教育部重大基础研究基金等项科研任务,2006年4月又当选为全国高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研究会理事长。她经常往返于中英之间,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编写教材、指导研究生,进行合作科研。
从2000年到2005年,蒋向前教授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先后出席了国际标准组织ISO/TC213在法国、英国、西班牙、美国、墨西哥和波兰召开的8次全体会议,作为中国代表参与了5项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在2003年1月召开的国际标准组织ISO/TC213第14次会议上,她被委任为“标准软件和软件量规”及“高斯滤波器”等三项国际标准研究制定的项目负责人。
可以说,蒋向前所走的每一步,所做过的每一项工作,无一不是倾全力完成的,也无一不得到同事和同行的肯定和钦佩。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不干就不干,干就要干出点名堂来。”
是导师又是朋友
作为长江学者和著名教授的蒋向前,不但一点架子都没有,反而经常鼓励和提醒她的同事和学生们:Arguewithme!(跟我争论)她相信,理越辩越明,只有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溯源和再讨论后,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和创造新事物。在她的带领下,研究中心逐渐形成了平等讨论的科研氛围。
无论走到哪里,蒋向前总是保持着平易近人的微笑。在同事和学生们眼里,她不但是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精密技术中心的领导,也是大家的朋友。她经常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大家说:做博士和研究员时期对一个人确立自己的学术方向影响巨大,这段时间精力充沛,家庭负担不重,同时也不用为科研资金问题分心,世界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在这个时期做出震动世界的发现和创造的。我们若能充分把握这段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工作,也一定会有所建树的。在她的带领下,中心逐渐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气氛。
蒋向前教授不但关心大家的科研,也关心大家的生活和健康。精密计量中心有一半的博士生和研究员来自国内各大名校,包括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更有一些已经学成归国工作。他们的年龄差别也比较大,有的还没有成家,有的妻子在国内,还有的已经在这里安了家。为了给大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她经常关心大家的生活状况,为大家排忧解难,叮嘱大家要经常锻炼身体。她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中心”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
继续向前
面对诸多的荣誉和赞美,蒋向前教授一刻也没有停止前进。她真诚地说:“一切又回到了零点,同样也是新的起点。只要不放弃希望,再困难的目标都能实现”我们衷心祝愿她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祝愿她为科学研究事业培养更多更强的栋梁之才。
(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教育组供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