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步青云”长廊
张灯结彩的水榭
恭王府始建于乾隆四十一年,最初是乾隆朝大学士和珅的住宅。到了咸丰元年,又被赐给恭亲王奕,自此称为恭王府。它见证了一个王朝的兴衰,曾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之说。
北京人常说:到故宫沾沾王气、到长城沾沾霸气、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气!
这“福气”就是指恭王府“三绝”之一的“福”字碑。在恭王府假山正中有一康熙皇帝为其祖母祝寿写的“福”字碑,碑石长7.9米,贯穿整座假山。百姓常言:康熙是历代执政最长的皇帝,孝庄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太后。康熙盛世,圣祖康熙为祖母孝庄所题的“御笔之福”自是最为灵验的圣品。相传康熙十二年(1673年)正月,孝庄文皇后六十大寿将临,不料突染沉疴,卧床不起,所有太医都束手无策。国师也说太后阳寿将尽,最多不出二十天就会归天。康熙帝心急如焚。这一天,康熙帝闻知有位“世外高人”云游来到京城,遂亲往求教。相传,“高人”见康熙至诚至孝,指点他说:上古就有帝王“承帝事”请福续寿之举,也就是说,圣君是真命天子、万福万寿之人,可以向天父为自己请福续寿。然后说太后阳寿将尽,恐难逾花甲,若想安渡过此劫,必须有万寿之人为其请福续寿。而帝王贵为天子,请福胜过天下良方,任何方法、器物都无法比拟。既然上天需要自己为祖母请福续寿,当然义不容辞。康熙当即沐浴斋戒,如此三日后,一气呵成写下这个倾注了对祖母挚爱的“福”字,并亲手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印章、取意鸿(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御宝加顶则是“镇天下所有妖邪”。
一朝天子,请福救祖,由此传为佳话。
据说经常有游客为一览该碑真面目而排队等上一整天,“御笔之福”的影响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当然,恭王府以其建筑气势宏大、工艺精良也令游人流连忘返。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28860平方米。其布局精巧、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
如园内的“流杯亭”是主人约好友雅士们饮酒的地方。曲水流觞,凹晶凸碧,弯曲成“亭”字形,酒杯放在水上,能顺着水道漂流,所以叫“流杯亭”。流杯亭的说法也是有来由的。据说,和珅每次约请好友到此饮酒,酒酣之时,就要吟诗作对,酒杯漂流到谁的面前停下,谁就必须作诗,不能作诗的人,就要被罚酒。可以想象,当年的和珅也算是一个风雅之士。
恭王府分为平行的东、中、西三路。中路的3座建筑是府邸的主体,一是大殿,二是后殿,三是延楼,延楼东西长160米,有40余间房屋。东路和西路各有3个院落,和中路建筑遥相呼应。王府的最后部分是花园,20多个景区各不相同。现在向游人开放的花园名为“朗润园或萃锦园”,俗称恭王府花园,徜徉于园中犹如漫步在山水之间。与府邸相呼应,花园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以一座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拱形石门为入口,以康熙皇帝御书“福”字碑为中心,前有独乐峰、蝠池,后有绿天小隐、蝠厅,布局令人回味无穷。由于从字音上看,蝠与福同音,所以花园中多有以蝙蝠为形象的建筑,如蝠池、廊檐下的蝙蝠镂空花纹,以及形如一只张着双翼的蝙蝠,因而得名“福殿”。而东路的大戏楼厅则装饰得清新秀丽,缠枝藤萝紫花盛开,使人恍如在藤萝架下观戏。戏楼顶部绘满了倒垂的藤萝,据说也是为避嫌的一种做法。戏楼南端的明道斋与曲径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构成园中之园。花园内古木参天,怪石林立,环山衔水,亭台楼榭,廊回路转。月色下的花园景致更是千变万化,别有一番洞天。诸多中外游客慕名而至,寻觅着翠山碧水、曲径幽台诉说的如烟往事。
据悉,2008年恭王府会全面对外开放,到时就不只是恭王府“三绝”:花园入口西洋门、纯木结构大戏台以及“福”字碑来迎接大家,而是一个国家级的王府博物馆将呈现在中外游客面前,相信这颗什刹海的明珠届时会绽放出更绚丽多彩的光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