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的能源供求系统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模式。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从总体着眼,考虑到每个国家的实际状况,照顾到每个国家的利益关切。它尤其不能使一些国家在正常的能源交易中蒙受不应有的政治和道义压力。
王鸿刚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国际视点
7月28日,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总裁魏因施托克在介绍远东石油管线(泰纳线)建设情况时透露,俄将很快着手建设该输油管道通往中国的支线。7月29日,备受关注的中哈原油管道也开通了。这两件事,对于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来说,绝对是件好事。但笔者在这里并不想过多地着墨于这两条管线的经济意义,而是想分析一下与这些管线的国际影响有关的政治问题。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这种保证自身能源安全的努力,是在国际舆论对“全球能源安全”高度关注的大背景下展开的。而目前形成的这种“全球能源安全”的概念框架,是一种高度政治化的理论框架,石油与“权力”和“道义”之间的联系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内容。所以,中国保障自身能源供应的努力,难免会被一些国际舆论说三道四。中国的能源需求,已经不仅仅被看作是只关乎自身发展的经济行为,它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政治行为;而这些看法有可能对中国的能源战略和国际形象构成隐性的负面影响。
西方学者酝酿的“全球能源安全”观,其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是对全球能源秩序的一整套构想,涵盖了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各个环节,是一套全球规模的经济系统。它能否达到市场经济的“自主运行”状态,保证不受某个特定国家的特定目的所干扰,是决定全球能源是否安全的重要标准。同时,它还强调,这个系统中的任何国家,都是该系统的“安全攸关方”,每个能源供应者或能源消费者都不能只顾自己的能源安全,而要为整个体系的安全“负责任”。
这种全球能源安全的概念架构,正确地指出了全球能源流动的系统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是,它高度政治化的特点,也不可避免地使部分国家面临巨大的政策和政治压力。一方面,它使一些产油国基于本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制定能源出口战略的选择空间大大受到了制约。俄罗斯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从今年初开始,俄罗斯推动出口多元化的能源战略,便遭到国际舆论的诸多批评,称俄罗斯“将能源作为外交工具”、“以能源出口主导地缘政治”、“挟能源以令西方”等。另一方面,某些能源消费大户的能源需求,也成了受指责的对象。比如说,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因为经济快速发展引起能源需求快速上升,被指责为全球的“能源黑洞”、“能源饿龙”,甚至被看作是全球油价上涨的罪魁祸首。如此一来,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被冲淡,其附带的能源需求增加,反倒被放在了聚光灯和放大镜下。尤其有意思的是,在这种构建的理论框架下,美国和欧洲国家都是以“被威胁者”的姿态出现的。似乎他们的能源安全不但因为俄罗斯等国操纵能源市场的意图而受到威胁,他们的能源供应也因为中印等国需求量猛增、能源利用率低而受到波及。
我们承认,全球的能源供求系统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模式。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从总体着眼,考虑到每个国家的实际状况,照顾到每个国家的利益关切。它尤其不能使一些国家在正常的能源交易中蒙受不应有的政治和道义压力。
有专家预计,未来15年,中国的能源消耗还将翻一番,石油对外依赖将从目前的40%上升到67%。因此,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中国的能源战略也必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上述两条管线,或许只是中国能源“走出去”的开始。有鉴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对全球能源安全体系中的话语权问题给予足够关注,充分意识到目前全球能源安全讨论的政治色彩,做好“政策宣示”和角色定位,防止因为猜忌阻碍了中国能源战略的顺利实施;并基于本国国情和国际形势,客观地构建和宣扬以“和谐共赢”为特征的能源安全理念,防止中国在国际舆论的炒作中成为能源领域的“理亏国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