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卜松竹通讯员梁嘉琪)“在广州的考古史上,还从来没有在一个地方发现过这么多的文物碎片。可以说,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拼图游戏。”从6月1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南越国宫署遗址每天100人的参观限额都被突破。将大量残片复原成精美文物,是最令观众感兴趣的场景之一。
出土残片粗略估计达千万片
在木料铺就的游客专用参观道路旁边,数百个蓝色的敞口塑料盒堆积如山,装满了大大小小的碎瓷片、碎陶片和残砖断瓦。它们都是2003年和2004年两年中,考古队员们用小铁铲、毛刷子一点点从地下抠出来的,总数达数十万片之多。在塑料盒围出的一块空地上,10来名工作人员分成几组,正忙着将这些碎片重新组合在一起,旁边站了一群好奇的观众,指指点点。
这个文物修复的真实场景如今是南越国宫署展区中最吸引观众的看点之一。将这个场景真实呈现的初衷,是为了让普通游客了解到一件件精美文物背后藏着的大量艰辛劳动。“二十多年来第一次看到文物修复的过程,精彩,难以想象!”有观众在留言本上写道。
工作人员介绍,这数百个塑料盒不过是南越国宫署出土残片的一小部分。宫署遗址的发掘工作从1995年开始,10多年来,发掘面积达到11300平方米以上,发现的从秦代到现代的历代文物残片粗略估计达一千万片以上。“这些残片能拼到一起的,我们都要把它们拼起来。”一位从上世纪末便参与遗址发掘的资深考古工作者向记者表示。
“拼图游戏”只完成了一小部分
这位工作人员介绍,经过10年来的努力,宫署遗址中成功拼合起来的器物已经有约2万件。照此推算,整个遗址中能够拼起来的器物当在10万件以上,“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拼图游戏”只完成了一小部分。
这个“拼图游戏”是一项极为枯燥而考验耐心的工作,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器物都能拼成完整的,有一些只能拼出一半。空缺的位置,就需要用石膏来拼补。然后清洗打磨、绘图,才能记录归档。
不过,枯燥的“拼图游戏”中不时有惊喜发生。一位考古工作者介绍,他就曾亲手拼出过几件印有“枢府”字样的瓷器,这是国内考古所罕见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