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上海一手住宅市场成交量继续下挫,152万平方米的成交量比上月下降8.9%。与此同时,由于上月没有外资收购案例发生,住宅成交均价在连续上升两个月后出现下调。
根据中原地产提供的数据,7月一手住宅市场新增供应150.5万平方米,环比增加52.1%,比去年同期下降8.2%。 在经过了上月短暂的低谷之后,本月新房上市量基本已恢复到今年5月的水平,主要是由于“取得预售证必须10日内开盘”的政策使得许多项目不得不纷纷上市。从供应结构来看,配套商品房的新增供应为9.7万平方米,占全市总量的6.4%。
继6月别墅新增供应环比增长40%之后,7月别墅供应增幅达到75.5%,松江、嘉定、闵行的别墅上市量都超过5万平方米,其中嘉定和闵行本月新增供应几乎全部是别墅项目。从别墅新增供应在总供应中所占比例来看,今年6月之前一般都保持在10%~15%,6-7月则都超过了20%,其中7月比例高达26%。
成交方面,7月上海住宅新盘成交量152.0万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宅成交量跌幅14.5%。由于配套商品房成交的提高,郊区的成交量下跌幅度相对较小,约为10%,闵行、浦东、宝山三个大区的成交量减少了30%~50%,其他区域成交量整体上都有所萎缩,只有普陀区成交量反而增长了28.3%。
从成交面积分布来看,7月,随着境外投资机构对豪宅物业整体收购的停止,大户型的高档住宅在成交中所占比例下降了6个百分点,户型面积14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住宅所占比例上升了4个百分点;在成交价格分布上,最大的变化是价格在4000元/平方米以下住宅所占比例有所提升,主要原因在于配套商品房成交量的上升,其在总成交量中所占比例也由6月的不足15%上升到7月的20%。
价格方面,全市住宅成交均价865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6.9%。全市仅中心城区和虹口区均价有所上扬,其他区域价格平稳或下挫,其中跌幅较大的有长宁区、徐汇区和浦东新区。从各环线情况来看,外环线以外依然平稳,内环线以内和中外环线之间均价下跌,只有内中环线之间价格上扬。
7月上海一手住宅市场买方继续处于观望状态,而由于政府规定取得预售证之后必须10日之内开盘,使得成交量下降的同时,供应量反而有较大的增幅,供求比回落到今年以来最低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