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汉医学》中有段评价医术的话:“医有上工,有下工。对病欲愈,执方欲加者,谓之下工。临症察机,使药要和者,谓之上工。夫察机要和者,似迂而反捷。此贤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也。”他解释说,下工治医,看到病就下药,其结果或是治标不治本,或是伤了患者的元气,这是一种庸医;而上工治病,对症并不忙于下药,而是临症察机。 找出导致病症的原因之后,再下药。这样做看似慢了些,实际可以治本。上工治病的“似迂而反捷”,就是我们说的长效机制。
2006年是深圳的城市管理年,市委、市政府在基层基础年、城市管理年“双年行动”中提出了八字方针:“科学、严格、精细、长效。”“八字方针提得非常好!”
研究城市,昨天的主导学科是建筑学,今天的主导学科是经济学,明天应当是社会学。城市病中真正深层次的问题,往往是与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把脉城市,不能仅凭建筑学和经济学,需要引入对于人们群体行为的调查了解,对于人们社会心理的调查了解,从而将社会各阶层的权益置于相互了解、相互博弈、相互妥协的机制上,社会的和谐才是城市健康的重要标志。
城市管理要以人为本、扶正祛邪。如果将政府比做医生,那么他所做的就是调动城市肌体中的健康因素,扶正祛邪。正如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所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根本一条就是以民为本,以富民为目标,注重人民利益是现代政府的核心职能,服务型政府目标模式就是以民为本,为人民提供公共产品,为人民搞好公共服务,要让人民富裕起来。”细心观察一下城市街头,就会发现,商店、餐馆的门前,临街的面积,是其经商营利重要的资源,商家会自觉地维护其临街权,不到他家吃饭都不能在门前停车。临街权是社会自组织的动力,是政府应扶之正气。相反,乱摆卖的行为往往是在人行天桥、围墙脚下这样一些“三不管”的地方,也就是“临街权”不清晰的地方。
总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对城市健康做出新定义,需要社会学方法的广泛引入,需要行政机构的职能转变,需要调动和激发民间自组织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