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8月3日专电(记者张涛、礼雁冰)“你这个月给了老人多少养老钱?”“你今年给老人做了几顿饭?”在河北省高邑县东关村,一块特殊的“赡养公示牌”把孝敬老人这一过去只在街头巷尾议论的家务事公布在全村人面前,成为了无言的“道德评判员”,引发了一场孝心比赛。
据介绍,东关村的“赡养公示牌”设立于2001年10月,目的就是用舆论的力量唤起农民尊老、敬老、赡养老人的意识。如今,全村200多名有赡养父母义务的村民姓名、赡养对象、养老标准以及赡养对象的表态等诸多内容都醒目地公布在“赡养公示牌”上,哪家赡养老人好,哪家赡养老人差一看就明。
“赡养公示牌”引发了村民内心的自我责问:别人的父母现在过得怎么样?自己的老人又过得怎么样?做儿女的是否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谁也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村民王大友在外地做生意,自己70多岁的老父亲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王大友回村看到“赡养公示牌”,感到很惭愧,专门给老人雇了一个保姆细心照料。
“赡养公示牌”让孝敬老人成为东关村村民的自觉行动。敬老领导小组组长李春田说,过去最头疼的就是调解因儿女不孝引发的家庭纷争,每年总有二三十起,现在这类矛盾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发生过了,村里其他的民事纠纷也减少,真正形成了婆媳和睦、邻里友善的和谐村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