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贝鲁特战地日记(之二)
本报上期所刊登的本报记者汪静舒在贝鲁特的战地日记,引发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本报本期继续刊登汪静舒的战地日记,与读者分享她在黎以前线的所见所闻。
国际先驱导报驻贝鲁特记者汪静舒报道
7月26日 星期三
由于军事观察员杜照宇遇难,我和我的爱人老潘、还有使馆留守人员的心情都不好。自黎以冲突升级以来,我的心情还从来没像今天这么糟糕过,就仿佛大家一直精心呵护多日的一个东西,突然间丢失了,其实大家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就是自己的同胞在这场冲突中受伤甚至献出生命,更何况硝烟还不知道何时散开。
白天贝鲁特还算平静。当地时间晚上11点20分,传来一声很沉闷的轰炸声,估计轰炸的地方离贝鲁特比较远,很可能在黎巴嫩山那边。这种声音听多了我已经能判断出它的远近。我以前从没想到过能具备这种能力。
7月27日 星期四
自从18号我们搬到使馆掩体里居住以后(白天在分社工作),我也成了使馆留守组的一员。被编在后勤组,协助被大家戏称为“野厨”的电工孙润德师傅负责留守人员的午餐及晚餐(使馆厨师随着撤离人员已回国)。这里每位留守人员都身兼数职。
我们吃的菜大部分是以色列开始轰炸时储存的。有些菜因为储存时间太长已开始变坏,孙师傅还是尽量想办法让大家吃好每一餐。土豆、洋葱头、圆白菜、青椒、茄子换着法做。
黎巴嫩的南部盛产蔬菜、水果,由于以色列的轰炸,道路桥梁中断,蔬菜水果运不过来,因此价格已明显上升。今天超市里1公斤老芹菜已卖到人民币十几元。偶尔买一次芹菜,叶子舍不得丢弃,我们把叶子用开水烫了拌成凉菜,大家依然吃得很香。
7月28日 星期五
这些天工作从来没有休息日,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一两点钟,早上也起得很早。连续多日的劳累使老潘非常疲惫。晚上写稿写着写着眼睛就睁不开了,看他实在撑不住,我就劝他休息半小时。其实我也知道,半小时要是没人叫他肯定醒不了,不过看他睡得那么香我又想让他多休息一会儿,可他醒来就是一阵抱怨,说被我“骗”了。
更让老潘着急的是,由于以色列的轰炸,供电设施遭到严重毁坏,加上发电的燃料运不进来,一天停电多次而且没有规律。“屋漏偏逢连夜雨”,分社所在地的发电机今天又坏了。电视一连几天没信号,网络也不畅通,没办法发稿,天气又热,真是急死人!
7月29日 星期六
今天听说埃及、约旦和阿联酋三国的军用飞机飞抵了贝鲁特哈里里国际机场,它们给黎巴嫩送来了救援物资。
另外南部传来消息说维和部队的两名印度士兵被炸伤,下午6点40分,老潘给中国维和工兵营罗营长通了电话,询问印度士兵被炸情况和中国工兵营官兵目前的安全情况,得知他们都平安。
7月30日 星期日
以色列对黎巴嫩真主党的打击已持续了19天。今天早晨以色列战机又轰炸了黎巴嫩南部的加纳村,造成54人死亡,其中包括37名儿童。54条性命就这样被无情的战火吞噬了。据说,他们当时躲在地下室里。
电视里反复播放着惨烈的画面,死者被一个个从废墟中挖出,亲人们撕心裂肺地呼喊。他们是无辜的平民百姓却要遭受如此的劫难。据说,真主党在村里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才导致了以色列的疯狂轰炸。他们为什么让无辜者受难?
由于以色列对加纳村的轰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黎巴嫩人被激怒了。上午10点多数千黎巴嫩人涌到联合国驻黎巴嫩机构办公大楼,谴责以色列当天对加纳村的空袭,抗议联合国没能迫使以色列停火。
等下午我们赶到现场时,联合国大楼前一片狼籍:地上散落着门窗玻璃碎片,楼门前的安全桩被推得歪歪斜斜躺在那儿,楼侧部分棚顶有被焚烧的痕迹,地上散落着被撕毁的联合国旗的碎片。听说愤怒的示威者挥舞着黎巴嫩国旗和真主党的旗帜,高呼“真主党!我们拥护你!摧毁特拉维夫!”的口号。
7月31日 星期一
我和老潘吃过早饭后一起去贝鲁特南郊的哈里里医院采访。
这家医院收治了100多名被炸伤的人员,其中部分已被约旦和阿联酋接去治疗,目前还有70多个伤员。
在医院里我们遇到了一位叫阿里的老人,10年前以色列飞机轰炸了他的村庄,当时他失去了左腿。7月15日,以色列的轰炸又使他身上多处受伤。何以为家,老人一脸的无奈,只是默默地看着我们。和他同屋的一位小伙子今年刚满18岁,头部严重受伤,他家5口人都受了伤,住在不同的医院。
最让我感到心疼的是9岁女孩萨玛哈,她皮肤白皙,一头漂亮的棕色卷发,两只美丽的大眼睛,多么可爱的女孩!在以色列的轰炸中她和他的哥哥被炸伤。她的两个胳膊、腹部及两只小脚包扎着厚厚的纱布。在她妈妈呼唤她的名字时她哭了,哭得是那么的伤心。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泪水夺眶而出……无辜的孩子,但愿你早点痊愈!但愿这苦难的日子早点儿结束!
8月1日 星期二
今天,以色列停止了空袭,炮轰声、哭喊声、喧闹声一下子寂静了,然而,人们的心里一时还无法平静下来,不知道战争的硝烟能否真的散去,炮火声是否将再度响起……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