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赴黎巴嫩特派记者 程刚 谷棣
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真主党这次真的把以色列给耍了。在接连两天没有看到真主党发射火箭后,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胸有成竹地宣布:“我想,真主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解除了武装。 ”然而,奥尔默特的话音刚落,真主党就在一天之内向以色列破纪录地发射了至少230枚火箭!到8月3日,共炸死6名以色列人,真主党发言人宣布,他们不会停火,直到以军全部撤出黎巴嫩!作为报复,以色列随即恢复了已经中断一星期的对贝鲁特南郊的轰炸,并且将地面部队推进到距贝鲁特仅100公里的巴勒贝克。正如8月3日的黎巴嫩英文报纸《每日星报》所说,“这一天,双方都创造了新的第一”。战事升级了。
被传弹药殆尽的真主党一下子发了230枚火箭
阿拉伯媒体3日这样报道真主党的火箭战:“凄厉的警报声不时地在海法、纳哈里亚、太巴列、基尔亚特·什摩纳等以色列多个北部城镇上空回响,一枚枚火箭像是长了翅膀,雨点般地落向这些地方。”这对以色列是绝大的讽刺。除了奥尔默特之外,早在三个星期前,以色列总参谋长哈卢茨也曾拍着胸脯说,真主党“大约2/3的火箭发射装置已经被打掉”,照哈卢茨的说法,现在真主党该没有再发射火箭的能力了。
据以色列证实,2日一天,真主党共发射了230枚火箭,而真主党自称发射了300多枚。这是战争开始后真主党最大规模的行动。此前只有在战争刚开始时真主党一天打过100多枚火箭弹,后来减少到一天10枚甚至不发。8月2日的火箭袭击造成1名犹太人死亡,多人受伤。虽然伤亡不大,但它对以色列居民构成的心理恐慌却是巨大的。而且,真主党还第一次发射了射程超过60公里的火箭,这是迄今为止最远的一次,有多枚火箭已经打到约旦河西岸。
8月2日是《环球时报》记者程刚、谷棣赴叙利亚采访前在贝鲁特过的最后一夜。3日凌晨2时30分,正在写稿的记者听到爆炸声,接着每隔5分钟,就会有一声沉重的爆炸声响起。以色列的空袭又来了。虽然是黑夜,但在路灯的映照下,仍能看到滚滚浓烟直升天空。
记者在当地很直观的印象是:以色列对黎巴嫩的攻击在加强。电视画面上也不断播出大量以军的画面,包括以军直升机突袭距离贝鲁特仅100公里的巴勒贝克等。据以军方称,他们8月1日还攻击了黎巴嫩北部的一所医院,打死10名真主党武装人员,抓走5名,并找到大量有关真主党的情报。但真主党方面已经否认,说以军逮到的都是平民。
2日夜里,以军与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的阿塔·夏布村打了一场激烈的地面战。参战的是以色列著名的“戈兰尼”装甲步兵旅,战斗持续了几个小时。一名以军受伤,另有两名以军受重伤,而真主党付出了7人受伤的代价。真主党宣布说,他们摧毁了6辆以军坦克。以色列开始完全否认真主党的说法,最后承认有一辆被炸。
3日上午,以军继续空袭贝鲁特南郊和贝卡谷地。以色列战机向黎巴嫩南部的10多个村庄空投了大量传单,警告村民“如果不想丢命的话,赶紧离开你们的家”。与此同时,真主党至少30多枚火箭落在以色列北部村庄,造成5名平民丧生,不少房子被击中,燃起熊熊大火。真主党也警告说,已经做好准备跟以军“一间屋子一间屋子地争夺”。
真主党“烈士”都生于80年代
黎以冲突至今,至少已造成黎方750人死亡,以方55人死亡。参战的以军士兵多达1.3万人,每天的战事耗费更高达2亿美元,但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以正规军,却奈何不了被以色列视为乌合之众的真主党,难怪3日以色列《国土报》称之为“最不成功的战争”。
真主党有如此强的反击能力,令包括军事专家们在内的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真主党太神秘了。当地人都说没见过,不知道真主党长什么样。在阿拉伯电视台的画面中,可以看到的也都是以军,比如疲劳的以军士兵睡在坦克上,而从没出现过真主党作战的画面。不过当地的一些报纸,像《使节报》等不时有一些真主党发布的公告,公布在与以军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名单。记者注意到,这些“烈士”的出生年月都在1982年—1986年之间,这些人都是在以军上次入侵黎巴嫩后出生的,显示真主党后继有人。
真主党旗下的“灯塔”电视台,虽然其总部在战争一开始就遭以军轰炸,但神奇的是,现在不仅节目照播,而且该台的记者还时不时能从埃及、叙利亚等地发回连线报道。不过,有时纳斯鲁拉讲话时,信号会突然被以色列掐断。
以色列军方声称,有7000名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在黎巴嫩与真主党并肩作战,但黎巴嫩人都对记者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他们说,即使这些外国人来了,真主党也不会跟他们合作,因为会担心其中有以色列的间谍。他们说真主党很注意安全,都是用暗号接头的,而且连当地人都没见过真主党,这些外国人又如何能找到他们呢?如果真主党真需要援助,黎巴嫩人都会帮忙。
以色列军舰封锁黎巴嫩油轮
黎巴嫩已经陷入了油荒,据说汽油供应量只有需求的一半。贝鲁特城内大部分加油站都没油了。开往黎巴嫩的油轮都在海上遭到以色列军舰封锁,进不来。由于燃料不足,贝鲁特大部分地区都开始限电。在记者住的五星级酒店,都是靠自己的发电机发电。
由于黎巴嫩南部局势紧张,以色列停火那两天,数以万计的黎南居民都跑到北部来了。记者第二次探访黎南部的时候,就感觉不但路上更拥堵,而且因为负载太多车辆,路况都不如第一次好。记者从电视画面上也看到,一些以色列的装甲运兵车,在开入黎南部时,因为路太差而翻车。目前贝鲁特的酒店百分之百的爆满。一些好面子的黎巴嫩难民不愿意住政府安排的小学校,都住进了酒店里,但因为人太多,原来住两人的标准间现在往往要住10个人。贝鲁特居民似乎已经过了恐慌期,又出来透气了。商店、餐厅包括一些娱乐场所都恢复营业,网吧里更是挤满了年轻人。
8月3日一早,本报记者一行两人离开贝鲁特去叙利亚采访。司机巴哈是一位热情而乐观的什叶派穆斯林,战火中还兴致勃勃地带记者去看一处不用加油就能驶上去的“怪坡”。当初从叙利亚境内来黎巴嫩时,记者走的是叙黎边境的马斯那阿关口,但现在这个关口已经封闭了。因为这个关口是叙利亚进入黎巴嫩最便捷的通道,并且穿过真主党的聚居地———贝卡谷地,所以连日来被以军炮火多次攻击。巴哈这次带记者从阿里得关口过境,他说是带我们走了一条“最安全的路”,但在从贝鲁特到阿里得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内,记者沿路就看到了三处被以军轰炸过的地点,其中一处是军哨。
在叙黎边境,记者看到一大排大卡车,都是叙利亚运往黎巴嫩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另据报道,有11架来自阿拉伯国家的运送救援物资的飞机已经飞抵贝鲁特,其中包括通过约旦军机运抵那里的中国救援物资。这几天阿拉伯世界支持真主党的呼声很高。进入叙利亚后,记者看到沿途到处挂着真主党的黄色旗帜,叙利亚人甚至将纳斯鲁拉的画像与本国领导人的画像挂在一起。在巴勒斯坦,加沙的一条大街已经被更名为“宾特朱拜勒”大街,以纪念几天前真主党在该地顽强抵抗以军。一位巴勒斯坦村民对媒体说:“一枚真主党的火箭弹在村里的橄榄园炸开了。但我们不会怪纳斯鲁拉。这是反对以色列的战争,我们站在他们一边。”
战火危及地中海海龟
环球时报赴黎巴嫩特派记者 程 刚
第二次去黎巴嫩南部的时候,吉耶发电厂油罐的大火已熄灭了。当地司机特地把车开进了几天前还无法靠近的火场,记者看见,原来在这里的几个巨大油罐中的两个已被完全炸瘪,另外几个仍在冒黑烟。记得7月28日,我们第一次往黎南部走的时候,只能从远处看到这里的滚滚浓烟和大团火光。
现在,火灭了,不是扑灭的,而是油罐里已经没有石油了:烧掉了不少,但更多的是泄漏流入了地中海。
吉耶是黎最重要的一个发电厂,全国约1/4的电量是从这里发出的。7月13日和15日以战机两次轰炸,几度击中电厂油罐,至少1万吨重油泄入地中海,黎近1/3海岸线,800多公里近海受到污染,造成黎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
在黎古镇比布鲁斯的港湾里,《环球时报》记者看到的是厚厚的一层重油,黑腻黑腻的,看上去十分黏稠,连波动都显得很慢。不大的码头上停满了快艇、游艇和游船,但现在这些船都不能动了,一发动,稍有火星迸出,整个码头马上就会成一片火海。记者看到,好几个国家的电视台也在这里拍摄污染情况。据当地《每日星报》报道,因为这次严重的石油泄漏,黎近海的海洋生态系统遭覆灭性打击,现在濒于危险的是整个地中海东岸的海洋生物。这里是海龟建巢产卵的重要地带,7月,海龟蛋开始孵化,如果继续污染,新生的海龟今年夏天就不会游到海里去了。同样受到威胁的还有其他物种,比如蓝鳍金枪鱼的产卵区。环境专家强调,清污必须尽可能早地开始,否则,时间长了,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危害就不可逆转。
两周以来,黎已进行了两次空中清污工作,主要是清除沿岸岩石和沙滩上的油污。从科威特得到的40桶化学物品,专门用来做这项工作。不过,也有专家强调,这样的化学用品不能滥用,否则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因为,已知的化学用品大多比石油毒性更大。据计算,用化学用品清除1吨石油污染,将产生10吨危险废物。现在,污染已蔓延到叙利亚。海岸石油污染也给黎旅游业带来了噩梦般的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