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4日电(《黑龙江日报》记者 曲静)“十一五”开局,龙江大地发展潮涌,活力奔腾。
站在新的起点,黑龙江迎来不平凡的一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深情寄语:“希望你们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清正廉洁、真抓实干,黑龙江大有希望!”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又一次对龙江发展作出指示:“齐心协力,带领广大群众继续创造新的业绩。 ”
全省上下备受鼓舞,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竞相发展、团结奋进的干劲和热情。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省委、省政府正确判断形势,牢牢把握大势,进一步完善发展方略。
运筹帷幄 高扬加快发展旗帜
“十一五”开局,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得益于“十五”以来的厚积薄发,得益于上上下下锲而不舍的努力,省委书记钱运录刚来黑龙江工作时真诚道出履新感言:“党的事业是接力赛,要接好棒,跑好步,接着干,抓落实……”
各级领导班子大兴务实之风:山峦叠翠的林区,机器轰鸣的矿山、麦浪滚滚的田间,处处留下钱运录踏查走访的身影,让人不由想起他的“三盆水”之说:“一盆洗脑,保持清醒,不保守、不僵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盆洗手,干干净净,清正廉洁,当好人民公仆;一盆洗脚,舒筋活络,勤下基层,向群众学习,为人民服务。”
创新发展思路,拓宽招商引资领域,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左己走在第一线,张左己、栗战书率队赴沪苏浙招商,共签订项目合同116个,合同金额182.3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的合同38个。
抓住当前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的历史机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抓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决策层的正确领导下,黑土地人气升腾,质量和效益共进。
年初“开好门,起好步”;首季实现“开门红”;年中实现“双过半”,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575亿元,同比增长11.4%,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全省经济呈现又快又好发展态势,全线飘红。
统筹协调 三次产业比翼同飞
一年之计在于春,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蓝图绘就。黑龙江省多次召开常委会,研究部署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序幕由此拉开。
走在大庆市肇源县华原村的街路上,平整的红砖路面干干净净,路旁翠绿的云杉和丁香树在微风中摇曳,农家小院里砖房的红屋顶在夏日的阳光中格外亮丽。而一年前华原村还在为走路打怵。
华原村的变化仅是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缩影,“新农村建设不能搞‘盆景’工程,不能搞形式主义,要更多地为农民雪中送炭。”这是新农村建设者们的共识。于是,从哈尔滨近郊乡村,到大兴安岭的深山……根据各自实际,建设者们着手解决农民最急需、最迫切、最渴望解决的困难和具体问题,给农民办实实在在的好事。
领着农民学,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导农民变,绥化市依托10万“中心户”,使千家万户农民形成合力;凡本区参合农民就诊可享受免费挂号、免费常规体检、仪器费用减免15%等优惠,大庆市大同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农民看病难题;在双鸭山的不少乡村,产业化的现代规模农业替换了单家独户耕种的传统农业,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民,像城里人一样住进了宽敞漂亮的楼房或集中居住小区;“百乡千村”试点开始,一条条通村公路正在铺就,一批批农村公益设施积极建设……
稻花香里说丰年,含金量十足的惠农举措让农民看到了幸福远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民春耕生产投入资金266亿元,比上年增加44亿元,为近十年的最高水平,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
优质高效作物进一步增加,全省粮豆薯播种面积1.49亿亩,比上年增加43.5万亩;畜牧业在不利因素中前行,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33.2万吨、45.6万吨、220.2万吨,同比增长5.1%、0.5%、10.8%,生猪产业走出谷底步入恢复期;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里耕作,已不是农民仅有的选择。黑龙江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加大了技能培训、输出服务、维护权益和品牌建设力度,全省转移劳动力40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12.5%;各级财政支农资金达到46.9亿元,比上年增长38.6%……
老工业基地振兴进入关键一年,中央赋予的政策已经在黑龙江这个老工业基地发挥着作用,黑龙江省工业企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六大基地主导地位突出,哈大齐工业走廊更加活力四射。国企改制得到深化,昔日雁南飞今朝竞北归,人才回流的同时,外来投资也纷纷涌入。
无论是走进哈电机、一重、哈锅、哈石化等黑龙江省重点骨干企业,还是步入各类开发区的新投资企业,到处都是机器轰鸣,吊车穿梭,一派蒸蒸日上的动人景象。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呈现出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54.5亿元,同比增长15.6%,工业效益总体上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农副食品加工、石油加工、通用设备制造等优势行业增势强劲。
放眼长远,黑龙江省还致力于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大力推进区域结构调整,产业集群初现哈大齐、黄金曲线勾勒沿边开放带、绿色魅力绽放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能源优势变经济优势成就东部煤电化基地———四大经济板块描绘未来清晰的工业布局,并正在成为推动全省工业快速发展的新支点。
第三产业全面提速。大森林、大草原、大界江,冬有冰雪节,夏有避暑游……大气磅礴的黑龙江吸引了八方游客;会展品牌效应激情释放,上半年哈尔滨迎来会展高峰期,哈洽会、韩国周、汽配会、制博会……仅哈洽会期间,就有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名客商以及国内30个省市的11万多名客商参会参展,会展经济流金淌银。
发展后劲 三驾马车动力充沛
上半年龙江经济乘风疾行,在于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驾马车”动力强劲。
从油田到矿山,从企业到林区……大项目建设裹胁在经济发展的各领域中,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319个,同比增长44个;“谋划项目、建设项目、服务项目”为内容的项目年活动如火如荼开展,青冈龙凤玉米深加工、牡丹江恒丰纸业高档印刷纸等6个项目建成投产,双鸭山电厂三期、鹤岗电厂二期和一重集团总体改造等72个项目正加快建设,通村公路、漠河机场等20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哈大高速客运铁路、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引嫩扩建工程等50个重点项目前期正按计划积极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上半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6.5亿元,同比增长32%,为近十年来同期最高水平,六大基地仍是投资重点。
消费品市场供销两旺。随着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6.5亿元,同比增长14.1%,高于上年同期1.7个百分点。农村消费逐步升温,县及县以下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和10.8%,增幅分别提高4.4和1.5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差距在缩小,零售总额增幅差距由上年同期的7.8个百分点缩小到2个百分点。
巨大的货柜车排着长龙驶向俄罗斯口岸,印着国内耳熟能详品牌的包装箱装卸不停,这是黑龙江省边境地区出现的繁忙景象;哈飞汽车生产线加班加点忙碌着,锐意、中意、民意、路宝、赛马、赛豹等各款哈飞汽车已全系出口到中东、北非、南美、亚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半年,哈飞汽车出口15838辆,整车出口数量居全国首位;“哈尔滨造”船坞驶向船舶制造业大国俄罗斯;黑龙江的玉米、猪肉、绿色食品也漂洋过海,摆在了老外的餐桌上……各企业、各行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黑龙江省外贸发展有了较强的支撑,更多的地产品登陆国际市场。
激情与提速成为黑龙江省对外开放两大关键词。上半年,黑龙江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大力扶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产品,保持了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态势,自一季度以来,全省进出口总额连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幅度在全国各省市中始终位居前列,一季度和前五个月增幅均列全国第一位。上半年进出口完成55.5亿美元,同比增长36.9%,高于全国增幅13.5个百分点,增幅列全国第二位。
开放之风劲吹,招商引资步伐稳健。承接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六大产业基地、东部煤电化基地、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基地等实施产业招商、行业招商和品牌招商,富饶黑土地变成招商引资热土,一个个资本绣球抛向了黑龙江,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在争相汇聚。
来黑龙江省投资的外商反映,日益改进的投资环境为黑土地更增魅力,无论从优势资源精深加工、哈大齐工业走廊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项目,还是从对俄经贸战略升级方面看,今年黑龙江省提供的项目都不同于往年,显得更实在、更对商家的路子、更有吸引力。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招商引资持续攀高,实际利用内外资同步增长,全省实际利用外资7.7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利用省外资金153.1亿元,增长53.6%。
和谐社会 奏响全面发展律动强音
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板。2006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努力加长最短的那块“木板”,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幸福阳光。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龙江,黑龙江省把支持发展、关注民本民生作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重要内容,努力健全涵盖老百姓就医、就学、保障基本生活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8.6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64%,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惠及7万余人。各项社会保险范围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费收入达到6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5%;教育继续向农村倾斜,“村村大学生”招生规划稳定在千人左右,在原有24所高校基础上,再推进29所高校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对全省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农村中小学生和其他地区农村贫困中小学生以及全省特教学校实行全额免收杂费……
老百姓的实惠更显现在荷包里。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4649元,增长13.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在去年同期增长47.9%的高基数上,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45.1元,同比增长8.1%。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上半年,黑龙江省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社会事业亮点频频。
文化艺术,养人心志,育人情操。“黑龙江文化艺术之冬”,为冰雪节平添了文化内涵;《八女投江》、《铁人轶事》等重点剧目丰富了全省人民的文化生活;新建743个乡镇文化站,全省82%乡镇百姓受惠;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列入国家级代表作名录,以渤海上京龙泉府遗产保护工程为重点,龙江文化将获得更广泛影响力;“龙江文化信息网”、省图书馆门户网站正式开通……与此同时,一场意义深远影响深远的全省文化体制改革正在酝酿推进中。
科技创新全面起步,一个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纲领性文件———《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问世;哈大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带全面启动;根据黑龙江省科技需求,设计并推进了六大科技专项和34个科技攻关项目,46家省级科研机构中试基地在资源整合、资金筹措、开发推广成果等方面成绩显著,熟化中试产品近80项……
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比上年增加138所,覆盖率达73%以上,全省各三级医院均设立扶贫门诊、扶贫病房,全省先期试点100所乡镇卫生院医疗环境和设备得到改善,33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稳步推进……
各项重点领域改革步入快车道……
回眸前6个月,是黑龙江省牢牢把握第一要务,在历史新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的半年,是稳健发展希望升腾的半年;放眼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一条充满活力的巨龙将在更广大的经济社会发展舞台上,舞动得风生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