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中国作家长征采风团一行参观了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师地达维、小金县城红军纪念广场和两河口会议遗址,然后翻越行程上的第二座大雪山——海拔4150米的梦笔山,赶往卓克基。
一路极美的峡谷风光。 清澈的梭磨河水,沿峡谷缓缓流淌,高山杜鹃恣意怒放,山坡上如云朵般飘荡的牦牛和羊群,峡谷平缓处的红顶藏式小楼和高大威猛的藏獒,都会引来车内此起彼伏的惊叹声。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西索民居不断出现在我们面前。梭磨河边的红军树绿荫匝地,彩色的经幡在炊烟中神秘摇曳,高原干净的阳光带着青草的芳香,照射在色彩斑斓的木窗上。我们对着寨门,“长枪短炮”一阵狂扫。正拍得起劲,来献哈达的一排嘉绒藏族美女成了我们眼前一道更为靓丽的风景。后来得知,在西夏王朝灭亡之时大批皇亲国戚、后宫嫔妃从遥远的宁夏逃到水草丰美的阿坝地区与当地藏族融合为一体。
我们佩戴着洁白的哈达,在6位嘉绒藏族美女的引导下,沿着核桃树下的石板小路,来到半山腰的卓克基土司官寨。
这座建筑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小说《尘埃落定》就是以它为原型创作的:青山绿水,天蓝得宝石般诱人,雪后到处飞的画眉,以及无边无际的麦田还有火焰一样盛开的罂粟花,姿势妖娆无比。电视剧中的这些画面深印脑海。
面对真实的土司官寨,轻轻触摸着斑驳的石壁,我感叹,这该是怎样的一双双粗糙又灵巧的手呢?把这一片片并不规则的石头拿捏得如此有模有样,傲岸挺拔。我们不能不感叹末代土司的艺术家情怀,竟能把汉式的木结构和藏式碉楼建筑融合得浑然一体。这里取材独具一格,虽然有汉式建筑的四合院格局,但所有细节都是粗线条的,简洁大方,和碉楼建筑厚重、粗粝的墙体也非常协调。“层峦叠嶂真无数,千崖万壑疆无度,故垒巍峨扼重关,卓采(卓克基音译)官寨冠诸夷。”看惯了小桥流水,春花秋月,听惯了江南丝竹,雨打芭蕉,这种粗犷、厚实的美,对我的视觉造成很强的冲击力。
踩着宽大的木楼梯拾级而上,一边听讲解员的解说。1935年6月红军进驻卓克基时,为了与后续部队联络,打了3颗信号弹。夜空中的三色耀眼光团,让土司索观瀛的藏兵以为“神兵天降”,竟弃寨而走。随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此驻留了一周,并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我们跟随讲解员来到官寨的第二层,站在高处朝对面的梭磨河望过去,发现西索民居神奇地呈藏族八宝图中的“花依”形状,寨子中那些竖来直往、弯来拐去的青石板小道,把图案勾勒得越发线条鲜明和富有特色。在书斋蜀锦楼,讲解员介绍道,当年蜀锦楼里除了藏文书籍,还藏有大量汉文“四书”“五经”和古典名著。嗜书如命的毛泽东,看到大理石桌面上摊开的《三国演义》,不觉眼睛一亮,而且对末代土司索观瀛产生了好感。毛泽东在这间藏香浓郁的书斋里,忙里偷闲看完了线装版的《三国演义》,联系到《三国演义》第八回中对郿坞的记载,毛泽东击节赞叹,古有郿坞,今有官寨。1935年7月的卓克基土司官寨,留下了千古美谈。
毛泽东在此住了一个星期,精神和身体都得到了充分的补给,随后,成熟的民族政策、红军乃至整个中国的未来生存之路,便顺理成章地被他勾画出来。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妄图消灭红军在人烟稀少、供给困难的川西北高原的阴谋,还铲除了张国焘企图另立中央、分裂红军的野心。长征途中在卓克基土司官寨的这段往事,显然给毛泽东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至于在17年后的1952年,他与当年的卓克基土司索观瀛北京相遇时,仍念念不忘:你的书籍有汉文有藏文,让我大饱眼福。毛泽东还对他说,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少数民族的朋友。红军当年是借路北上,住进官寨,你用不着躲进山林里。
作为红军长征时期中央统帅曾经的居住地,作为“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作为茅盾文学奖作品《尘埃落定》的电视剧拍摄基地,今日卓克基,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