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老:亲情浓负担重
家住北京龙泽苑的杨先生,婚后和父母一起居住多年。
“爸妈这么大年纪了,子女应该照顾好他们。”杨先生边说边给父亲的茶杯里续满热水:“和父母住在一起,一来我们放心些,二来父母也能享受到亲情。 ”
如今,靠子女承担的家庭养老仍然是中国人最传统的老年赡养方式。目前北京城区约99%的老年人口属于居家养老,其中家庭养老占多数。
家庭养老固然能细心到位,但是杨先生也表达了他的顾虑,他和妻子都有工作,孩子又要上学,每天难以抽出很多时间陪伴父母。“工作上压力一大,有时候真忙不过来。”他说。
杨先生的处境凸显了当前城市家庭养老的一个问题。
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使许多家庭面临“421”的家庭养老格局(即一对夫妇,上有4位老人,下有一个孩子),单纯靠子女养老显然势单力薄。
“这种延续上千年的养老方式有它的优势,那就是照顾周到,亲情关怀,成本较低等等。”北京市社会福利管理处的魏小彪说:“但显然,传统的方式如今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社区养老:兼享公共服务
西城区汽南社区内的王大爷是离休老干部,一身白色的棉质太极衫让他看上去精神矍铄。
他操着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说,老伴去世后,儿子忙于工作不常回家,让他的生活感到很乏味。“有时,周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就整天开着电视,好让屋里有个响声。”
社区开展养老服务以后,王大爷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每天早晨7时,他准时起床去打太极拳,白天的时间就和棋友下下棋,或者和票友去唱唱戏。“在我们这帮人里啊,我还是拉二胡最好的呢。”他笑着指指他的二胡。
看见父亲如此开心,王大爷的儿子心里也踏实多了。“我工作很忙,没时间照顾老爷子。最多只能晚上回来陪他聊聊天。现在看到他老有所乐,我心里这块大石头可就放下了。”
社区养老是京城居家养老的另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老人不用脱离家庭,对老人的服务照料既可依靠家人的亲情关怀,又可以依靠社区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服务,比如信息服务、生活服务、医疗服务、精神文化服务和法律咨询等等。
北京市政府从去年开始加大了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扶持力度,使之形成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政府主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扶持、鼓励提供养老服务的专业队伍。
机构养老:前景广模式多
和其他老人不同,78岁的朱法文老人选择了居住到北新桥社区三和老年公寓中,军人出身的他更适应集体生活。
“住老年公寓是经过全家人同意的。”依然保持着军人风度的老人微笑着说:“儿女们不想让我寂寞。”
朱法文老人的老伴去世后,几个孩子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将老人单独留在家里,他们既不放心,又担心老人寂寞。
住进老年公寓后,朱老的娱乐生活变得丰富起来。他喜欢下棋,老年公寓里许多员工都有被朱老“杀”过的经历。朱老更喜欢看书,全天开放的公寓图书馆里,有他最喜欢的《军事博览》和《健康之友》等报刊。
“现在,每天吃饭的时候,还有人专门扶我下楼吃。”朱老笑眯眯地说:“饭菜也可口,两荤两素一汤。这里的人对我啊,就跟我的亲人一样。”
机构养老是指老人离开家庭,进入养老机构养老的一种模式。目前北京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大约在1%左右。
北京市有300多所养老机构,其中,政府办的约占2/3,民办的占1/3。这几年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较快,还出现了政府投资、企业经营的公办民营新模式。
社会养老产业有待更大发展
按照国际惯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人口总数的10%就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2005年底的最新数字显示,北京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20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4%。市老龄委的调研预计,2025年时北京市老年人口将达到360万,达到总人口的30%左右,即每3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针对这种局面,有关专家对养老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们指出,在提倡全社会尊老爱老、孝敬父母的同时,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应该成为未来社会养老的主流。随着今后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未来老年人消费观念、习惯的改变,对于社会养老服务及机构养老的需求会不断增加。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去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现在45至60岁年龄段的人当中,有30%的人期望将来进入养老机构养老。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推动社会养老产业的发展显然已成为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