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无论走进万山特区的哪个村寨,都能见到瓜果满园、牛羊满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繁荣景象。这是万山特区实施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带来的新气象。
能者上 庸者让
万山特区共辖四乡一镇。 过去,共有村级基层组织44个、村干部210人。由于大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之间缺乏沟通,相互配合不默契,存在内耗现象,直接影响了村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至激化了各类矛盾。去年9月,在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特区党委在总结近年农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全力实施村支“两委”主要领导“一肩挑”、支部委员与村委会成员交叉任职工程。按照“因村制宜、宜分则分、宜兼则兼、打碎重塑、依法选举”的原则,将原来的42个村撤并为1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通过选举,有17名具备“五强”标准的高素质党员被选进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新当选的67名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54人,真正实现了能者上,庸者让。滕龙村党支部书记杨通余上任不久,就带领群众铺就砂石路6.6公里,兴修水渠2000余米,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和农田灌溉难等问题。目前,这个村已被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工程之一,在村支“两委”班子的通力合作下,全村100多户农户安装了“天锅”(电视信号接收器),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各项工作面貌一新。
让村干部挑起致富“大梁”
授人鱼,莫如授人以渔。过去,万山特区在主抓农村工作时,只注重帮扶了多少资金、给了多少物资,而忽视了方法的辅导和传授,从而滋生了部分村干部“等、靠、要”思想。为彻底根除村干部“泡”“庸官、懒官、混官”的现象,万山特区制定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工作实施方案》、《村民自治实施纲要》和“三会三制”等措施。特区党委还对村干部进行分层次、大强度、多形式培训,全面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今年以来,万山特区共选派了20名优秀村干部,先后2次前往怀化和德江培训学习,进一步坚定了他们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的理念。中华山村村支“两委”成员把思想解放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采取一系列“亲商、惠民”优惠政策,从湖南湘江引来了一家钒矿开采加工商,解决了本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问题,激活了一方经济,实现了特区提出的“建立龙头企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农村党员是村级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石。为了发挥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万山特区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了“争创十佳模范党员”活动,即争创执行“一事一议”的模范、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模范、致富奔小康的模范、扶弱助困的模范、村风文明的模范、惩恶扬善的模范、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模范、家庭和睦和邻里友好的模范、开拓创新和解放思想的模范、廉洁自律和树立良好形象的模范。这一活动的开展为农村党员发挥作用选准了着力点,全区800多名有争创能力的党员积极投身创建活动中。敖寨乡的280名农民党员中有23人成为种植业典型,13人成为“二元杂交”仔猪养殖业专业户主,其他绝大部分党员成为“一事一议”、村风文明的带头人。通过开展这一活动,全区党员致富典型遍及各村民组,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高楼坪乡青年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陆成桥介绍: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减少了二者之间因工作分歧而产生的矛盾和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给村党组织“一把手”带来了压力和动力,增强了主动思维意识。
群众称好才是好
“‘一肩挑’出新气象,村干部不干农活串山寨,察民情,解民忧,关心群众从不赖;建了沼气筑水渠,大修公路,群众爱;妻儿抱怨不持家,他毫不理会依然要把群众往致富路上带。”敖寨乡中华山村农民姚辉用时下村里流行的顺口溜,对村支“两委”实施“一肩挑”和村支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工程后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形象的称赞。中华山村系原来敖寨村、金家场村和杨家寨三个村合并而成,下辖49个村民组,拥有人口4176人,是全特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广、各类矛盾相对突出的行政村。去年10月,换届选举实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支“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后,村支“两委”班子成员按照特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从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入手,重点抓了村民自治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基础工程。仅半年时间,村支“两委”就成功调解纠纷30余起,完成通村公路2条达1500余米,为村民办实事10余件。群众感慨:过去的村干部只说不干,如今的村干部是怎样说就怎样办。10多年前,分别位于金家场片区和杨家寨片区的竹林苗村民组和清水江村民组,因山林纠纷产生过节,10多年来两组村民见面总是横眉冷对,从不说话。两村合并后,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分别深入两村民组,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使他们重新和好,成了团结相处的友邻。今年75岁的村民刘泽清,谈及“一肩挑”和交叉任职的好处便来了精气神:“村民在参政议政和民主决策中有了知情权、选择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更加透明了。”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农民变得有钱了。那成片嫩绿的稻田,蜿蜒起伏的村组公路,大大小小的蓄水池,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好似一幅生态家园的山水画。如今的万山农村一派生机盎然。 作者:田必刚张水长龙昭毅 李红心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