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陈鸿桥专著《16节科学管理课》(人民出版社出版),提出要在全民中推动科学管理的普及化、大众化,认为中国企业最需要吸取的一个教训是长时间以来缺乏科学管理方法。工具的广泛应用,要通过科学精神与职业精神的融合构筑现代工商文明的基石。
管理活动源远流长,自古即有,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具有自己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则是始自20世纪初以“泰罗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管理科学的起点和基础,而管理科学是科学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于中国既缺乏科学管理的熏陶,又缺乏管理科学的体系。
科学管理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18世纪中叶,从英国开始,欧洲展开了一场伟大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劳动分工也越来越细。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便应运而生,为提高生产率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解决方法。
泰罗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使管理成了一门可供研究和传授的科学,开创了科学管理的崭新时代。“泰罗制”强调每个细节的规范,强调从起源到结果每个环节的过程控制,其精髓就是精细化、标准化和数量化。泰罗认为:“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把生产过程进行细微的动作分解,实行标准化的操作和定量化的管理,使机器大工业时代以装配线为特点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无论管理科学如何发展,科学管理始终是管理科学的核心和基础。如果说,管理科学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巍峨的大厦,那么科学管理则是这座大厦坚实的地基。虽然过去了100多年,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上仍具有经典性地位,至今还被广泛运用。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企业的经验中,我们都能发现“泰罗制”的影子。正如管理学家厄威克所说:“所谓现代管理方法,如果不说是绝大多数,至少有许多可以追溯到泰罗及其追随者半个世纪以前提出的思想。这些管理方法虽然已改进和发展得几乎同原来面目全非了,但其核心思想通常可以在泰罗的著作和实践中找到。”
中国历史的发展和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小规模、封闭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存在。没有社会化大生产,就形成不了流水线的作业流程,也就形成不了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这些体现工业文明精髓的要素,从而导致科学管理先天不足,纪律、规范、制度、程序等与现代化相对应的理念远没有深入人心。可以说,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时代,有过辉煌的农业文明,但由于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没有经历西方工业革命的洗礼,没有经历科学管理的磨练,不曾形成真正的管理科学。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又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大锅饭”时代,长时期内没有把管理作为科学来对待,以至于影响到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发展缓慢。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政企分开促使了国内管理理论的萌芽,但我们还未来得及思考科学管理这个课题,就被现代管理的时髦词汇所淹没。中国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管理基础薄弱、管理秩序紊乱、管理效率低下、组织结构刚性、资源浪费严重等诸多问题,难以适应持续发展的要求。问题就出在科学管理的基本功,不讲规范、不立制度、不重标准、执行不到位,必然要付出代价。
管理可以飞跃,但不能简单跨越。虽然我们在短时间内拥有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楼大厦,高速公路等硬件设施,但如果使用这些现代化硬件设施的人的基础素质和管理水平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整个社会就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为什么经济的高速增长要以资源的耗竭和浪费为代价?为什么企业规模在快速发展,企业的竞争优势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提升?为什么每年企业数量都在迅猛增长,但跻身于世界一流的企业却少之又少?为什么生产安全事故接连不断?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是造就现代工商文明的必然途径。企业要做大做强,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静下心来,戒除浮躁,固本强基,正如《16节科学管理课》提到的要抓紧“补课”,回复到管理的起源,在各行各业大力推动科学管理活动。
“管理是一门科学”与“管理是一门艺术”这两个命题并不矛盾。管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科学,这表现在管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一套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管理的艺术性表现在管理的实践性和创造性上。要求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管理理论并且通过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
企业管理经验与方法需要不断在“干中学”与“学中干”的过程中反复演练,不断夯实,这本《16节科学管理课》对社会浮躁的根源与管理基本功的缺失进行了深入解剖。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要善于运用科学管理的理念、工具和方法。书中提出来的许多命题,如重修“泰罗制”、科学管理复兴、细节管理、过程控制原理、干中学、积累定律、补课等理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精神、思维方法都很值得细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