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深海使用大量先进武器
昨天,随着“大洋一号”缓缓靠港,历时86天的中国第十八次大洋科学考察宣告圆满结束。来自全国3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共36位科学家参加了本次大洋科考,其中海洋二所科学家占了近三分之一。
本航次首席科学家、二所研究员初凤友介绍说,此次科考主要任务是在北太平洋深海调查海底矿藏的分布和面积,为进一步评估矿区的经济价值提供样品和数据。本次考察,共采集到了800多公斤矿石,600多公斤岩石和近3吨的沉积物样品,这些样品及相应的数据将为全国的深海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其进一步的研究成果还将通过政府提交给联合国海底管理局,丰富全人类对深海矿区的认识,并为深海矿藏的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大洋调查以来,距今已经开展了18个航次的调查工作。与以往的17个航次相比,本航次使用的设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达到了“定点解剖”高效率、高质量的标准。初凤友举例说,过去在深海取样时,由于定位功能和信号传输质量不到位,取样范围只能精确到五六百米甚至是几公里。而本次航次的取样定位已经能够精准到10米之内。我国自主研发的电视抓斗(就是在海下抓样本时,可以通过安装在抓斗上的摄像头,在船上就能像看电视一样,看清水下目标)、浅钻等器械也表现出了十分优良的性能。针对本航次深海基底硬度大、普通抓斗容易抖动造成取样不准的特点,科考队员还为抓斗按上了一对“翅膀”。当抓斗接触到深海海底时,打开“翅膀”形成两个支撑脚,将抓斗稳稳地固定住,达到精确取样的目的。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进入深海勘测领域的国家之一。2004年,我国成为了联合国海底管理局甲级(最高级别)参与国,享有海洋矿藏开采等规则制定的表决权和建议权,一年一次的海底管理局会议也从此多了代表发展中国家说话的声音。
(通讯员孙银玲记者陈昌旭 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