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3日威胁说,如果以色列继续轰炸贝鲁特,真主党会把火箭发射到特拉维夫。4日,孟加拉国一位小女孩参加反战游行。
在伊拉克什叶派宗教人士穆克塔达·萨德尔组织下,数以十万计的伊拉克民众4日汇集到首都巴格达附近的萨德尔城举行游行示威活动,支持黎巴嫩真主党武装,谴责以色列和美国。
据新华社电黎巴嫩真主党武装4日将自己火箭弹的落点继续向以色列纵深处推进,首次打到黎以边界以南75公里的城镇哈代拉。与此同时,以军在黎南部的军事行动也不断损兵折将。
随着以境内越来越多城市进入真主党火箭弹打击范围,以及前方战场不断出现折损坦克和士兵的情况,以军越来越意识到,他们面对的不是一支草莽游击队,而是一支装备完善的正规军。
远程火箭:
更多更远
以色列媒体4日报道说,当地时间晚上9时左右,3枚火箭弹击中了哈代拉附近地区,位于特拉维夫以北50公里,这是真主党武装火箭弹迄今发射至以境内的最远处。此前,真主党火箭的最远落点是距离黎以边界以南约70公里的贝特谢安附近。
真主党“灯塔”电视台同一天证实,真主党武装当天使用的是“海拜尔-1”型火箭。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3日威胁说,如果以色列继续轰炸贝鲁特,真主党会把火箭发射到特拉维夫。
自黎以冲突爆发以来,真主党已向以色列发射约2500枚火箭弹,造成30名平民死亡。2日,真主党发射的火箭弹更是达到创纪录的225枚。一名以军高官坦言,自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密集的火力攻击。
反坦克导弹:
近攻“王牌”
随着以军在黎南部军事行动的深入,以色列在与真主党的正面交火中遇到了另一轮阻击——反坦克导弹。
美联社5日报道说,以军情报机构证实,真主党目前拥有欧洲制造的“米兰”反坦克导弹以及俄制“Metis-M”型反坦克导弹,后者已经在与以军的战斗中使用。
以军4日证实,仅在过去两天时间内,来自真主党方面的这种导弹已经破坏了以军3辆“梅卡瓦”主战坦克,直接导致7名以军士兵死亡。另据以色列媒体报道说,在冲突中死亡的多数以军士兵均死于反坦克导弹。截至5日,以军方面已经有45名士兵被打死。
就连以色列军事专家也不得不承认,以色列如今面对的真主党,已经不是一支简单意义上的游击队,而是一支装备完善的正规军。
美联社评论说,由于有能力摧毁被以色列自诩为实力象征的先进主战坦克,真主党手中的反坦克导弹也许是它在黎以冲突中的“最致命武器”。
以军策略:
切断来源
鉴于真主党武装拥有比预期更完善的装备,以色列开始把目光转向截断真主党可能获取武器的途径,以及他们发射火箭弹的来源地。以军4日炸毁了通往贝鲁特北部沿海公路上的4座桥梁,切断了贝鲁特至叙利亚边界唯一一条可行道路。以色列一直怀疑,真主党从叙利亚和伊朗等国获得了部分先进武器。
以色列媒体报道称,伊朗驻黎巴嫩前大使迈赫塔沙米·普尔4日对一家伊朗报纸说,伊朗向真主党提供了“流星—2”型导弹。普尔说,伊朗支持真主党在保卫黎巴嫩免受以色列入侵时使用这一武器。
《国土报》报道说,“流星—2”型导弹射程大约210公里,可打到特拉维夫。为防范真主党武装可能发动的更远距离袭击,以军自上周起已在特拉维夫以北的内坦亚部署了“爱国者”导弹。
黎巴嫩最新
伤亡数据
据新华社电黎巴嫩最高救援机构5日在贝鲁特发表的统计报告显示,以色列对黎巴嫩24天的袭击轰炸已造成黎境内至少967人死亡、3293人受伤。
报告显示,死亡者中包括880名平民,其中30%是不满12岁的儿童,黎巴嫩军人和警察28人,以及联合国维和人员4人。另外,黎真主党方面有48人死亡,真主党同盟什叶派的“阿迈勒”运动有7人死亡。
报告还说,目前统计出的死亡人数不包括埋在废墟下尚未找到的人。据悉,贝鲁特南郊至少有30幢高层楼房被摧毁,废墟中仍掩埋着一些遇难人员。
中东多国举行反以示威
逊尼派声援什叶派真主党
据新华社电中东地区多个国家4日发生反对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军事攻击的游行示威活动。示威者还呼吁什叶派与逊尼派阿拉伯人团结起来,支持黎巴嫩人民。
除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萨德尔城10万民众参加的示威活动外,伊朗、沙特、埃及、约旦和叙利亚也有民众走上街头。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大约100名示威者向英国驻伊朗大使馆投掷石块和燃烧瓶,破坏了使馆建筑,但没有造成伤亡。
在其他地方,示威者呼喊反对以色列和美国的口号,挥舞着黎巴嫩和真主党的旗帜,以及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的画像。
美联社注意到,在一些逊尼派占人口多数的中东国家,属于什叶派的黎巴嫩真主党所获支持已相当广泛。数百名沙特什叶派民众在举行示威时高呼“不分逊尼派,不分什叶派,只有团结”。还有一些国家的逊尼派宗教人士在当天的宗教仪式上呼吁说,因为“正在抵抗以色列的是黎巴嫩人民,所以我们必须支持他们”。
阿拉伯国家联盟发言人哈沙姆·优素福4日在埃及首都开罗说,阿盟将于7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举行紧急外长会议,“以此显示阿拉伯人和黎巴嫩人民团结在一起,会上还将讨论黎巴嫩局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