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季佳莹
一份厚礼,献给即将开幕的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大会———
“十五”期间,通过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哈尔滨市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科技事业实现快速发展,科技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 哈尔滨市连续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一组数字,印证着哈尔滨科技发展之路上的坚实脚步———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05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10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2.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8%提高到42%;取得科技成果4732项,累计申请专利11164件,授权5214件。
“十五”期间,全球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科技与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哈尔滨不进则退。
恰逢此时,国家提出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对哈尔滨,这是机遇,更是挑战。
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步伐?
———优化政策环境。哈尔滨市先后出台了《哈尔滨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和《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初步形成了覆盖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政策法规体系。
———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哈尔滨市振兴老工业基地科技行动”全面启动,高新技术产业拉动全市经济一路快跑: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重要进展,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提档升级,重点产业竞争力增强;一批具有发展优势和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005户,其中36户产值超亿元;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3800户,2005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80亿元。
———依托对俄的地缘优势,不断加快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脚步: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120余家校所、企业及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立联系,开展合作研发项目130项,建立了一批中俄科技合作研发中心和对俄合作产业园区,同时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开展多项科技交流与合作。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立有利于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制度……哈尔滨播下科学的种子,收获发展的果实。
2005年11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松花江水污染,市科技局连夜组织专家论证,第一时间拿出恢复供水解决方案,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主要依据,第一时间组织专家进行污水处理科技攻关;研制预防禽流感疫苗取得重大突破;8家在哈大学、科研单位、企业为“神舟”五号作出突出贡献;哈电集团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再创新相结合,三峡产品形成了火电国内领先、水电国际先进的技术优势……哈尔滨强大的科技实力,再次为国人和世界所瞩目。
回首“十五”,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放眼未来,激活潜力、加快科技自主创新的脚步催人奋进;把握机遇,我们看到科技进步为建设哈尔滨创新型城市美好的未来正在助力、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