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白桦林、勇敢的卫国战争英雄、炽热的社会建设场面……由油画、海报、雕塑、瓷器、奖章等245件原苏联作品组成的《太阳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辉煌》展览,眼下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据首都博物馆副馆长王武钰介绍,该展览是“俄罗斯年之俄罗斯文化节”的重点项目之一。 展品来自俄罗斯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的珍贵藏品,不乏德涅卡、库茨涅佐夫、马施科夫等名家的传世作品。展览从政治、军事、社会生活等不同角度,展示了前苏联人民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事实上,今年在华举办的“俄罗斯国家年”活动一直有声有色地开展着:“俄罗斯国家年”开幕式上莫斯科大剧院在人民大会堂的演出,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俄罗斯艺术300年”画展,《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小市民》、《狼与羊》等一批俄罗斯戏剧在北京舞台上先后亮相,还有“小白桦”的歌舞、俄罗斯电影周、俄罗斯音乐会……丰富多姿的俄罗斯文化一次次吸引着中国人的目光,积淀于几代中国人内心的“俄罗斯—苏联情结”一次次释放。
老一代:想起俄罗斯,心有千千结
作为俄罗斯文化研究学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奚静之今年观看了很多俄罗斯文化艺术展览。她认为,俄罗斯在中国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与其他欧美国家举办的文化活动有很大不同。因为,上个世纪50年代前苏联对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曾经有过重要影响,每个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都或多或少有着“俄罗斯情结”。“那时候,我们整天听着唱着《三套车》、《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看着苏联电影,就连给学生上美术课,也是沿用着苏联的教学方法。”
69岁的芭蕾舞演员王樯曾经是“苏联专家的学生”。50年前,她作为芭蕾舞演员,导演就是“苏联专家”。当时,为演好《天鹅湖》等芭蕾舞剧,演员们要学习很多苏联文化,王樯就经常到中国书店买俄罗斯画家的油画书。首博的展览一开幕,王樯就迫不及待地去看了,“展览唤醒了我沉积已久的俄罗斯情怀。”
已离休的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武振平回忆道,上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的俄国及前苏联的小说、诗歌、音乐、电影、戏剧、绘画,潮水般涌向中国进步青年群体。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到高尔基的《海燕》,从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到歌曲《喀秋莎》,从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到电影《列宁在十月》……它们切合了当时贫穷落后、灾难深重的中国现实,在当时迫切要求改变现状的青年一代的内心深处形成了深厚的情感积淀。
武振平还记得,上世纪50年代中期,前苏联的“红旗”歌舞团、“小白桦”歌舞团几番来华演出,一次次点燃中国观众对俄罗斯艺术的热情。当时上海唯一的大会堂“市府大礼堂”,“红旗”歌舞团唱起中国人民熟悉的歌曲时,台上台下纵情高歌,分不清谁是演员谁是观众……“这种‘情结’实在难以剪割!”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老知青李东安与一班同龄人如今还经常结伴到北京景山公园,哼吟前苏联歌曲,追寻昔日温馨。无论哪首歌,只要有人哼出前面的音符,大伙即刻轻声应和。歌本都带了,但无须翻它,因为,旋律就在他们心中。
李东安说,对于上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除了民族文化,所接受的外国文化主要就是前苏联或俄罗斯文化。即使到上世纪60年代初,这一已悄然浸润于血管中的文化影响力也没有因两国关系的破裂而干涸,在“文革”年代,知青们仍把残破的《复活》和《狄康卡近乡夜话》带到知青茅屋的煤油灯下,或孤独一人坐在田埂上唱那首忧郁的《田野静悄悄》。
“那个年代距今似乎很遥远,但她已经融进了你的血脉中,或者说你的骨骼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她铸造,你如何能释怀?”
新青年:俄罗斯=时尚?
今年,随着“中国俄罗斯国家年”的到来,不仅勾起了老一代人心底的俄罗斯情结,就连年轻人也对俄罗斯文化产生兴趣。比如,一个最直观的现象就是俄罗斯商品及餐饮的再度走俏。
雅宝路是京城闻名的俄罗斯小商品扎堆之地,在那里,不少店铺摆满了俄罗斯各式的传统工艺品,如套娃、俄罗斯腕表、俄罗斯皮靴。店主吴老板说,回头客多是“新新人类”。
而在餐饮上,“老莫”、“基辅”等京城著名的俄式餐厅也出现火爆场景。
北京女孩孙静芸自称是有俄罗斯情结的人,她从小吃着莫斯科餐厅的生日蛋糕长大,看的第一本小说是《青年近卫军》,现在还找了个留学乌克兰的男朋友。每次当男朋友回国的时候,他们都会到基辅餐厅吃饭。“尽管我们不会像那些有苏联情结的老一代人那么激动,但是仍然有一份感动在心中。”
几家俄式餐厅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类餐厅客流群此前多集中在四五十岁人群,但这一两年,年轻顾客的身影越发多了起来。对时尚青年来说,在俄式餐厅吃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那里处处洋溢着的异域情调。
当俄罗斯文化在中国逐渐“升温”的同时,许多年轻人表示,中俄文化交流不仅要“怀念过去”,更应“立足当代”、“走向未来”。
共青团中央与清华大学最近联合举办的一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4.5%的中国大学生对俄罗斯表示关注,但对这个最大邻国的当代文化却知晓不多,相当一些中国年轻人甚至说不出一位俄罗斯现代画家或流行歌手的名字。
西南交通大学绘画系大三学生苏迪认为,仅靠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契诃夫、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列宾,以及《山楂树》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已远不能满足年轻人了解俄罗斯文化的渴望。“我们不仅需要怀旧的俄罗斯文化,更愿意看到现当代的俄罗斯。”
现在北京雅宝路从事物流工作的28岁俄罗斯女孩波琳娜说:“我爷爷曾经是帮助中国搞建设的苏联专家之一,那段时光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今天的中国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奇迹’,同样吸引着俄罗斯年轻一代,我和我的许多朋友们都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当代文化,也希望能来中国生活、工作。”
“应该充分利用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的契机,把两国现当代的电视、电影、音乐、文学、艺术介绍给青年,以文化为纽带,让两国青年人走得更近。”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