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校“航母”败走1.78亿教育储备金
山东临沂双月园学校停办,这所长江以北最大的民办学校起于教育储备金融资模式,败于政策明朗后的挤兑狂潮
■核心提示
号称长江以北最大的民办学校———山东临沂双月园学校停办。
这是继南洋教育集团崩盘后又一所大型民办学校破产,其直接诱因是教育储备金的集中兑现。
成和败均缘自教育储备金。
上世纪90年代,大量民办学校靠收取教育储备金融资,解决了没钱办学的困难,同时并投资其他领域获得利润反哺学校来滚动发展,但也有办学者有诈骗家长钱财和转移资金之嫌。
之后,一直未获国家政策允许的教育储备金被叫停,随之出现的集中兑现狂潮,使得靠此途径发展的大部分民办学校停办。
□本报记者 刘伟 山东临沂报道
又一家民办学校教育的“航母”停航。
6月29日,山东临沂双月园学校,随着最后一名学生离校,电动拉门徐徐关闭,这个被称为长江以北最大的民办学校宣告停办。
双月园学校,山东省首个获得省级规范化称号的民办名校,鼎盛时期,在校生接近5000人,教职工780多人,2003年山东高考文科状元郭小帆即出自该校。
这是继素有“中国民办教育航母”之称南洋教育集团崩盘后,国内又一所大型民办学校败走麦城。与南洋教育集团类似,双月园学校“停航”同样祸起“教育储备金”。
教育储备金,是1993年开始被民办学校广泛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通常是由家长一次性交一笔钱给学校(一般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便不再缴纳学费和伙食费。学校通过收取的储备金开设新校,或用于投资其他领域。等学生毕业后,校方以投资获得的利润或新收的储备金,返还原来学生缴纳的教育储备金。
曾让学校迅速崛起的教育储备金同样也是使之崩盘的直接诱因。
“由于学生家长的集中挤兑,办学者短期无法偿还导致学校停办。”主管方临沂市罗庄区教育局局长周广军说,目前政府正通过转让学校等方式来解决遗留问题。
该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开始,双月园学校共计拖欠1500名学生家长教育储备金1.78亿元。
突然停办
双月园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累计招生近万人,停办后学校首先要做的是协助现有1600名学生的学籍转出去。
“爸爸,来接我回家吧,我们学校被卖了。”10岁女孩席龙华在电话里喊着。
6月25日晚上7时,席全强接到小女儿的电话不住的嘀咕,“那么有名的一个学校怎么会被卖掉呢?”他随后拨通了女儿老师的电话,女儿的话获得证实,并被告知“明天来学校领孩子吧”。
“学校到处都是接孩子回家的家长”,第二日,席全强赶到学校看到的情况是,学校接送孩子的大巴也停运了。
刘宝林,双月园学校副校长,他介绍说,学校停办前,共有在校生1600人,其中包括韩国学生40人,一线教学老师180多人。
双月园学校成立于1997年,是一所寄宿制全日制民营学校,占地560亩,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投资2.5亿元,设有幼儿部、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实行15年一贯制,面向全国招生。
刘宝林介绍说,双月园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山东省内主要是临沂、日照、济宁、菏泽等城市,省外学生主要来自于内蒙古、北京、浙江、江苏、安徽、黑龙江等省区市,最远至新疆。
截至停办前,学校共计招收学生近万人,从2000年到2005年,一共培养高中毕业生2588人,其中1749人考入本科,录取率一直保持在70%,包括郭小帆等在内11人考取北大、清华。
“今年高考还没有录取完,数据没统计全。”刘宝林紧接着说,“不过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刘宝林目前驻校负责处理善后问题,他解释要尽可能把学校完整地移交给新主人。
“我们要协助所有的学生将学籍转出去。”另一名留守老师张传军说,1600多名学生不是个小数目,目前已通知完所有的学生家长,“10部电话,整整打了两天”。
1.78亿教育储备金之祸
教育储备金被叫停,各民办学校出现挤兑狂潮,很多学校崩盘,双月园共计拖欠1.78亿元教育储备金。
但对于更多的家长来说,孩子的学籍问题此刻并不最为紧要。
“学校还欠我个人22.8万教育储备金。”席全强说,“我们已经要过很多次了,学校只说没有钱”。
在家长提供的《入学协议书》上,详细地介绍了学生在进入双月园学习时的缴费方式:A型,一次性缴纳教育储备金额为22.8万元(幼儿园日托生为18.8万元);B型,一次性缴纳教育储备金额为10万元,另外按学年度缴纳生活管理费;C型,按年度缴费,从幼儿到高中生按照不同的年龄段收取12800元到18800元不等。
“我们大多都交的是教育储备金。”学生家长代表王小玲对记者表示。
“这是我们最棘手的问题。”刘宝林说。
教育储备金,是从1993年开始被民办学校广泛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在国家政策方面,一直处于模糊状态。
实际上,教育储备金从诞生开始就伴随争议:这种融资方式解决了没钱办学的困难,同时办学者通过投资其他领域获得利润反哺学校来滚动发展,但也有办学者诈骗家长钱财和转移资金之嫌。
“就等于说孩子在学校期间是免费读书的。”罗庄区教育局党委书记郑福建分析,它的最大吸引力就在于,学生毕业之后,学校以投资获得的利润,或新生缴纳的新储备金,将教育储备金全额不加利息如数还给家长。
多数双月园学生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他们当初选择双月园学校,除了良好的办学条件外,教育储备金的运作模式确实是很大的诱因。
而双月园学校成立之初,正是采取收教育储备金的方式而逐渐壮大。刘宝林介绍,双月园学校开办至今,缴纳储备金入学与一年一交学费入学的学生比例始终是维持在对半的水平。
双月园学校提供的资料显示,1997年双月园学校创办当年,招收学生600名,当时每人的教育储备金是10万元。
而到了2000年,双月园学校实现生源总数3900名;2001年,生源总数达4500名,教育储备金的数额也由1997年的10万元,涨到22.8万元。
“当时每年在手里的教育储备金大概在3.6亿左右。”双月园学校的创办者、双月园集团董事长王卫军介绍,学校成立9年来,累计收取教育储备金7亿多元。
王卫军认为,2004年之前,学校的发展仍然是良性的。那个时候,每年需要兑付的教育储备金大约在4000万到7000万之间,累计退还家长5亿左右,“我们随走随退,没有一分钱的拖欠。”
但形势在2004年发生根本改变。该年4月1日,《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正式实施。此后,各级地方政府明令禁止向学生、家长筹集资金举办学校。
此规定出台,各个民办学校面临挤兑狂潮。
广东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介绍的全国情况是,十多年前,中国还有400多所民办高等学校,到今天,只有40所还存活着。
“教育储备金的停收,使很多民办学校资金链条断裂。”临沂罗庄区教育局成人职业教育科科长王向晟介绍说,双月园学校也无法幸免。
一个事实是,当年罗庄区一所民办学校办学者,因不能退还家长教育储备金而入狱,导致家长恐慌,在双月园学校,便出现了集中挤兑。
“我们从集团调集了2亿资金,但在家长集中挤兑面前,还是不够。”王卫军说,当时已经停止了向家长收取教育储备金,虽然公司一直努力偿还,但2005年以后离校学生的储备金至今无法筹措。
临沂罗庄教育局和双月园学校提供的数据均显示,截至学校停办,学校共计拖欠1500名家长教育储备金1.78亿元。
以教育储备金起家
双月园集团以民办教育为龙头,9年资产翻了20倍,达到12个亿,长期留在办学者手里的教育储备金有4亿左右。
实际上,正是当前无法集中兑现的教育储备金,成为办学者王卫军发家的“基石”。
1997年双月园集团成立,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教育房地产理论”。
其核心理念是,“直接以教育为起点,融集资金,发展房地产,同时房地产的开发又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王卫军介绍,1997年先期投资6000万创建了学校,当年招收600名学生,一个学生收10万元的教育储备金,然后,公司用教育储备金通过房地产、高科技项目等进行运作,靠运作的利润实现学校的健康发展,两三年后,学校可能会收到3000名左右的学生,储备金也会涨,到那时,发展的底子就厚了。
“9年来资产翻了20倍。”王卫军解释,目前双月园集团,已成为一个以民办教育为龙头,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集高科技、贸易、商业服务等为一体的现代化集团公司,目前,总资产是12个亿,负债率是51%,净资产5.9个亿。
王卫军后来给出的说法是,长期留在他手里的教育储备金有4亿左右。
“但使用的教育储备金大概只有1亿左右。”王卫军解释并没有把留在手里的储备金全部使用,“办学校一方面是解决购房者子女的教育问题,另一方面学校对于集团的壮大和品牌的创造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按照通常的模式,学校收取的储备金,应用于学校开设新校或投资其他领域,用收益反哺学校。但对于双月园,公司到底通过教育储备金赚取了多少利润,反哺了多少给学校,记者未能查证。
王卫军的说法是,双月园集团向学校无偿划拨的运作资金在1亿元以上,和王所称的使用的教育储备金大体相当。
另一方面,对于拥有10余亿资产的双月园集团,在家长集中兑现教育储备金的时候却未能给予学校及时的“反哺”。
王卫军提出的困难是,目前,该集团尚有6亿左右的土地储备,集中于北京和青岛,由于所处城市规划等原因,无法开发而套现,导致企业流动资金断流。
“通过贷款偿还储备金的路子也被堵死了”。临沂罗庄区教育局成人职业教育科科长王向晟分析,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于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房地产企业贷款基本被冰冻,这样,双月园集团丧失了最后一根“反哺”学校的稻草。
“我们现在所有的业务都暂停了。”双月园集团一位负责人说,集团已有3个月没有拨发工资,全部资金都用来退还学校的教育储备金。
两年硬撑路
生源急剧下滑,让校方不断降低管理要求,教师频繁流动,也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临沂罗庄区,停办的民办学校并非仅有双月园一家,王向晟介绍,还有两所学校分别是美澳学校和现代实验学校。
“这两家都是纯粹以教育储备金起家的。”王向晟说,美澳学校和现代试验规模很大,在校学生人数也是在千人以上,前者今年7月停办,后者早在去年就已经关闭。
对于双月园学校而言,在两年前已迅速下滑。
“其实,拖欠1.78亿的教育储备金,并不足以让学校停办。”王卫军坚持认为,教育储备金的拖欠,本不应当成为学校存亡的致命伤。
而实际上,因为无法兑现教育储备金导致的系列问题在两年前已经突显。
一位长期负责学校学籍的老师向记者透露,2002年以前,学校学生的流失率在15%—20%之间,并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作。“到了2004年,中考前100名学生中,由于各种原因,甚至一下子流失了60—70人”。
双月园学校提供的数据,从2004年开始,学校每年招收的学生已经不足百人,而这之前,“每年招收上千名学生是没有问题的。”上述负责学籍的老师介绍的招生轨迹是,双月园学校1997年创办时只有600人,到2000年就达到3900人,2001年在校生已经达到4800多名,“但2006年就下滑到1600人”。
王向晟认为,生源的急剧下滑,也让学校不断降低在校生的管理要求,一方面对于在校生的管理不严,另一方面对于新招收的生源放得太松,很多都是在公立学校难以管理的学生,无奈才送入民办学校,“从而导致了恶性循环”。
姚美慧,来自临沂莒县,2000年进入双月园学校学习,今年高考。她说,“开始学校管理很好,最后只要给上保安几包烟,学生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出门上网或者逛街了”。
2004年,多位老师致公开信给学校领导表示,“课堂教学毫无改观,纪律松散,学生晚上爬出墙外彻夜上网屡禁不止,白天学生大量逃课。”此种情况下,教师频繁流动,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该校老师举了个例子,双月园学校在2004年一高一重点班,因为第一学期班主任老师离开,而其间又有两次英语老师逃跑,30人的班级最后只剩下10名学生。
刘宝林介绍,双月园的老师流动率为7%左右,鼎盛时期一线老师有400多人,而到今年只剩下180人左右。
转让学校“还债”
临沂市政府整合出售5所公办职业中专的土地校产资源,所筹资金收购双月园学校,组建临沂职业学院。
双月园学校将被转让。
罗庄区教育局党委书记郑福建介绍,双月园学校发生大额教育储备金无法及时兑付的情况后,临沂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商讨学校教育储备金偿还问题。
早在今年4月份,政府便开始与双月园集团沟通学校的转让事宜,王卫军说,“开始我并不同意,后来实在是没有出路了。”
7月11日,临沂罗庄区政府下发通告,对于偿还教育储备金问题做出说明,“鉴于学校所欠的教育储备金金额较大,且集团效益较差,生源不足,学校收费不够办学成本,难以继续办学,经临沂市有关部门与双月园集团多次协商,达成意向:由临沂市政府整合出售市区内5所公办职业中专的土地校产资源,所筹资金收购双月园学校,组建临沂职业学院。”
郑福建透露说,实际上,临沂市政府早有组建临沂职业学院的想法,而本次收购双月园学校,是属于“巧合”的双赢之举。
他说,目前转让学校的工作正在紧张运作,学校的资产审计已经完成,“现在正在进行资产的复核和收购协议的起草工作”。
据审核小组一位人士透露,双月园学校审核的成本资产为2.38亿元,而协议出让的价钱初步定的是2.18亿元。
罗庄区政府在通告中强调,“双月园学校转让的资金足够保证偿还家长的教育储备金。”
周广军介绍,为确保转让金优先用于偿还家长教育储备金,罗庄区政府成立了资金监管小组,该小组具体负责监督双月园学校转让金的流向,设立专门账户,确保监管到位。
另一方面,学生学籍问题也逐步妥善解决。7月27日,山东省教育厅一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向本报记者解释,省厅已要求由省、市、区三级教育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具体而言,需要在省际间或山东省全省范围内解决学籍的,由山东省教育厅负责协调解决,需要在临沂市范围内解决的,由临沂市教育局协调解决,需要在罗庄区解决的,由区教育局负责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