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近日本报记者在各大游泳池调查发现,各个游泳池里都是人满为患。这么多人挤在一个水池里,会不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适呢?为此,记者昨日采访了成都体育学院游泳教研室的蒋老师。蒋老师表示,现在很多市民是天热了才去游泳,觉得凉快了就起身,这样游一会儿、又在岸边坐一会儿对身体健康是很不好的。 因此,蒋老师特别提醒市民,尤其是很多爱“泡”游泳池的市民,游泳的时间以个人身体为标准,但每次最好不要超过两小时。
孩子 应在游泳前半小时进食
专家表示,4~8岁的孩子是很适合学习游泳的。虽然孩子学游泳有很多好处,但夏季游泳仍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在学习之前,父母可先带孩子到50~80厘米深的浅水池内熟悉水性,一来,浅水池的水温相对比其他池高,二来,水浅,孩子的心理恐惧就会稍微好些;其次,孩子入水池前最好不要吃东西,人在水中,水会对人体产生压力,往往食物还未进孩子的胃里,就被水压出来倒溢进气管,造成窒息。因此,专家建议,孩子最好在游泳前半小时吃点食物,这样去游泳就会不饿、不饱胀。
同时,夏日容易患上感冒、热伤风,孩子在感冒痊愈后1至2周内不宜游泳,而在玩得大汗淋漓的时候也不能马上进入水池,应先用干毛巾擦干汗水,待毛孔收缩后再入水池中。另外,在为孩子选择游泳帽时,家长应该注意,要选游泳帽绳子不是固定在颈部的那种,女孩穿背带式的游泳衣时,不宜将绳带系在颈部。
成年人 游泳时间别超过2小时
在休息日的时候,很多市民都喜欢“泡”在水池里,有的甚至一“泡”就是大半天。游泳专家告诉记者,如果在水里停留过久,散热过快,皮肤会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个半小时至2小时。
若在水中时间过长,身体产生的热量低于水中散去的热量,体温调节功能遭到破坏,这时又会出现动脉收缩,小静脉扩张,使血液停滞在皮下静脉内,造成皮肤青紫、嘴唇发黑,身上起“鸡皮疙瘩”,甚至发生痉挛现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游泳者必须立即上岸,擦干身上的水,晒晒太阳,待暖和后尽快穿好衣服,以防感冒、心动过速、肌肉劳损等病症的发生。
七旬老人 45分钟别超过400米
对于老人,在游泳前要进行体格检查,能否游泳要听从医生意见。游泳专家建议,老年人因为体能的缘故,游泳时运动量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在20~45分钟内最适合的距离是:60~70岁的老人游500~600米,70岁以上的老人游300~400米。同时,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适应水中活动的需要,防止抽筋。老人游泳要放松,不做潜水、憋气动作,以防肺压增大,加重心脏负担引起意外。
记者 吴筱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