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张施村党总支书记张书和(左一)带领记者参观村民刘香萍的小庭院
走进沧州张施村村民刘香萍的小庭院,让人顿觉眼前一亮,满目翠绿,生机盎然,水灵灵的黄瓜、扁豆、西红柿、南瓜惹人喜爱。铺着地板砖的家中非常干净,虽然是农村常见的平房,但结构却是个标准的三室一厅,像城里人一样,进门需要换鞋;做饭用沼气,上班就在家门口。难怪刘香萍自豪地说:“我的家比城市差不了多少。能过上现在的好生活,是因为我们村有个能干的好书记。”
记者在沧州市的张施村、白庄村、小屯村和耿官屯村采访时,听到村民们讲得最多的是,能过上好日子,离不开他们村的好干部,是他们带领大家走上了致富路。
在沧州,曾有一些比张施、白庄、小屯和耿官屯发展更早、实力更强的村子因各种原因出现萎缩,而这四个村历经多年稳步发展,至今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其内在原因是什么呢?
沧州市委书记郭华的一番话道出了答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第一要务。实践证明:要想农民致富,建好党支部、选好一个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带头人是关键。”
当村官要想有权威,吃亏、吃亏、再吃亏!
“大碱洼、白花花,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涝不旱收碱嘎巴”,曾是张施村以前的真实写照。
1976年,张书和为了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毅然辞去公社卫生院院长的职务,回村当了党支部书记。看到张书和“金饭碗”不抱,却来收拾烂摊子,村里人跟着他甩开膀子猛干。两年后,所有的盐碱地变成了高产田,张施村人第一次用自己打的粮食填饱了肚子。
改革开放后,张书和在村里第一个做起了生意,办起了厂子,很快就成为张施村的“首富”。看着乡亲们还过着穷日子,他关掉眼镜厂,卖掉运输车,承包了连年亏损的村集体砖厂,由于管理有方,当年就获利11万元。接着又办起了造纸厂、冶炼厂等村办企业,每个厂子都赚了大钱。
“这几年,书和可发了!”就在村里人议论纷纷时,1998年,张书和做出了惊人之举:把自己应得的500多万元奖金全部交给集体。
让村民更为服气的是,1998年村集体企业改股份制,张书和做出了全村人渴盼的决定。当时集体净资产有2000多万元,大家都知道,按照企业发展势头,每一股都意味一大笔钱。有的村干部想多分些股,主张按贡献分,并一致认为,书和贡献最大。张书和却说,如果这样分,村民肯定不服气,村里会乱。他耐心做通村干部的工作,做出了按人头平均分股的决定,使全体村民变成股民,村民每人持股1.2万元。
有人说他亏打大了。张书和觉得这些亏吃得值。他说,这么多年来,村里没有一个上访告状的,要不是这样,也换不来今天的大好局面。他还编了一句顺口溜来总结自己的心得:当村官要能吃亏,永远不把包袱背;当村官要多吃亏,工作才能向前推;当村官要想有权威,吃亏、吃亏、再吃亏!
经过近30年的努力,张书和领导的张施村成为“任丘第一村”,2005年村集体企业星火集团完成社会产值2.8亿,全村人均纯收入8600元,人均纳税4000多元,家家户户过上了小康生活。
目前,张书和带领全村人正朝向新型农民的目标迈进。“没有那股牛劲,不可能有张施村的今天。”张书和自豪地说,“但建设新农村,更要有猴劲,要从传统的吃苦耐劳、诚实本分向能人型、知识性、技术型转变。”
在星火针织公司的生产车间,46岁的本村村民张玉萍经过职业培训,现在已经成为一名熟练的技术工人,她笑着说:“我每个月可以挣到700块钱,我很喜欢这份工作,我还学会了简单得英语对话!”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要行得正,立得稳,群众就会拥护
渤海之滨,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农村正在崛起,这就是沧州白庄村。
白庄村的发展速度、工业实力令人赞叹。2005年,全村实现工业总产值6.5亿元,出口创汇6500万美元,人均纯收入突破1.2万元,人均纳税贡献率近两万元。白庄村成为河北省首批“小康村”。
历史上的白庄村小人少、地少地薄,以前祖祖辈辈以农为生,起早贪黑辛勤耕作,仍吃不饱饭。为什么白庄能在不利的环境中崛起?白庄人,不管是村干部,还是普通村民,都会毫不犹豫地说:“这多亏了老书记白树安和白志营两代领头人。没有他们,就没有白庄人的今天。”
1963年当上村党支部书记的白树安带领全村人搞副业、办工厂,1994年卸任。经过28年的发展,白树安带领村民完成了最艰难的原始积累,为白庄工业发展奠定了根基。
乡党委准备直接任命白树安的四儿子,当时担任电焊厂厂长的白志营为新支书。白树安坚决不同意,提出要村上的全体党员中选,并且“差一票也不能让他在白庄干”,结果白志营全票当选。白树安这种公正无私的精神和信念,影响了白庄一代人。
白志营不负重托,开始了白庄新一轮的创业。拔丝厂、机床厂、制钉厂、钢网厂……年年有新投入,工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节节攀升,村民们的钱袋子渐渐地鼓了起来。
从白树安到白志营,他们把自己的利益、村民们的利益以自己的荣辱紧密结合起来。在白庄有一项规定:公司不去黄骅市区发展,村干部也不准去城里买房居住。白志营说:“村干部去城里居住,就与村民心离得远了,你跑得城里享福了,百姓们怎么办?要想在白庄站住脚,就得一门心思踏踏实实把村上的企业搞上去,把各项事业干上去。”
白志营的大嫂在城里上班,大哥想搬到城里住。白志营对大哥说:“要去城里住,你就得辞去在企业的一切职务。”至今,白庄领导层中,没有一个去黄骅城里定居的人。
白志营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要行得正,立得稳,群众就会拥护。
白志营骑自行车上下班,从来不用车接送;出外办事,吃喝都是自己掏腰包。
村办企业金海公司规定,管理人员的近亲属不能搞与其有关的销售、加工、运输等业务,以减少“亲情业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为使这条规定落到实处,白志营把与自己有关的亲戚朋友全部调到车间做工人。
白庄民风淳朴、崇尚尊老爱幼,连续多年无犯罪、无治安案件、无上访人员。谁家不孝敬老人,搞歪风邪气就在村上站不住脚。全村人团结向上、和谐稳定,为企业村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白庄人坚持诚信经营,多年来与客户配合默契,从不拖欠货款,每年出口上亿元的货物,没有发生过一次违约被罚事件。金海公司被美国育农实业有限公司、宝安国际有限公司等跨国公司评为“AAA”级信用单位。一些外地客商看到白庄所蕴含的发展潜力,纷纷慕名前来投资。
目前,该村建有两个工业园区,拥有金海、聚金、雄花、爱邦、鑫海和伟畅六大公司,吸纳了全村所有的劳动力就业,家家都有劳动力进厂务工,有的甚至全家都在企业工作。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成了能操作现代机械、有固定收入的产业工人;全村85%的企业工人持有公司股份,每年村民得到的工资收入和股金分红达600多万元,人均一万余元。
看到村民生活富裕了,是我最自豪的事
七十年代以前,耿官屯村一直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土地低洼盐碱,贫穷落后,十年九不收。后来靠“一座窑起家,三招棋致富”,相继建成了橡胶厂、服装厂等集体企业,工业发展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们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了。
九十年代初,尝到甜头的耿官屯人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由于受经济结构调整的冲击,村集体经济逐渐失去了活力,经济效益连年下滑。当时的12家村办集体企业有8家处于停产、半停产和亏损状态,集体负债达150余万元。
1994年,31岁的潘炳忠受命于危难之际,离开自己的企业,回村担任党总支书记。
潘炳忠是全村公认的能人,他开办了全县第一个铝合金加工厂,第一个经营加油站,思路超前,敢想敢干。
上任后,他与村两委班子确立了“壮大队伍、重振经济、促进耿官屯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治村方略。他带领村干部从自身做起,十几年来坚持每天晚上集中开会、研究工作;白天各负其责、真抓实干,并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规整制度,使领导班子逐渐成为了一个“团结奋进、真抓实干”的战斗集体。新体制带来新活力。
1994年,在人们对企业改制心存疑虑的时候,潘炳忠和班子集体抓住机遇,成立了耿官屯农工贸总公司,采取股份制、租赁、承包等形式对原有村办企业进行了彻底的改制。原有企业逐步走出了低谷、扭亏为盈。
随着耿官屯经济的再度崛起,从95年开始,连续三年投资近30万元改造农田基本设施建设;1998年,又一次性投入220万元打深机井10眼,使全村耕地全部变成了水浇地,当年村民人均增收366元。
土地侍弄的再好,最多解决温饱;要想致富,就得把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到企业当工人。潘炳忠开始设想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村民有两份收入。1999年,耿官屯村确立了“以四小区建设为龙头,促进全民发展”的强村富民发展之路,规划建设了工业小区、种植小区、养殖小区和住宅小区。村里以每亩400元的承包费把土地从村民手中租出来,然后安排村民到工业小区的企业“上班”;想创业当老板的,到种植、养殖小区承包蔬菜大棚、养殖肉鸡、种猪、奶牛,小区提供统一建设、统一培训、统一防疫、统一供苗,统一收购。
2005年,耿官屯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亿元,人均纯收入4860元。
潘炳忠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看到我们村的人都生活富裕了,是我最自豪的事。
在耿官屯村老人活动中心,70岁的于文兰正在和其他老人唠家常。记者上前问老人,日子过得好不好?
老人乐呵呵地说,我是山东人,女儿在这儿买馒头赚了钱,卖了两套房子。这儿的人好,生活好,我们不走了。你说我生活的好不好?
看着老人慈祥的笑容,记者不禁想到:这不就是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吗!
群众想干的事咱就干好,不想干的事咱就不干
小屯村的农民是越来越有钱了。2005年正月初五,小屯村村民自发组织近百辆轿车组成车队游县城,让城里人看着眼睛直发亮。开车的都是在外搞经营回家过年的老板们,坐车的是老党员老先进,为村出过力的功臣们。
外村人服气了:不是小屯人谁能有这样的大手笔?小屯人却说,这是显实力,更是鼓士气。小屯离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差很远!
小屯村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扣件之乡”和“租赁村”,该村生产的建筑器材——扣件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0%。2005年,该村固定资产总值达1200多万元,工农业总产值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80元。
村民们对他们村支部书记贾培山有个实在的评价:会过日子的好书记。
小屯原是个农业村。八十年代初,村班子看准了搞枣粮间作是条挣钱的好路子,提出“树上花钱,树下吃饭”,搞立体种植。贾培山带头把自家的地全都种上了苹果树和枣树。挂果时一算帐,比单纯种粮收益翻了好几番。村民们打消了顾虑,4800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果粮间作。枣树进入盛果期后,每亩收入两三千元,成了村民们的“树上银行”。
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贾培山又琢磨新的发展思路。村里有个养鸡户搞得不错,贾培山就和班子成员商量,把发展蛋鸡养殖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又是村干部带头养,带起了村民大规模养殖。到1996年,全村有一半多户搞起了养殖,存栏最高达到了80万只,小屯成了献县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和蛋品专业市场。
无工不富,要想村民真正致富,还要上工业、办企业。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贾培山发现建筑器材扣件市场需求量大,就马上回村同班子成员商量上扣件项目,他先带头生产。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是“户户点火、家家冒烟”生产扣件。目前,全村65%的村民都有企业的股份。
在销售过程中,贾培山发现扣件租赁又是一条拓宽村民致富的渠道,带动村民又发展了扣件租赁业。2000年,小屯村建起13家扣件生产企业,建筑器材租赁站120多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扣件生产、销售、租赁渠道,除西藏之外各个省市都有小屯人。
销售、租赁如两翼,从此,小屯村的经济腾飞了。
在小屯村干部们的心里,三千村民是一家,个人富了不算富,共同富裕才踏实。
用科学的发展观引导村民致富。村班子集体把全村人分为三类,一类是年轻、有文化和经商经验的,鼓励和支持他们到大城市去创业;第二类是有文化,但年纪偏大,支持他们在村里建企业,当厂长;第三类是不具备上面两个条件的,打工、种地。村支部副书记李玉升自豪地说:“在我们村,只要想干,就能致富。”
不管是农业调结构,还是投资办企业,小屯的村干部自己承担风险,摸索出经验再引导村民发展;企业办好了,积极吸收村民入股,参与经营管理;或者引导村民独立创业。村民办企业,村干部帮着拆借资金、担保贷款,以及搞各种协调服务……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村民共同富裕。
群众想干的事咱就干好,不想干的事咱就不干
。
这是贾培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孤寡老人刘凤会请人代笔给村党支部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我今年七十多岁了,活得还很上劲,生活在小屯这么一个幸福温暖的村子里,周围有这么一大群贴心的乡亲照料,谁不想多活几年呀……看干部好坏,得看他当官为了谁。对这样的好干部,咱们心里能不装着吗?能不多体谅点、支持点、维护点……”图为沧州白庄村前任党支部书记白树安
图为沧州小屯村党支部书记贾培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