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吕新娥为了寻找何涛,几乎跑断了腿。姜磊摄
何涛近照。姜磊摄
一个后妈给孩子的爱能有多浓?
36岁的精神病人何涛,六年前的出现打破了沈阳一个普通家庭的平静。
他是老何和前任日本妻子所生的孩子,离开老何已经23年了。老何面对何涛,除了心痛,更多的是对前妻的怨恨。
面对内心挣扎的丈夫,面对可怜的何涛,吕新娥没有埋怨。
六年来,无私的爱浇灌着这对父子。
就在这家人归于平静时,何涛的走失再次让这个家庭陷入噩梦……
29年前<<<
前妻带儿子回日本
2006年8月4日8点53分,天阴得吓人,乌云似乎笼罩着一切。吕新娥看了看窗外,犹豫了片刻,还是拿起包往门外走。看到妻子又要出门了,老何的心很不好受,他知道妻子又要出去找何涛了。
想起何涛,老何的心像被抽了一下,很疼。那是他和前任日本妻子英兰所生的孩子,上世纪70年代被英兰带回日本后,再没联络。他差点就遗忘了这个血脉。
六年前,在分别了23年后,已经36岁的何涛回到了老何身边。没有了小时候的人见人爱,站在老何面前的是一个听不懂汉语,疯疯癫癫的精神病人。
那一幕,老何忘不了,当时觉得五脏六腑都在翻搅着。
孩子有病<<<
已经走丢三个月了
老何使劲抹了把脸,将记忆拉回到现实。
“眼看着就下大雨了,你今天就别出去了……”老何忍不住劝道。
“孩子丢了3个月,到底去哪了啊?我快急死了,英兰在日本也急死了……”吕新娥着急地说。
“不是急的事啊,我也急,可是急就能找回来吗?”
“还是出去吧,万一找到了呢……”说着话,吕新娥就想穿鞋。
窗外大雨瓢泼,雨打在窗上,发出哗哗的响声。
“哎呀,你先别出去了,等雨停了再说啊。”老何拉住了妻子。
中国妈妈<<<
冒雨出外寻找孩子
屋里没有点灯,光线很暗,老何坐在床上,吕新娥站在窗边。
“你说下那么大雨,小涛有没有避雨的地方啊?”望着窗外,吕新娥声音低沉。
“唉,别想那么多了……”老何低着头,想着这些年来的日子,他对妻子有深深的感谢和愧疚。
何涛是他老何的儿子,本来就是热心肠的妻子看到何涛的模样已经心疼极了,再冲着这层关系,老何明白,自己不管,她都会死心塌地地照顾何涛,无怨无悔。就是这样,吕新娥六年来付出了太多的辛苦。
窗外的雨来得很急,去得也快。看着雨小了很多,吕新娥再次拿起包走了出去,“今天还得去那个市场看看,有人说看到一个流浪汉,不知道是不是他。”
用老办法<<<
发出千份寻人启事
几个月来,吕新娥就是这样四处奔波,不管晴天还是下雨,她就像个上紧的发条,绷的很紧。她没法去日本大使馆寻求帮助,听英兰说,1990年何涛就取消了中国的户籍,而刚刚成年的他即将加入日本籍时,得了病没能入上。
为了寻找何涛,吕新娥只好印制了上千份的寻人启事,到农贸市场、北站、沈阳站、公交车发车点、偏远的市郊,四处去发。“只能采用老办法,不然怎么办?”
只要有一点消息,不管多远,她都会亲自去确认。虽然辛苦,却比不上每次回来时内心的失落。
老何看在眼里,心疼极了。好几次都忍不住劝她放弃,“别再找了,这么久都没有消息,可能已经出了意外,你放弃吧,该做的你都做了,就别再折磨自己了。”
固执寻亲<<<
相信孩子不会出事
吕新娥很固执,相信何涛不会死。每次,她都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和丈夫,“会找到的,那是你儿子啊,不能就这么放弃了,你们刚刚有了感情,怎么能就这么断了呢?还有,我怎么和她亲妈交待啊?”
人一直没有消息,吕新娥的心像掉进了黑洞,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
2006年7月4日,吕新娥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了无名尸查询处的大门,那是她最不愿意去的地方,“我真的快要疯了,一点希望都看不到啊,我是实在没有办法了。”
查看名目时,她的手一直在抖,“谢天谢地,没有!”全部看完后,吕新娥长长地舒了口气,展开了久违的笑容。对她来说,这就是新的希望。
日本妈妈<<<
孩子有病送回沈阳
望着妻子出门的身影,她头发蓬乱,眼睛很红,皮肤被晒伤了,衣服上有很多的褶子,这几年,她老了很多,尤其是这3个月,特别疲惫。
老何躺在床上,本来身体就不好的他,最近因为何涛的事血压又上来了。他心里有太多的愧疚,对妻子,对儿子。
想起六年前见到何涛的情景,老何觉得心里“太不得劲了”,看到儿子的病态,他对前妻英兰有太多的不满。
面对儿子,自己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可那因为儿子不在身边啊,英兰带走孩子,也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怎么让孩子变成这样?“当初拼命要带走孩子,现在变成这样就送回来了,太过分了。”
“我们也不管,让他妈自己管吧!”那时的老何很气愤。
看着丈夫的愤怒,看着何涛的病态,吕新
娥觉得很心疼,毕竟是丈夫的儿子,何涛也是个可怜的孩子,怎么能不管?从此,她接过了照顾何涛的重任。
中国妈妈<<<
无私的爱打开心结
何涛住进了沈阳安宁医院,老何赌气一直不闻不问。吕新娥坚持去看望照顾,送吃的、买礼物、陪何涛说说话,只要是何涛的要求,吕新娥都会满足。在这样爱的呵护下,何涛的病情有了好转,也懂得一些汉语单词了。
2004年8月,何涛对药物产生了副作用,白血球急速下降,被紧急送往医大二院抢救。此时,吕新娥的脚生着脓疮,肿得厉害,沾着地就钻心地疼。
何涛离不开吕新娥,吃不惯医院的饭,嚷着要见吕新娥。
“你别去了,自己都这样了,还能照顾他吗?”老何劝着。
“他就像个小孩子,怎么能不管呢?我得去。”吕新娥不顾别人的劝阻,每天都强忍着疼坚持去医院送饭照顾他。
每次英兰打电话,都特别感谢吕新娥,能够尽心尽力地照顾儿子,她很感动。这边的费用由英兰从日本寄过来,她无法来中国照顾何涛,能做的只有这些。后来,何涛出院住在出租房里,由保姆看护,吕新娥给了何涛更多的家庭温暖。
看着何涛和吕新娥的感情越来越好,老何也慢慢找回了深埋心中的父子之情。虽然心里还有芥蒂,但是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啊。
日本妈妈<<<
酒后打来电话吵闹
思绪回到现实,老何的心像堵着一块石头,很闷。吕新娥为何涛、为他付出了这么多,可是现在孩子没了,英兰总打电话过来催,拜托全力以赴地找,还有焦急和埋怨。老何心里也不好受,“这不是吃力不讨好吗?”老何无奈地自言自语。
晚上8点多,回到家中的吕新娥又是一脸的失望。此时,电话铃再次响起,是英兰的日本长途,这次她喝了酒,言语里有很多的埋怨,激动地冲着吕新娥吵着。
吕新娥很无奈,也很难受。放下电话,她沉默了好久,深深叹了口气,“一定得找到啊。”她自言自语。
看着妻子受到委屈,老何心疼极了。他最清楚,吕新娥给何涛的爱有多深,绝对不比英兰少,甚至更多。可是孩子现在在沈阳丢了,六年的辛苦却换来此时的埋怨。
求助媒体<<<
帮帮这个可怜的家
“不怨你,你别这样,怪难受的,你做的已经够多了。”老何安慰着妻子。
“什么也别说了,找着孩子最重要,也不知道小涛现在在哪儿啊?该怎么办?”吕新娥痛苦极了,将脸深深地埋在双手间。
吕新娥现在又有了另一个希望———媒体。她找到今报,“我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管花多少钱、费多少力,都一定要找到他。何涛36岁,1.70米左右的个子,白白胖胖的,头发有自然卷,走失的时候上身穿着蓝色衣服,下身穿蓝色牛仔裤,只会简单的汉语单词。我的电话是81848773、13840161189,希望好心的知情人能帮帮我,帮帮这个家吧……” |
|
|